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NK-1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春雷;王升旭;许幸仪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内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神经激肽-1(NK-1)表达的影响,从信号转导的角度研究电针镇痛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电针组、模型30分钟组、模型24小时组、模型48小时组及电针治疗30分钟组、电针治疗24小时组、电针治疗48小时组,每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注入大鼠左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炎性痛模型,电针大鼠双侧L3~L5夹脊穴,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痛阈及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与NK-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各组大鼠痛阈明显下降(均P<0.01),同时同侧脊髓背角内磷酸化ERK明显增多(P<0.01);电针治疗各组大鼠痛阈亦下降,但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痛阈明显提高,同侧脊髓背角内ERK磷酸化水平亦较同时段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电针组比较,模型24小时组与电针治疗24小时组大鼠同侧脊髓背角内NK-1受体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明显缓解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提高痛阈,而ERK可能作为电针镇痛中一个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通过脊髓背角的磷酸化激活及其对NK-1表达的调控在炎症痛敏形成及电针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逆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保护效应的抗氧化机制研究

    作者:李晓泓;张露芬;郭顺根;解秸萍;李学武;翟景慧;李辉;朱文莲;周登方;张慧

    目的:探讨逆灸对完全弗氏佐剂关节炎(AA)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机制.方法:大鼠大椎穴逆灸(预先艾灸).用AA大鼠模型,观察逆灸对AA大鼠早期和继发期原发关节组织病理学及下丘脑、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各组大鼠原发足踝关节滑膜炎症表现更为明显,早期重于继发期,继发期关节软骨呈现部分损坏.同时,AA各组大鼠血浆和下丘脑SOD活性下降(P<0.05或P<0.01);MDA含量增加(P<0.01).与同期AA各组比较,逆灸可使原发足踝关节的组织病理学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使血浆、下丘脑SOD活性明显回升(P<0.05或P<0.01),血浆MDA明显下降(P<0.05),但仅使继发期AA大鼠下丘脑MDA有所下降(P<0.01),对早期下丘脑MDA影响不大(P>0.05).逆灸还可使正常大鼠血浆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逆灸对AA大鼠早期和继发期原发关节炎具有阻抑减轻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逆灸调整早期及继发期血液及下丘脑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 逆灸大椎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核转录因子P65的影响

    作者:李晓泓;张露芬;解秸萍;孙红梅;李学武;李辉;翟景慧;周登方;张慧;许红;吴海霞

    目的: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和继发期下丘脑中枢核转录因子P65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11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进行.将36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6只:①正常组:不造模,不预灸.②模型早期组: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0.1 mL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第3天取材.③逆灸早期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大椎穴处施灸,每次1壮,隔日灸1次,共灸8次,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3天取材.④模型继发组:造模第16天取材.⑤逆灸继发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后第16天取材.⑥逆灸正常组:正常鼠艾灸不造模,灸结束后取材.下丘脑核转录因子P65阳性细胞的表达强度以吸光度代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组比,模型各组下丘脑中核转录因子P65阳性颗粒染色明显增强,早期强于继发期(97.60±7.04,359.96±34.93,258.43±33.11,P<0.01).逆灸早期核转录因子P65阳性染色明显减弱,继发期则接近正常组(242.44±34.61,191.77±10.42).②逆灸虽可使正常大鼠下丘脑核转录因子P65阳性表达有升高的趋势,但未出现统计学意义(104.32±12.74,P>0.05).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核转录因子阳性细胞处于高表达状态,使细胞因子超量生成,细胞损伤.逆灸可使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和继发期下丘脑核转录因子P65高表达状态明显减弱,从而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的免疫性炎症产生保护作用.

  • 直接灸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影响

    作者:刘金洪;方剑乔;陈海英;赵天征

    在大鼠背部正中和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适量牛Ⅱ型胶原,造成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观察不同时期直接灸督脉经穴对此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关节炎发病前施灸,对大鼠CIA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平均关节炎指数和组织病理学损害指数均显著降低;在关节炎发病期间和关节炎已形成后施灸,对大鼠CIA的病理变化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提示:直接灸对大鼠CIA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而其治疗作用不明显.

  • 药物灸对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江宏;贾杰;李小芳

    以反应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红细胞免疫促进率、抑制率,血清中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抑制因子为指标,采用右后足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法建立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58只大鼠分组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激素治疗组有升高趋势(P>0.05),药物灸治疗组有极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IC花环率各组均降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药物灸治疗组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激素组也有升高趋势(P>0.05),而红细胞受体花环抑制率则有不同程度降低(药物灸组P<0.01,激素组P<0.05).经药物灸治疗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死亡率降低,右后足跟蹠增大及畸变率均低于激素治疗组与模型组.表明药物灸可以有效地改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病关节的畸变率与致残率.

  • 针灸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5例

    作者:王东来;艾军

    目的:总结针灸推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1~2个疗程(10~20d)治愈率66.3%,总有效率88.4%.结论:本病发病率高,治疗困难,针灸推拿是治疗本病的首选疗法.

  • 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

    作者:刘敏娟;周立志;杨金霞;郑苏;王魁;毛敏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临床治愈率为31.7%,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能发挥协同效益,治愈率高.

  • 温针推拿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沛桃

    目的:探讨温针推拿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为温针拔罐组,推拿拔罐组和温针推拿拔罐组.结果:发现患者疼痛消失,功能活动回复正常,有些患者主要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温针推拿拔罐疗法能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活动功能.

  • 温针灸配合时间医学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60例

    作者:郭云岭;曹银香;甄德江;张晓哲;邓成哲;焦磊;周兰坤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温针灸犊鼻、鹤顶、血海等穴,并同时加子午流注针法;对照组55例,单纯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1%,对照组为75.8%(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法强调"择时"和"选穴"."择时"选择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选穴则优选十二经疗效佳的五腧穴即强调根据时间选择穴位,从而更好的调整经络系统,充分发挥针刺的镇痛作用,达到佳治疗效果.

  • 针刀加膝眼注射施佩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1例

    作者:马红炜;李文银;杨明庭

    目的:观察针刀加膝眼注射施佩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患膝施行针刀剥离挛缩组织术,术后从内或外膝眼注入施佩特2ml. 结果:总有效率88.7%%.提示:针刀术可松解病灶组织粘连,恢复膝关节应力平衡.膝眼注射施佩特可使关节腔润滑,具有保护作用.

  • 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60例

    作者:毕振宇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以针灸(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加中药离子导入(防已、草鸟、牛膝等)治疗;对照组60例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膝阿是穴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P>0.05).2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疗效.

  • 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6例

    作者:牛世勇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针灸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c2=4.37,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血沉、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治疗后晨僵时间、血沉、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散寒除湿之功效,配以针灸相关穴位,舒筋活络。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敏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普通针刺组采用针刺患侧血海、梁丘、鹤顶、内膝眼、犊鼻等穴位;温针灸组加用常规皮肤消毒后用苏州生产华佗牌0.35m m ×50m m毫针直刺,得气后将2cm长艾柱套在针柄上点燃实行温针灸;西药组口服布洛芬胶囊。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1.4%,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1.3%,口服西药组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疗效及口服西药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