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FCC参考方法对两种测量系统GGT结果正确性的验证

    作者:陈宝荣;孙慧颖;邵燕;胡滨;陈琦

    采用IFCC参考方法和A、B两厂家测量系统(以下简称方法),同时测量20份不同浓度的新鲜单人份血清、ERM-AD452(有证酶参考物质)、RELA(Ring-trial,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样本,有效数据采用MVSl.380软件按EP9-A2文件评价两厂家方法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并用Bland-Altman图形分析法进行验证.采用Matlab软件根据EP14-A2文件评价A、B两厂家校准品的互通性.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此两个GGT厂家测量系统进行的正确性验证和比对,可见A、B两个厂家不同方法所得的测量结果也明显不同:A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 = 0.995X+0.443,预测偏倚值为0.359,按EP9-A2文件方法评价,A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一致;B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的回归方程为Y=0.827X-0.566,预测偏倚值为17.258,按EP9-A2文件方法评价,B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不一致.对两种不同来源的样本ERM(114.1±2.4U/L)和RELA-A(111.0±2.2U/L)、RELA-B(203.6±3.3U/L)样本使用IFCC参考方法、A方法、B方法同时测量,测量结果各样本均值分别为114.8U/L、115.5U/L、88.1U/L;110.9U/L、109.5U/L、93.4U/L;203.8U/L、201.OU/L、173.4U/L,即A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一致,而B方法与IFCC参考方法正确度性能不一致.鉴于各厂家测量结果的明显差异,实验室应建立常规测量方法,以评价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 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检测参考物质的互通性研究

    作者:周文宾;李臣宾;张海鹏;成斐;彭明婷

    目的 评价凝血因子Ⅷ(FⅧ)和Ⅸ(FⅨ)活性国内常用检测系统的结果可比性以及参考物质的互通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30文件和行业标准WS/T 356-2011的互通性评价方法进行实验.将不同浓度水平且覆盖临床检测范围的FⅧ和FⅨ活性检测样本,5个批号自制参考物质(F20140601 ~ F20140605)和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标准品(SSCLOT4)分别用Stago STA-R Evolution、IL ACL TOP700和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FⅧ和FⅨ活性检测.3个检测系统依次进行2个系统间的结果比较.分别对2个系统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并计算偏差,以相关系数和偏差超出可接受范围的样本比例评价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剔除偏差超出可接受范围的结果后,再次进行线性回归并计算临床样本检测结果对应Y预测值双侧95%预测区间,绘制互通性评价图对自制参考物质和NIBSC标准品的互通性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样本FⅧ和FⅨ浓度的分布范围为0.5%~ 218.0%和1.6%~156.5%,能够覆盖临床常见浓度水平和满足参考物质互通性评价的要求.不同系统FⅧ和FⅨ检测结果的R2为0.89 ~0.94和0.81~0.93,偏差超出可接受范围的比例均<10%,可认为3个系统FⅧ和FⅨ活性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可被接受.根据可比性偏差可接受范围,删除偏差超出可接受范围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后,FⅧ活性检测分别有42份、41份和45份临床样本的结果用于自制参考物质和NIBSC凝血标准品的互通性分析,FⅨ活性检测分别有44份、42份和41份临床样本的结果用于互通性分析.5个批号10支自制参考物质和NIBSC凝血标准品的检测结果均落在95%预测区间内,表明其在3个检测系统间均具有互通性.结论 对于FⅧ活性检测,不同检测系统间的结果可比性较好,FⅨ活性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尚可接受.自制参考物质和NIBSC标准品用于不同检测系统具有互通性.

