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和加拿大合作出生队列研究数据统一及共享方法
出生缺陷、代谢综合征、儿童孤独症、多动症、哮喘、糖尿病、不孕不育、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都与胎儿期的环境暴露关系密切[1-2],所以出生队列研究等针对生命早期环境暴露的研究近年来迅速发展,对病因学研究有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大样本量对于统计结果准确性的提升至关重要,单个项目常因资源不足而影响统计分析,而大型队列项目所需的资源量从时间、人力和物力方面难以实现,这样的矛盾直接影响了基于队列数据的后续研究[3]。因此,非常有必要整合不同队列之间的信息,并进行共享,来解决大样本量和大资源消耗量之间的矛盾[4]。
-
上海市5岁内儿童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90年代上海市5岁内儿童各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80年代末该市两社区初婚夫妇婚后6年内生育及幼儿健康随访调查.结果呼吸、感染及消化系统是5岁内儿童易患的疾病,患病率各为255.7‰、134.1‰及39.3‰.水痘、病毒性肺炎及流行性腮腺炎为前位三病种,各为72.6‰、63.7‰及57.9‰.男童患病率明显超过女童,更易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及疝气.男童习惯性动作发生率多于女童,各为54.2%及45.8%.多因素分析显示除母乳喂养、孕产期母亲健康状况及性别的生物学因素外,与母亲或小儿心理、行为健康有关的因素也会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如母有经前期紧张症或小儿有习惯性动作者其患病机会均增高(OR值分别为1.18及1.24,95%可信限分别为1.05~1.31或1.14~1.35).结论上海市社区在开展幼儿保健时,除继续提倡母乳喂养及做好孕产期保健外,对有经前期紧张症的妇女及幼儿早期均应给予心理、行为方面卫生的指导,包括矫正幼儿习惯性动作.
-
大数据时代出生队列研究的新趋势
出生队列研究通过从孕期或出生开始,长期随访收集疾病相关暴露因素、疾病结局及可能的混杂因素,分析不良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是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研究实施的特点,历史性、前瞻性和双向性出生队列研究,结合当前我国出生队列研究的现状,着眼于医学大数据时代临床研究的新趋势.本文回顾了全球范围内已有出生队列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部分经典出生队列研究并做一述评,力图为我国临床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维,以促进大数据时代我国出生队列的研究.
-
出生第1年接触模具会引发哮喘病
哮喘病医生和研究人员报道,在过去的10年里,儿童哮喘病的流行和病情均有明显的加重.遗传易感体质,以及接触各种环境介质(尤其是儿童早期)如烟草、内毒素、室内过敏原等是导致对吸人性过敏原易感,易于发生哮喘和导致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受NIEHS(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资助,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Leaderer近与罗契斯特(Rochester)大学、哈佛医学院、维吉利亚(Virginia)大学医学中心等单位的同行一道用出生队列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了室内过敏原对哮喘病发生的影响.
-
上海市新生儿出生状况和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90年代初上海市不同类型新生儿的发生率,新生儿期主要疾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对80年代末该市两社区初婚夫妇婚后6年内生育及小儿健康状况的随访.结果:上海市早产及过期产率各为6.82%及1.10%.足月小样儿、低体重及巨大儿率各为2.00%、3.45%及5.65%.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及黄疸为三类新生儿的主要疾病(患病率各为15.4‰、10.31‰及10.03‰).多因素分析显示除外孕早期母亲病毒感染外、非首胎即活产的小儿患出生缺陷的机会亦明显增多(OR=2.52,95%可信限(CI)为1.44~4.40).非母乳喂养及其母于孕期有先兆流产迹象者患新生儿疾病的机会也增加(OR分别为4.91及3.16,95%CI为1.80~13.42及1.64~6.10.上海市90年代初期低体重儿及足月小样儿的发生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对新生儿疾病及出生缺陷的预防除继续做好对孕早期病毒感染的控制及提倡母乳喂养外,提高夫妇体质防止先兆流产、胚胎丧失及做好孕产期保健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