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观察

    作者:刘红姣;彭剑虹;许学兵

    目的:观察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 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和药物组,每组各66例.埋线组给予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药物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即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 mg,每日1次,连服20天,10天后加服安宫黄体酮4 mg,每日2次,连服10天,平均用药6个月.观察2组疗效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FSH和E2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埋线组血清E2提高较药物组显著(P<0.01).埋线组痊愈率为84.9%,总有效率为97.0%;药物组分别为31.8%、84.8%.埋线组痊愈率优于药物组(P<0.05).随访10个月,埋线组疗效可维持.结论: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肝俞、心俞埋线为主治疗甲亢262例临床观察

    作者:曹金梅;门艳丽;范军铭

    目的:寻找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甲亢的方法.方法:治疗组140例,采用心俞、肝俞穴埋线配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对照组122例,采用单纯口服他巴唑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92.2%,远期总有效率89.3%;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93.5%,远期总有效率79.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埋线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甲亢的辅助方法.

  • 顽固性背部蚁行感案

    作者:张培东;于晔

    王××,男,56岁,农民,于2000年7月8日来诊.主诉:背部蚁行感1年余.1年前由于汗出受风而致皮下蚁行感时轻时重,昼夜发作,每日10~20次不等,且日趋加重,时有汗出,肤色正常,抓挠后可留抓痕,约1~2分钟逐渐消退,无咳嗽、稍气喘、纳食正常、睡眠欠佳,大小便调.查:患者背部风门处有浅压痛,无结节,余未发现任何病理征.诊为背部奇痒,证属风邪袭络.采用针刺治疗.取穴:风池、风门、肺俞、肝俞、委中,针治6天无效.

  • 择时电针对肝癌小鼠生物节律及其视交叉上核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影响

    作者:侯帅;郑申;王佳宁;陈雄;钟泽兰;薛红;陈莎莎

    目的:以原位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小鼠为模型,观察电针对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内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整肝癌患者昼夜节律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将筛选合格的108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6个授时因子时间(zeitbegertime,ZT)即ZT0 (7:00)、ZT4 (11:00)、ZT8 (15:00)、ZT12 (19:00)、ZT16 (23:00)和ZT20(3:00)实施干预,每个时间点设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肝脏注射H22癌细胞悬液制备肝癌小鼠模型.造模后第11天开始干预,电针组在各相应时间点给予电针小鼠“肝俞”和“至阳”穴(电针参数:2 Hz/15 Hz,0.2 mA),每天1次,每次15 min,连续电针10 d.空白组和模型组在同时间、同等条件下捆绑固定.全程采用ClockLab(ACT-500)软件不间断记录小鼠活动节律,干预10d后采用MATLAB(R2007b)导出小鼠转轮活动节律图谱,分析小鼠活动振幅与峰相位.选择佳时间点干预组,采用高通量表观遗传学PCRarray阵列检测小鼠SCN部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结果:①造模后,与对应时间点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小鼠活动振幅下降、峰相位滞后(均P<0.05),模型组与电针组节律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②干预后,与ZT8模型组比较,ZT8电针组小鼠活动振幅升高、峰相位前移(均P<0.05),ZT0、ZT4、ZT12、ZT16、ZT20电针组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活动振幅、峰相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ZT8电针组与ZT0、ZT4、ZT12、ZT16、ZT20电针组比较,活动振幅升高、峰相位前移(均P<0.05);⑧表观遗传PCRarray阵列(Epigenetic PCRarray)结果示:佳时间点ZT8干预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肝癌小鼠SCN内48个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下调SCN内49个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3组小鼠SCN内表观遗传学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有23个.结论:电针能够对肝癌小鼠转轮活动节律产生良性调节,且以15:00佳;该时间点电针能下调肝癌小鼠SCN内异常高表达的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

  • 麦粒灸“肝俞”对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柳杨;侯中伟;卢峻;董峰;王培;贾文睿;王朝阳

    目的:探讨麦粒灸“肝俞”对原发性肝癌(HCC)癌前病变期大鼠肝功能以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疗程1组(15只)和疗程2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法制备HCC模型.正常组不干预;模型组只抓取按压;疗程1组、疗程2组自造模开始同时给予“肝俞”麦粒灸干预,隔日1次,分别持续1个疗程(20天)和2个疗程(40天).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开始前1天、造模开始后第20天、40天和84天造模完成4个时间点取血,化学法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活性测定;并在造模结束时,将各组大鼠处死,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第1疗程结束后,疗程1组ALT、AS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第2疗程结束后,疗程2组ALT、AST、GGT含量较模型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模型组肿瘤灶诱导形成;疗程1组胞浆均匀,癌细胞数量少,仅见少量结节形成;疗程2组肝脏保持正常组织形态,细胞染色均匀,癌细胞数量少,无结节形成或仅见少量结节.结论:麦粒灸“肝俞”能够降低HCC模型大鼠血清ALT、AST、GGT含量,保护肝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DEN诱发大鼠HCC的癌前病变.