  • 3种血浆TCO2测定法分析性能与NaHCO3水质标准液互通性评估

    作者:焦莉莉;李海霞;徐国宾;欧海利;杨红云;王学晶

    目的 对3种常规血浆总二氧化碳(TCO2)测定方法进行评估,观察重量法配制的水质NaHCO3标准液的互通性.方法 通过观察电极法、以还原性辅酶Ⅰ变体(Thio-NADH)为底物的酶促动力学法和以NADH为底物的酶促终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抗干扰能力和偏倚对3种方法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两两方法间40份新鲜血浆标本TCO2的测定结果作相关分析,观察水质NaHCO3标准液测定值是否位于95%的可信区间,判别自配标准液的互通性.结果 3种方法批内不精密度(n=20)<3.3%,批间不精密度(n=20)<5.2%.电极法和以Thio-NADH为底物的酶法试剂线性范围为5~50mmol/L;以NADH为底物的酶法试剂线性范围为5~45 mmol/L.3种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5%~106%、99%~103%和95%~106%.以电极法作为对照,以Thio-NADH为底物的酶法试剂测定的相对偏倚在-6.45%~2.51%之间;以NADH为底物的酶法试剂测定的相对偏倚在-6.34%~6.36%之间.Tbil<300 μmoL/L、Hb<10 g/L、TG<25 mmol/L对电极法和以Thio-NADH为底物的酶法试剂测定血浆TCO2结果无影响;Tbil<300 μmol/L、Hb<5 g/L、TG<13 mmol/L对以NADH为底物的酶法试剂测定血浆TCO2结果无影响.3种方法测定NaHCO3水质标准液浓度测定值落在95%的可信区间内.结论 3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检测结果等效一致;重量法配制的NaHCO3水质标准液具有互通性.

  • 重组人肌酸激酶MM同工酶在不同保存基质中的稳定性和互通性观察

    作者:黄燕;徐国宾

    目的 观察重组人肌酸激酶MM同工酶(CK-MM)在不同基质中的稳定性和互通性,筛选出适合的基质制备校准品用于CK测定的标准化.方法 将重组酶分别置于自制类人血清基质、抗冻基质、仿有证参考物配方基质及人血清基质中,用常规测定方法观察重组酶的稳定性;分别采用参考方法、常规方法(罗氏试剂和中生试剂)测定不同基质中的重组酶活性和不同浓度的人血浆总CK活性,观察重组酶在不同方法间的互通性.结果 重组酶在自制类人血清基质和仿有证参考物配方基质中-20℃冻存可稳定25 d和23 d,在抗冻基质中至少可稳定240 d.自制类人血清基质和仿有证参考物配方基质中重组酶在参考方法与常规方法间有互通性,人血清基质和抗冻基质中的低值重组酶样品在两方法间具有互通性.结论 自制基质和有证参考物配方基质中的重组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互通性,初步具备了校准品的基本特点.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CK测定的参考品,包括校准品和定值控制品提供了思路.

  • 冰冻混合人血清酶校准品的赋值

    作者:童清;陈宝荣

    目的 探讨用酶学参考实验室网络为冰冻混合人血清酶校准品赋值以获得具有互通性与溯源性的酶校准品.方法 根据要求收集患者血清,按酶学校准品制备程序制备所需浓度水平的混合人血清酶校准品.由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BCCL)组织国内6家候选酶学参考实验室组成实验室网络,用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参考测量程序,按照BCCL拟定的赋值程序,为冰冻混合人血清酶校准品赋值.结果 6家实验室ALT、AST、GGT、CK、LDH 5项酶赋值结果分别为(112.16±1.94)、(101.37±0.37)、(175.74±1.82)、(370.92±4.48)、(309.69±1.78)U/L;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分别为0.33%~1.40%、0.50% ~ 1.24%、0.37% ~ 1.49%、0.50% ~ 1.30%、0.61%~1.11%;冰冻混合人血清赋值的室间CV分别为1.73%、0.36%、1.04%、1.21%、0.58%.5项酶的室间变异与同期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质评计划(RELA)的室间变异相近或比其略小.结论 BCCL组织的酶学参考实验室网络血清酶校准品赋值结果满意.

  • 血清ALT与AST测定的基质效应评价

    作者:郑松柏;王建兵;黄宪章;马艳;庄俊华;徐宁;周华友;陈茶

    目的 评价7种室间质量评价(EQA)材料和4种市售材料在9个检测系统上测定血清ALT和AST的基质效应.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 EP14-A2指南,根据ALT和AST的参考方法建立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比对方法.9个检测系统的常规方法为待评方法.用比对方法和待评方法同时测定新鲜人血清、EQA材料及市售材料的ALT和AST水平,评价非血清样品的基质效应.结果 ALT测定中1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均表现基质效应,AST测定中2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其他材料视系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结论 基质效应影响血清ALT和AST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充分重视基质效应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的影响.

