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微观流变学研究

    作者:王国涛;唐军民;唐岩;战军;曾柱;文宗耀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树突状细胞(DC)的微观流变学特性及其差异. 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培养和免疫磁珠阴性选择获取纯化的单核细胞,以此作为DC前体(pDC)在体外培养诱导获得未成熟DC(imDC)和成熟DC(mDC).并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酶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对不同发育阶段的DC进行鉴定;应用微观流变学研究方法对以上细胞的电泳率、渗透脆性、膜流动性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测量和分析. 结果改进的分选法所获得的CD14+pDC>97%.体外加入rhGM-CSF和IL-4培养6d后,S-100+imDC占细胞总数的96.9%;再加入rhGM-GSF、IL-4和TNF-α培养48 h后,CD86+mDC占细胞总数的87%.其微观流变学特性为:mDC电泳率明显高于pDC和imDC(P<0.05);3种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抗低渗能力,但imDC强(细胞未破碎率为27%);mDC的膜流动性大,其荧光偏整度P值为0.062±0.001(P<0.01);FT-IR显示mDC中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结论DC的微观流变学特性随其不同的发育阶段而发生了明显变化.

  • 红外光谱法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大鼠肺组织二级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安英;周玉荣;邓波;庞小峰

    为了探讨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对大鼠肺组织结构改变机理,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研究暴露/假暴露于电场强度E=3.5~4 kV/m,磁场强度B=8~10 μT的极低频电磁场400 d后大鼠肺组织红外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根据大鼠肺组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酰胺I带的拟合分析,获得组织中蛋白质二级结构数目及其组成.结果表明: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引起酰胺I带峰产生位移;暴露组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性下降,说明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引起了肺组织中蛋白质变性;二维相关红外谱的变化规律同红外谱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暴露组大鼠肺组织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蛋白质变性以及二级结构组成发生改变.本实验为在分子光谱水平上解释极低频电磁场生物效应提供了一种研究手段.

  • 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的二级结构

    作者:张烜;黄力新;聂松青;齐宪荣;张强

    目的以单纯胰岛素为对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研究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二级结构的变化.方法分别对单纯胰岛素、胰岛素与空白脂质体混合物(样品I)及包裹胰岛素的脂质体(II)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FTIR谱图形状与单纯胰岛素相比基本一致,仅α-螺旋百分比略有下降(由36.09%分别下降到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略有增加(由47.83%分别增加到53.29%和51.36%).样品I和样品II中胰岛素的二级结构无明显差别(α-螺旋百分比为31.68%和31.45%,β-折叠百分比为53.29%和51.36%).结论包裹在脂质体内部胰岛素的二级结构与单纯胰岛素相比无明显变化.

  • 交变应力对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作用的研究

    作者:席葆树;蔡国友;沈子威

    交变应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得植株生长茂盛,根系发达.本研究采用圆二色光谱(C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生物物理技术研究了交变应力对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而揭示交变应力对植株生长影响的机理.

  • 稀土--蛋白质配合物合成及其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作者:范小娜;李蕾;余磊

    目的:研究固体稀土-蛋白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试验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同钐(Ⅲ)、铕(Ⅲ)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红外光谱表征.结果:固体稀土-蛋白配合物BSA-Sm(Ⅲ)和BSA-Eu(Ⅲ)分别与BSA比较在1700~1100cm-1范围内呈现显著差异.结论:稀土离子Sm(Ⅲ)、Eu(Ⅲ)同牛血清白蛋白中羧基的氧和胺基或酰胺基的氮形成灵敏度很高的配合物.

  •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微生物污染的鉴定和溯源分析

    作者:陈伟盛;关倩明;朱荣峰;简敏骞

    目的:结合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工作的实例,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药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药品微生物污染来源,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为药品微生物污染追踪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Vitek2 Compact 鉴定系统、RiboPrinter系统和FTIR分析系统等方法,对从样品和环境中分离得到的10株菌株进行鉴定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4株样品菌和1株环境菌同源,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通过实验人员的手套进行传播,实验人员应注意无菌操作过程.结论:本文采用传统形态学、生化鉴定、FTIR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阐述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微生物污染鉴定和溯源分析的过程和方法,为药品微生物检查的过程控制提供信息,为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溯源调查提供解决方案.

  •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D2O浓度

    作者:刘焕良;张丽华;付建丽;苏玉兰;杨恩波;钱红娟;范德军

    建立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测定高、中、低浓度D2O的方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样品无需处理即可直接测定的优点.方法精密度高,D2O浓度(摩尔分数)为99.84%时,标准偏差优于0.001;测量范围宽,D2O浓度检测范围为99.92%~0.015%;样品用量少,0.2 mL样品即可获得准确结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