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哮喘治疗前后血清ET-1、NO、CE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68例哮喘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来医院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治疗前后患儿血清ET-1、NO、CEC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小儿哮喘ET-1、NO、CE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CE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后ET-1、NO、CEC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儿ET-1、NO、CE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哮喘患儿ET-1、NO、CEC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哮喘患儿ET-1、NO、CEC又高于中度组(P<0.05);有效组患儿血清ET-1、NO、CEC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ET-1、NO均与CEC呈正相关(P<0.05),ET-1与NO呈正相关(P<0.05).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ET-1、NO、CEC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增高特点,且上述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有关,可作为哮喘病情评估及疗效预测的依据.
-
缺氧大鼠血循环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循环内皮细胞(CEC)形态学变化.方法:运用多功能显微镜观察CEC的形态学特点.结果: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右室压、肺动脉平均压升高(P<0.01 ).正常组可见少量散在呈不规则多边形的无核、皱缩、折叠或扭曲状,缺氧组CEC数量增加 (P<0.01),多有核,胞浆丰富,可见3个以上内皮细胞成片状脱落,缺氧越明显,成片脱落C EC越多,缺氧叠加三氯化铁组内皮损伤较单纯缺氧组加重.结论:缺氧组可见 CEC数量增多,多有核,胞浆丰富,缺氧越明显,成片脱落CEC越多.炎症可加重内皮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