  • 5种浓度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ALT、AST二级标准品的研制

    作者:夏昌宇;徐国宾;刘欧;李海霞;刘岩;齐丽丽;何振坤;徐静;黄宪章;庄俊华;王兰珍;张雪莲;于琴;刘牧龙

    目的 研制5个浓度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二级标准品,为常规检测ALT、AST提供稳定性和互通性良好的准确度验证材料和校准品.方法 收集无脂血、溶血的含ALT和AST的5个浓度水平的混合人血清,滤菌后分装于冻存管中,(-70±2)℃保存.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该标准品的均匀性,并观察其在15~25℃(室温)、2~8℃和-70℃的稳定性.4家实验室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含和不舍磷酸吡哆醛(PLP)参考方法对标准物质定值,并评定不确定度.观察血清物质在7种进口配套检测系统的互通性,并用直线回归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血清物质均匀性良好(P>0.05),稳定性在15~25℃和2~8℃时能满足使用要求,-70℃保存至少稳定1年.4家实验室对该标准品的定值结果具有一致性,总体不确定度较小.血清物质的互通性良好,仅浓度4和5在含PLP的方法间互通性稍差.结论 研制的5水平冰冻混合人血清均匀性、稳定性、互通性良好,定值准确,可用作ALT、AST的二级标准品.

  • 血糖制备品用于3种便携式血糖检测系统的互通性

    作者:陈妍;曹洋;马建锋;冯源

    目的 评价血糖制备品在3种便携式血糖检测系统互通性.方法 选取22份新鲜临床全血样本及4份制备样品血样,以生化仪检测血糖为比对方法,3种不同品牌的便携式血糖检测系统检测血糖为待评估方法,评价4个制备样品在3种便携式血糖检测系统上的互通性.结果 4个血糖制备样品均落在3种便携式血糖检测系统分别构建的线性回归方程的95% 预测区间内,均呈现良好的互通性.结论 血糖制备品可以替代临床血样验证3种品牌便携式血糖仪的准确度.

  • 猪肾γ-谷氨酰转肽酶纯化及其互通性初步研究

    作者:吴南;夏昌宇;徐国宾;夏铁安

    目的:从猪肾中纯化γ-谷氨酰转肽酶(GGT),并对其稳定性、互通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制备国产GGT参考物建立基础.方法:使用冷丙酮沉淀、硫酸铵处理及层析的方法从猪肾中纯化提取GGT.采用非加速试验方法观察其稳定性,并用国际临床化学协会推荐的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分别对不同基质中的目的蛋白进行测定,根据两者偏离方向和大小与新鲜人血清是否一致判定其互通性.结果:目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呈单一条带,其GGT特异性比活为150 U/mg.-20℃T在人工基质中保存至少6个月无酶活性损失.高中低不同活性浓度的目的蛋白测定结果未偏离出由多份人血清样本预测的95%置信区间.结论:从猪肾中纯化得到的GG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比活,在人工基质中稳定性和互通性良好.

  • 临床酶学标准化的研究

    作者:李恒

    临床实验室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厂商试剂获取有利于疾病诊断、治疗和监控的信息,而检测结果应该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可比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酶学测量逐步应用于临床检验和诊断领域,从手工检测到全自动检测系统,从原理单一化到方法多样化,临床酶学已历经50多年的发展历程.

  • 参与胱抑素C国家候选标准物质联合定值的评定研究

    作者:梁海港;陈明;麦颖军;王磊;王英国;蔡锦刚;康娟;余枝广

    目的:作为合作定值单位,用国际公认的参考物质进行胱抑素C国家候选标准物质的定值,协助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完成胱抑素C国家标准物质认证工作。方法根据国际参考物质ERM-DA471报告提供的靶值和定值程序,用该参考物质校准Hitachi 7180生化分析系统,测试经过6点稀释的国家候选标准物质。结果在定值结果重复性和互通性等良好的前提下,迈瑞定值结果作为有效结果参与标物靶值计算,成功协助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通过申请并获得了胱抑素C国家标准物质证书。结论定值结果与其他参与单位比对良好,并且内部评估无明显基质效应。

