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道显微镜下颈后路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锋;张文志;段丽群;李旭;贺瑞;黄炎;葛畅;蔡海平

    目的 探讨通道显微镜下颈后路椎间孔扩大成形( PCF)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PCF手术治疗的3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及节段稳定性.结果 30例患者平均切口长度为(2.2 ±0.2)cm,手术时间为(50 ±4.8)min,术中出血量为(80. 5 ± 18. 6)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 6(12~25)个月.上肢疼痛VAS术前、术后1天、术后1年分别为(7. 83 ± 2. 10)、(1. 80 ± 0. 41)、(1. 20 ± 0. 81)分;上肢疼痛VAS术后1天及术后1年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 NDI由术前的30. 23 ± 4. 81降至术后1年时的2.40 ±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生理曲度术前12.28° ±8.34°,末次随访时为14. 32°± 4. 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62 ±1.28) mm、(5.34 ±1.13)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见颈椎失稳患者.结论 通道显微镜下颈后路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自制椎间孔扩大成形装置在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段小锋;郑汉江;陈俊君;吴鹏

    目的:探讨自制椎间孔扩大成形装置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22~81岁,平均51岁。60例患者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方式治疗,术中利用自制椎间孔扩大成形装置行椎间孔扩大成形。结果6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须利用镜下动力系统再次磨骨。手术操作时间(61.0±13.7)min,术中 X线透视次数(11.5±2.8)次。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6±1.1)分,术后1个月腿痛 VAS评分为(2.4±0.7)分,术后6个月腿痛 VAS评分为(2.1±0.8)分,经配对t检验,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随访时根据改良的 MacNab标准,优33例(55%),良23例(38.3%),可2例(3.3%),差2例(3.3%),优良率为93.3%。结论利用自制椎间孔扩大成形装置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能减少医患人员放射线接触剂量。

  • 工作套管保护下经皮椎间孔内镜扩大成形术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韩卫江;李霞;安圆;宋文阁;孙茜若;李龙光;赵根懋;刘平华

    目的 探讨工作套管保护下经皮椎间孔内镜扩大成形术在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采用工作套管保护下行PELD术.观察椎间孔扩大成形及纤维环保护情况.比较手术前及术后7d、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采用MacNab方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椎间孔成形与纤维环保护良好.与术前比较,手术后不同时点患者VAS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ODI均明显下降(P<0.05).手术后12个月时疗效为优者70例,良者22例,可者4例,差者0例,优良率95.8%.所有患者未见神经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工作套管保护下内镜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