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屈光不正患者中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屈光不正患者不同视光条件下立体视锐度和视差的分析,了解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方法 测量85例门诊屈光不正志愿者立体视指标,对年龄、屈光参差、远近视力、调节性辐辏与调节比(AC/A)等因素与远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远立体视锐度与四种因素均不相关;近立体视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正相关;交叉视差与屈光参差及近视力呈负相关;非交叉视差与近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立体视功能各项指标有各自独立或共同的影响因素.立体视是受多因素影响的.
-
间歇性外斜视的控制力评估及其立体视觉
间歇性外斜视在我国发病率高,病因不明.本文着重从间歇性外斜视控制力的评估及立体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神经可塑性原理和知觉训练为切入点,依据背流、腹流通路的相关原理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和生活质量,使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达到功能治愈.
-
立体视相关中枢的研究进展
三维立体视觉是双眼视觉的高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V1区参与立体视的早期处理,但它并不是立体视的形成中枢.目前在纹外区背侧通路和腹侧通路中发现与立体视形成相关的一些特性,但对纹外区视差调谐细胞的视差处理机制知之甚少.
-
弱视儿童治愈后双眼视知觉功能的观察
目的 评估弱视儿童治愈后的双眼视知觉功能.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75例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弱视治愈后儿童.方法 将患者按矫正视力分为轻度弱视(0.6~0.8)、中度弱视(0.2~0.5)和重度弱视(≤0.1)三组,比较分析三组弱视患儿治愈后双眼视知觉功能量化评估检测的状况.主要指标 知觉眼位差值与注视稳定性的波动差值、信噪比平衡点差值,对比度平衡点差值、随机点0阶立体视、1阶立体视、2阶立体视检测的通过百分比.结果 轻、中、重度弱视治愈后3°视标水平眼位均值依次为(22.63±18.94)、(31.96±32.70)、(46.86±31.70)像素,垂直眼位均值依次为(3.59±4.36)、(4.66±4.29)、(9.93± 10.27)像素;1°视标水平眼位均值依次为(28.00±22.68)、(36.06±26.90)、(31.33±22.42)像素,垂直眼位均值依次为(4.74±5.15)、(5.69±5.04)、(7.80±12.03)像素.注视稳定性均值依次为(4.11±1.99)、(4.79±2.37)、(2.36±3.24)像素.静态信噪比的平衡点均值分别为(6.52±1.31)、(6.12±1.72)、(5.83±2.68)级,静态对比度的平衡点均值分别为(7.70±1.78)、(7.12± 2.29)、(6.53±3.05)级,静态信噪比差值分别为(1.48±1.48)、(1.63±1.45)、(2.20±1.89)级,静态对比度差值分别为(1.92±1.66)、(2.24±1.95)、(3.60±2.89)级.随机点0阶立体视均达到100″的儿童有53例(71%),1阶立体视68例(90%),2阶立体视通过73例(97%).结论 弱视治愈后,双眼知觉眼位、双眼间的抑制程度及不同通道的立体视功能仍未达到正常水平,这种新的检查方法和结果分析对认识视力治愈后仍存在有视觉神经缺损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屈光状态对术后短期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屈光状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差异.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被诊断为间歇性外斜视已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27例.方法 将患者按照屈光状态分为远视组、正视组、近视组和屈光参差组,比较分析四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远近立体视功能状况.主要指标远立体视功能和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1)不同屈光状态组患者术后1个月以眼位评价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775).(2)远视、正视、近视和屈光参差组的患者术前远立体视保存率分别为24.1%、16.3%、20.5%和20.0% (P=0.802),术后1个月远立体视保存率分别为17.2%、26.3%、41.1%和24.4%.正视、近视和屈光参差组患者术后的远立体视的保存率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但只有近视组患者的术后远立体视保存率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3)远视、正视、近视和屈光参差组的患者术前近立体视保存率分别为65.5%、81.3%、82.2%和64.4%,术后1个月近立体视保存率分别为65.5%、87.5%、90.4%和62.2%,正视组和近视组的患者术前术后的近立体视保存率均高于远视组和屈光参差组(P均<0.05).结论 合并近视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远立体视功能重建优于合并远视、正视及屈光参差的患者.
-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愈后的双眼视觉研究
目的 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治愈后双眼视觉状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4例,正常儿童74例.方法 采用同视机和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对74例经治疗矫正视力已≥0.9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和74例正常儿童的双眼视觉功能进行检测.主要指标同时知觉、远融合范围、定性远立体视、立体视锐度.结果 (1)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基本治愈后其远立体视低于正常儿童(x2 =11.331,P=0.001);同时视(x2=1.855,P=0.173)及远融合范围(x2=1.012,P=0.603)无明显差异.(2)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基本治愈后其近立体视锐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x2=27.759,P=0.000).(3)屈光参差性弱视程度越轻,近立体视锐度的改善越显著(x2 =17.116,P=0.009);而同时视(x2=0.879,P=0.644)、远融合范围(x2=7.930,P=0.094)、远立体视(x2=2.854,P=0.240)的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严重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即使治疗后视力达到正常,其立体视仍低于正常儿童.屈光参差程度越重,对近立体视锐度的影响越显著.