  • 针刺加远红外照射治疗失眠

    作者:张卫生

    治法:肝阳上扰型,取主穴三阴交,配穴神门、肝俞、太冲;心肾不交型,取主穴心俞,配穴合谷、神门、三阴交、太冲;心脾两虚型,取主穴三阴交,配穴神门;胃腑不和型,取主穴中脘,配穴丰隆、厉兑、隐白、胃俞.

  •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皮肤瘙痒

    作者:张艳丽

    方法:穴取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膈俞、脾俞,常规消毒,大椎向上斜刺0.5~1寸,其余穴向脊柱斜刺1~1.5寸,以有酸、胀、沉针感为宜,留针20分钟后取针,不按压针孔,然后在上述腧穴部位拔罐10~15分钟,以针孔部位拔出血液或拔出渗液为宜.

  • 针刺阴阳跷脉为主治疗失眠

    作者:邢孝民

    治法:主穴取申脉、照海;配穴根据辨证分型: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心肾不交型加肾俞、心俞、太溪;胃腑不和型加胃俞、足三里;肝胆火旺型加肝俞、胆俞、行间.

  • 穴位埋线治疗青年妇女慢性功能性便秘100例

    作者:丁杰;刘树军;王瑛;薛庆海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青年妇女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取天枢、左侧水道、左归来、上巨虚、足三里、肝俞、膈俞进行埋线治疗,对照组选取天枢、左侧水道、左归来、上巨虚、足三里进行埋线治疗.治疗1次,连续观察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6%.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青年妇女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埋线穴位加入肝俞、膈俞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 瘢痕灸肝俞穴、足三里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Wnt10b、Wnt3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颖;赵万爽;张晓露;李迪;胡晓龙;李梦迪;陈金;王琪格

    目的:探讨瘢痕灸肝俞穴、足三里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中Wnt3a、Wnt1o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足三里组,通过注射二乙基亚硝胺制备肝癌模型,用RT-PCR检测各组Wnt3a、Wnt1ob表达量,观察肝细胞结构和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Wnt3a、Wnt10b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表达量降低;与阿霉素组比较,肝俞组、足三里组表达幅度下降;与肝俞组比较,足三里组表达量升高.镜下观察可见,对照组为正常肝细胞,模型组细胞有假小叶形成,阿霉素组有明显增生灶,肝俞组细胞核多形、核浆部分消失,足三里组纤维样变.结论:瘢痕灸肝俞穴、足三里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有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中Wnt3a、Wnt1ob的表达量来实现的.

  • 电针肝俞、足三里对抑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脑肠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姜开妍;李海波;张可;郭晓苇;任路

    目的:观察电针“肝俞”“足三里”对抑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抑郁状态、胃肠动力及脑内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抑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法建立抑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于造模第15日开始,电针组每日予电针“肝俞”“足三里”干预,非穴组给予距尾尖1/3、2/3处电针刺激,干预14 d。于实验前1 d 和实验第14、28日对各组大鼠进行体质量检测、旷场实验和蔗糖偏好实验;于取材前对各组大鼠进行黑色糊状物灌胃,40 min 后检测大鼠胃内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Western blot 检测大鼠外侧缰核βCaMKⅡ、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非穴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行为学评分、小肠推进率、海马 BDNF 表达明显下降(P<0.01),胃内残留率和外侧缰核βCaMK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行为学评分、小肠推进率、海马 BDNF 表达明显升高(P<0.01),胃内残留率和外侧缰核βCaMKⅡ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非穴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外侧缰核βCaMKⅡ表达量显著降低、海马组织 BDNF 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电针“肝俞”“足三里”可改善抑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抑郁状态和胃肠动力。

  • 天灸对大鼠脂肪肝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璇;李学武

    探讨天灸对脂肪肝(FL)的治疗作用,以饲喂高脂饲料与灌胃白酒相结合的方 法,复制了FL大鼠模型,观察天灸对模型大鼠体重、肝重、肝体比、肝脂、血脂、转氨酶 等酶的影响,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表明:天灸可调节肝脏及全身的脂肪代谢, 减少脂滴在肝脏的沉积,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帮助肝细胞恢复其功能。经天灸治疗的FL大 鼠较不予治疗的大鼠恢复速度快。

  • 改良捏脊疗法在婴幼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舒玉萍;杨风霞

    操作方法:先将患儿衣服解开,裸露背部俯卧于诊床,1岁以下者伏在家长身上,露出整个背部.施术者立于病儿股部后方,用爽身粉扑于背部,沿小儿脊柱两边自下而上,自尾骨长强穴开始,用两拇指按摩,边按摩边向上移动,沿督脉上升至颈部风府穴为止,反复三遍.然后提捏长强穴、大肠俞、肾俞、胃俞、脾俞、肝俞自下而上各2次,每日1次,连续6天为1个疗程.