  • 同一医院内两台凝血分析仪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可比性验证

    作者:王薇;陆学军;李少男;钟堃;白玉;王治国

    目的 对同一医院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在两台凝血分析仪上检测可比性进行验证.方法 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法包括:选择比对的分析物,选择比对的仪器,确定可比性检验接近的分析物浓度,计算用于比对样本选择的期望的浓度,选择可比性的样本,设定可比性检验的临界差值,患者结果可比性检验可接受标准,确定检测重复的次数.结果 两台凝血分析仪在两个浓度水平的不精密度都为3%.样本范围计算为13±13×20%(s),或10.4s~15.6s和25±25×20%(s)或20.0s~30.0s.对于比对试验选择主要的分析仪样本初的值为14.2s(样本1)和27.1s(样本2).临界差值可接受标准定为15%.根据极差检验的临界差值(%)以及上述的信息可选择两个不同水平的患者样本,且每一样本只作单次检测来检验两台仪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两台检测系统对于两个浓度水平的患者样本的极差值分别为 6.14%和17.51%,调整极差分别为3.86%和2.51%,因为调整极差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差值,对于两样本方法的可比性对于给定的已知的差值是可接受的.结论 极差检验方法为评估在一个医疗机构内检测同一患者样本的不同系统的可比性提供了指南,比传统的方法比对试验简单、易实施.

  •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解释及不合格结果原因调查的建议性方法

    作者:李婷婷;王薇;赵海建;何法霖;钟堃;袁帅;王治国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的重要作用是发现分析错误并督促实验室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该文阐述了EQA结果解释需要的知识并呈现了一种EQA结果不合格时处理的框架性方法.EQA结果的解释取决于5个重要的要素:质控品、靶值、重复测量次数、可接受范围、试剂的批间变异.当出现不合格的EQA结果时,这些因素可能是误差的来源.理想的EQA样品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无基质效应,拥有由参考方法建立的靶值.如果这两种标准中任何一个标准不完全满足,将可能导致与实验室性能无关的结果.为了帮助和指导实验室处理不合格的EQA结果,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EQA计划中的15个专业的不合格项目的原因及其纠正措施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该文结合此次调查以及文件QMS24绘制了一种附有注释的流程图,以期帮助实验室利用EQA结果改进质量.

  • 同一医院内血清葡萄糖在两台不同检测系统上可比性验证

    作者:赵海建;王萌;张传宝;王薇;闫颖;张天娇;王治国

    目的 对同一医院内血清葡萄糖在两台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可比性进行验证.方法 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法包括:选择比对的分析物,选择比对的仪器,确定可比性检验接近的分析物浓度,计算用于比对样本选择的期望的浓度,选择可比性的样本,设定可比性检验的临界差值,患者结果可比性检验可接受标准,确定检测重复的次数.结果 两台生化分析仪(仪器A和B)在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制物(质控物1和2)的不精密度(CV%)分别为:1.17%,0.92%;1.47%,1.44%.质控物1合成的CV为1.76%,质控物2合成的CV为1.46%.患者样本范围计算为控制物均值的20%,即为4.33~6.49 mmol/L和10.48~15.72 mmol/L.对于比对试验选择在分析仪器A上样本初的值为5.54 mmol/L (样本1)和13.25 mmol/L(样本2).临界差值可接受标准定为1.90%.根据极差检验的临界差值(%)以及上述的信息可选择两个不同水平的患者样本,且每一样本只作三次检测来检验两台仪器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两台检测系统对于两个浓度水平的患者样本的极差值分别为1.83%和1.30%,因为极差值小于临界差值,对于两样本方法的可比性对于给定的已知的差值是可接受的.结论 极差检验方法为评估在一个医疗机构内检测同一患者样本的不同系统的可比性提供了指南,比传统的方法比对试验简单、易实施.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参考物质的研制与评价

    作者:崔皓园;李臣宾;周文宾;高倩;彭明婷

    目的:利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检测参考物质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低温离心法制备5个浓度水平的参考物质。按照 ISO Guide35及 CNAS-GL03的要求,评价参考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依据行业标准 WS/T 356-2011对参考物质在 STAGO 和 IL 检测系统的互通性进行评价;依据 ISO Guide 35的要求以 NIBSC 凝血标准品(SSCLOT4)为溯源标准采用6家实验室联合为参考物质定值。结果参考物质均匀性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 F 值范围0.317~0.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瓶间均匀性不确定度 ubb 为1.01%~2.06%。参考物质浓度在24周内无明显趋势性变化(P >0.05),长期稳定性不确定度 ults 为0.79%~1.20%。参考物质在 STAGO 及 IL两种检测系统间互通性良好。各批号定值结果为12.2%~138.9%,定值引入不确定度 uchar 为0.06%~0.09%。参考物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为0.03%~0.16%,扩展不确定度 U(k=2)为2.2%~6.7%。结论自制参考物质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符合要求,在 STAGO 及 IL 两系统方法间互通性良好,定值结果准确可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