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型的分析

    作者:肖红;刘仿;伍昌林;杨小猛

    T细胞亚型分化漂移可能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c1/Tc2细胞的平衡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失衡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收集30例ITP患儿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克隆抗体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 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ITP患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此结果说明T细亚群分化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Tc与Th细胞漂移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顾卫军;张庆国;朱伟;郭玉琳;张鲁勤

    目的:探讨Tc1/Tc2、Th1/Th2及Tc/Th的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期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培养、T淋巴细胞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分析SLE稳定期和活动期患者及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内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表达率的变化,比较Tc1、Tc2;Th1、Th2,Tc/Th细胞比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稳定期、活动期的变化,与SLEDAI分期的相关性.结果:SLE活动期患者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其Tc1、Th1细胞表达水平、Tc1/Tc2、Th1/Th2比值则均明显高于SLE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P<0.05),但在SLE稳定期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Tc/Th的失衡及Tc与Th细胞向Tc1、Th1漂移的变化在SLE的发病机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TH1/TH2、Tc1/Tc2亚群比例及有关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京梅;刘雪松;欧阳为明;朱勇;李琦;曹云新;金伯泉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TH1样和TH2样细胞平衡状态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HFRS患者和健康个体血清,采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IFN-γ、IL-4和TNF-α的水平.分离PBMC,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HFRS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中IFN-γ+和IL-4+细胞的百分率,观察HFRS患者TH1/TH2、Tc1/TH2比例的变化,比较了不同病程和病情HFRS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HFRS患者血清中TH1类和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IFN-γ和IL-4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个体(P=0.016,P=0.019).HFRS患者PBMC中TH1、TH2、Tc1、Tc2细胞的平均百分率均高于健康个体,Tc细胞比例的改变较TH细胞明显,TH1样细胞的比例较TH2样细胞变化明显.发热期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发热期的重症患者的IFN-γ水平升高较轻症明显.结论HFRS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以及PBMC中TH1、TH2、Tc1和Tc2细胞的比例均有所升高,发热期的患者和重症HFRS患者上述参数变化更明显,表明感染机体总体的免疫平衡偏向TH1类.

  • 卵巢癌患者一线化疗后Tc1/Tc2亚群漂移及免疫应答功能动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冯勤梅;狄文;吴霞

    目的 研究晚期卵巢癌患者经一线化疗后体内Tc1/Tc2免疫细胞亚群漂移及免疫应答功能的动态变化,以期明确化疗后机体是否存在抗肿瘤免疫抑制暂时逆转的"窗口期".方法 选取术后行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的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共13例为患者组,健康女性1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化疗前(S_0)、化疗后5~7 d(S_1)、化疗后12~14 d(S_2)和化疗后25~28 d(S_3)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c1/Tc2免疫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体外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脉冲淋巴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CD8~+细胞IFN-γ的分泌功能.结果 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前Tc1比例、Tc1/Te2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Tc2比例则显著升高.化疗后Tc1细胞比例在S_2期较S_0期显著增高,Tc2细胞比例在化疗后无显著变化,Tc1/Tc2细胞比值在S_2期显著增高.当体外给予自身肿瘤细胞裂解物刺激诱导培养后,分泌IFN-γ的CD8~+细胞比例在S_2期达到高.结论 卵巢癌患者于一线化疗后机体Tc1/Tc2亚群动态漂移,其细胞比值在S_2期显著升高;S_2期亦是CD8~+细胞免疫应答达到高峰的时间点.化疗有可能通过机体免疫重建诱生了增强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使机体抗肿瘤免疫抑制得到暂时逆转.免疫重建期可能是免疫治疗实施的佳窗口期.

  • 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娟华;谢志萍;陈浩坤;王一平

    目的探讨Th1/Th2、Tc1/Tc2亚群比例在慢性HBV感染的临床分型中的变化,以及在慢性HBV感染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PMA、Ionomycin作为刺激剂,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胞内细胞因子法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和CD3+CD8-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活动性)、慢性重症肝炎各组Th1/Th2、Tc1/Tc2亚群比例变化.结果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活动性)、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Th1、Tc1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慢性重症肝炎组Th1、Tc1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重症肝炎组Tc1显著高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肝炎肝硬化(活动性)组Tc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Tc1细胞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增高.而Th2、Tc2细胞则在各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重症肝炎患者恢复期Th1和Tc1细胞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在慢性HBV感染中,机体免疫平衡偏向Th1类反应,Th1、Tc1细胞与肝脏炎症活动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h1和Tc1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Th1/Th2及Tc1/Tc2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漂移及意义

    作者:乔治;李荣;徐迎新;陈凛;彭正;杜晓辉;田文;周国艮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Th1/Th2及Tc1/Tc2漂移状况,并分析其免疫预存状态.方法: 2008-10-21/2008-12-0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新入院的术前胃癌患者外周血样本25例,同期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样本25例.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激活的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并分析Th1/Th2及Tc1/Tc2漂移状态.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Th1/PBL、Tc1/PBL、Th1/Th2、Tc1/Tc2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6.242%±4.078% vs 3.047%±1.710%,14.171%±8.984% vs 6.393%±5.235%,3.127%±3.633% vs 1.172%±0.300%,17.200%±25.930% vs 3.252%±8.732%,均P<0.01).结论: 胃癌患者Th1及Tc1细胞比例减少,并出现Th1/Th2及Tc1/Tc2漂移现象,提示胃癌患者预存免疫状态低下,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抑制.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h1/Th2、Tc1/Tc2亚群漂移的研究