  • 背俞穴按摩解除术后腹胀

    作者:梁永玲;赛晓丽

    胃大部切除术,尤其是根治性胃癌大部切除术后,往往在病人肛门排气胃肠减压拔管后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食后尤甚.笔者采用背俞穴(包括膈俞、肝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按摩法便可有效地减轻和解除以上症状,能促使排气、排便顺利进行,使病人舒适.现总结如下:

  • 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57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笑丽

    2000-03-2007-03,笔者采用针刺五脏俞穴及膈俞配合自拟解痉散治疗面肌痉挛5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1]中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例,女48例;年龄19~71岁;病程15日~6年.

  • 中西医治疗脊髓空洞症概况

    作者:黄彬洋;王岗;李凯;张姗姗;陈莎莎;刘黎;苟翔

    脊髓空洞症与先天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以及血液循环不畅有关,基本病理改变是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西医内科治疗较为保守,肌松剂、止痛药等对症治疗,神经营养药、改善微循环药物及间断配合高压氧,临床多予B族维生素、肌苷、ATP、辅酶A等;至于放射治疗,疗效亦不肯定;外科手术虽获得不错疗效,存在弊端也不可忽视.中医治疗首重辨病,受损节段内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肉萎缩等均以四末多见,病位在脊髓,病机根于精气亏损,督脉空虚,髓海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先天之气未充,父精母血虚衰,胎元失养,以致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发育异常是 本病的根本原因,故补肾填精益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分为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瘀血阻络三型,治疗以大剂量熟地黄、龟甲炙、山茱萸、白芍及血肉有情之品等益肾填精为主;针灸治疗也取得一定疗效,灸法以肾督长蛇大灸为主;针法以华佗夹脊穴为主,配以肾俞肝俞补法等,理论还向络脉方向延伸发展.充分发挥中医治疗脊髓空洞症优势,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 瘢痕灸对原发性肝癌大鼠β-catenin及sFRP1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琪格;陈金;丁思元;李迪;赵万爽;李梦迪;关圣涛;王颖

    目的:探讨瘢痕灸对肝癌大鼠肝脏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霉素组、足三里组和肝俞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sFRP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阿霉素组、足三里组和肝俞组的β-catenin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sFRP1的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霉素组、足三里组和肝俞组的β-catenin的表达幅度降低(P<0.05),sFRP1的表达量升高(P<0.05);与阿霉素组比较,足三里组和肝俞组的β-caten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FRP1的表达幅度升高(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肝俞组的β-caten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sFRP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瘢痕灸对原发性肝癌大鼠有一定治疗效果,且瘢痕灸肝俞穴疗效较足三里穴更为显著.

  • 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脑损伤后综合征86例

    作者:曹文胜;田利珍

    1 方法介绍治疗组:(1)针刺疗法:哑门、百会、风池、足三里为主穴.配穴:瘀血阻络型加膈俞、委中、三阴交;肝肾阴虚型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气血两虚型加膈俞、脾俞、气海、三阴交;脾肾阳虚型加脾俞、肾俞、命门.

  • 瘢痕灸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血清标记物含量影响

    作者:王颖;胡晓龙;张晓露;李迪;荆秦;关圣涛;王琪格

    目的:探讨瘢痕灸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2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50 mg/kg)制备原发性肝癌模型.造模结束后,将4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2只.给予阿霉素组阿霉素溶液腹腔注射,肝俞组、足三里组瘢痕灸处理.ELISA检测血清中AFP、AFU、γ-GT的含量,并观察大鼠肝细胞结构和形态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AFP、AFU、γ-G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霉素组、肝俞组和足三里组在血清中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阿霉素组比较,肝俞组、足三里组含量显著降低(P<0 05);与肝俞组比较,足三里组含量显著升高(P<0.05).镜下观察可见:足三里组肝细胞纤维化,肝俞组部分空泡样变,两组肝细胞结构与形态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瘢痕灸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大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针刺背俞穴治疗更年期抑郁症临床观察

    作者:董艳

    目的 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背俞穴为主的针刺治疗,主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针刺补法;对照组口服尼尔雌醇(2 mg,每半月1次)加盐酸氟西汀胶囊(20~40 mg,1次/d).10 d为1个疗程,2组分别观察3个疗程.采用HAMD量表为评定工具,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后各评定1次,评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2组HAMD总分均逐渐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后的HAMD总分分别为:(26.97±5.13)、(23.59±6.15)、(16.13±6.93)、(11.73±5.58),对照组的HAMD总分分别为:(27.15±3.69)、(23.18±4.56)、(19.08±1.30)、(15.32±3.86),在2、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背俞穴为主从补益与调理脏腑入手,改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71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