    作者:杨小猛;刘仿;陈群;赵丹;伍昌林;蔡康荣;肖红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Th/Tc、Th1/Th2、Th1/Th2细胞的平衡状态.方法:收集ITP患儿及健康儿童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得T细胞,以PE标记的抗CRTH2单抗和Cy5标记的抗CD4、CD8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ITP患儿Th/Tc、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结果: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与健康儿童相比,Th细胞百分率及Th/Tc比例明显下降(P<0.05),Tc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及Th2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Tc1及Tc2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Th1/Th2及Tc1/Tc2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ITP患儿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T细胞亚群漂移,Th1及Tc1细胞比例升高,呈明显Th1类细胞优势.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的研究

    作者:苏卓娃;马文松;赵丹;杜冀晖;杨宇;蔡安季;周蓓;李蓉;麦丽文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极化状态,进一步阐明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运用流式细胞(FCM)技术,通过CD3/CD4或CD3/CD8设门,检测早、晚期A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3+CD4+CD30+、CD3+CD4+CD30ˉ、CD3+CD8+CD30+、CD3+CD8+CD30ˉ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表达Th1、Th2、Tc1、Tc2细胞,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早期AS患者CD4+T细胞和CD4+T/CD8+T细胞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h1细胞百分率及Th1/Th2比值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c2细胞明显升高(P<0.05),且Tc1/Tc2比值明显降低(P<0.05);在晚期AS患者Tc2细胞明显升高(P<0.05),Tc1/Tc2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T/CD8+T的变化与健康对照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阐明了AS早期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呈现一种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重要的是Th1细胞、Th1/Th2、Tc1/Tc2的明显减少,提示在早期AS患者体内Th1/Th2、Tc1/Tc2的失调,且以Th2、Tc2占有优势,而晚期AS患者因Tc1/Tc2明显降低导致比例失衡,这些显示Th1/Th2、Tc1/Tc2的比例失衡可能是导致AS发病的重要因素,是AS发病机制之一.

  • SLE患者外周血Tc1/Tc2与CD4/CD25双阳性细胞关联性分析

    作者:邱潮林;费新娣;周翔;梅虹;李宁丽;王树军;马安伦;余奇文;张冬青

    目的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CD4/CD25双阳性细胞反应格局与疾病的关联性.方法用三色免疫荧光单细胞染色法检测了11例SLE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CD4/CD5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所检测11例SLE患者中有3例表现为Tc0,即同时分泌IFN-γ和IL-4的Tc细胞.4例以分泌IFN-γ为主,为Tc1,4例以分泌IL-4为主,为Tc2.同时测定了SLE病人与正常对照组CD4/CD25双阳性细胞群发现CD4/CD25双阳性细胞群在活动期SLE中显著低下[(17.54±4.11%)%,而对照组为(35.42±3.30)%].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CD8亚群表现为异质性,且与CD4/CD25双阳性细胞有关.至于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的表达

    作者:黄利华;王娟华;刘志辉

    分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重型肝炎的关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重型肝炎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百分率,发现:1.重型肝炎Th1、Th2、Tc1分别为(27.41±4.88)%、(3.48±2.67)%、(43.85±12.9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以Th1和Tc1表达为主;2.重症期与恢复期相比,康复后Th1、Th2、Tc1显著下降,尤以Tc1下降更明显(P均<0.01);3.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Th1、Tc1无显著性差异(P>0.05).Th1、Th2、Tc1与重型肝炎的发生转归有密切关系,动态检测可作为监测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 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Th1/Th2(Tc1/Tc2)细胞IFN-γ和I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娟华;谢志萍;裴浩;徐微;陈浩坤

    目的探讨Th1/Th2(Tc1/Tc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在慢性HBV感染的临床分型中的意义,探讨Th1/Th2(Tc1/Tc2)型细胞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PMA和Ionomycin作为刺激剂,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3+/CD8+T细胞和CD3+/CD8- 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和慢性重症肝炎各组Th1/Th2(Tc1/Tc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Th1、Tc1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重症肝炎组Th1、Tc1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重症肝炎组Tc1显著高于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活动性肝炎后肝硬化组Tc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Tc1细胞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增高.而Th2、Tc2细胞则在各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HBV感染中, Th1和Tc1细胞数量与肝脏炎症活动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h1和Tc1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发生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蛋白激酶Cθ及Th1/Th2、Tc1/Tc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杨雪晶;张伟华;张秀莲;苏文;樊润梅;葛晓静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蛋白激酶Cθ (PKCθ)的表达及Th1/Th2、Tc1/Tc2的变化,探讨PKC θ在MDS及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外周血标本,MDS-RA 14例,AA 15例,健康人30名,分离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KC θ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和Tc1/Tc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MDS及AA患者PBMC中PKC θ mRNA相对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升高(AA组为23.54±1.01,MDS组为23.76±1.58;健康对照组为27.12±1.12,P=0.004);不同组间Th1、Tc1类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组间Th2、Tc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分泌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及AA患者组间PKC θ mRNA表达及Th1/Th2,Tc1/Tc2类细胞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DS及AA患者PBMC中PKC θ表达增高,Th1、Tc1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增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