-
角膜塑形镜矫正单眼近视对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单眼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近立体视功能.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苏州市眼视光医院在2009年10月到2011年12月期间配戴角膜塑形镜的23例单眼近视患者,平均年龄(12.28±2.41)岁(8~17岁).患眼平均屈光度(-2.71±1.09)D(-1.25~-4.875 D).方法 配戴前检查佳矫正对数视力,戴框架眼镜矫正后近立体视功能(Titmus立体视图),并于配戴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上述检查.主要指标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及框架眼镜矫正后近立体视功能.结果 配戴前平均裸眼视力4.26±0.23,佳矫正视力5.02±0.07;配戴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4.97±0.07、5.03±0.08、5.05±0.06;配戴后1周裸眼视力较配戴前佳矫正视力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配戴后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与配戴前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0.090).单眼近视程度与近立体视呈负相关,近视度数越高,近立体视功能越差(γ2=0.726,P=0.000).配戴前9例(39%)患者有中心凹立体视;异常立体视者14例(61%),其中8例黄斑立体视,4例周边立体视,2例立体盲.配戴后1周中心凹立体视者10例(43%),与配戴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00).配戴1个月后中心凹立体视者13例(57%),与配戴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88);配戴3个月后中心凹立体视者17例(74%),与配戴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3个月的多数单眼近视患者在提高裸眼视力的同时可获得近立体视.
-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融合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融合功能的状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间歇性外斜视儿童48例.方法 采用同视机检测48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三级视功能,采用颜少明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视近立体视锐度,并以正常相同年龄儿童20例做对照.主要指标同时视、融合范围及立体视锐度.结果 48例患者中,8例无重合点,余40例中34例患者的重合点均落在外融合范围内.11例患者无Ⅱ级融合功能,余37例患者的内、外融合范围分别是(12.74±5.57)度和(4.97±2.11)度;正常对照组的内、外融合范围分别为(24.05±6.67)度和(3.52±0.96)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同视机检测,23例(47.92%)患者无立体视,而以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图检测,仅2例(4.17%)近立体视丧失.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融合功能异常,外融合范围扩大、内融合范围缩小;远立体视觉的丧失早于近立体视觉的丧失.
-
屈光不正性弱视和正常儿童立体视觉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和正常儿童的立体视觉状况.方法:采用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和同视机,对33名经治疗矫正视力已≥0.9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和31名正常儿童,分别检测其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远立体视和远融合范围.结果:(1)正常儿童的零视差、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和远立体视均好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远融合范围无明显差异.(2)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组中轻度和中度组除交叉视差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同样严重影响立体视的形成,对立体视的各项指标均有影响;弱视治疗的终目标是建立双眼单视并获得良好立体视觉.
-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时间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时间规律.方法 78例间歇性外斜行外斜矫正术,在术前及术后半月、1个月、3个月、1年使用Titmus和Randot立体视图谱进行近立体视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获得中心凹立体视的32例中,14例在术后半月以内恢复正常,占43.75%;12例在半月到1个月以内恢复正常,占37.50%;3例在1个月到3个月内恢复正常,占总9.38%;3例在3个月到1年以内恢复正常,占9.38%.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1个月以内是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的敏感时期,超过1个月恢复率则明显下降,超过3个月未恢复正常的人群日后也很难恢复正常.术后可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若3个月近立体视锐度仍未到正常,则可开始相关功能训练.
-
双眼视觉训练对共同性斜视儿童术后立体视建立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双眼视觉训练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建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共同性斜视手术治疗并能定期随访的76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及复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双眼视觉训练.分析术后三级视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的立体视锐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术后6个月的立体视锐度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P<0.001);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立体视锐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眼视觉训练可有效帮助共同性斜视术后儿童建立立体视.
-
成人共同性水平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研究
目的 探讨成人水平性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方法 分析45例年龄为18~50岁共同性水平斜视矫正手术后的双眼视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佳矫正视力≥0.3,双眼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术前均无双眼视功能.斜视矫正术后6周,40例(88.89%)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其余5例(11.11%)术后无双眼单视,但仅2例经同视机检查有Ⅲ级功能.结论 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不仅达到美容目的,而且还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功能.
-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多维立体视评估
目的 比较双眼白内障患者单眼及双眼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多维立体视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眼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患者的数据.比较不同类型IOL植入术后各阶立体视的差异,并比较单眼术后和双眼术后各阶立体视的变化.对影响各阶立体视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双眼白内障患者在行双眼手术后比单眼手术后各阶立体视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眼术后立体视与患者年龄和双眼间佳矫正视力(BCVA)差相关,年龄越小、双眼间BCVA差值越小,则立体视越好.IOL的不同类型对立体视无显著影响.结论 不同类型IOL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立体视,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不同患者对立体视的需求不同,在单眼术后可依据双眼BCVA差值选择另眼手术的时机.
-
白内障摘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存在屈光参差者的视功能观察
目的 评价单眼视概念在老年人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双眼白内障摘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符合标准的病例42例(84眼),按照屈光参差度数的不同分为3组,检查其远近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并人为加镜形成双眼平衡全矫状态加以对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1组(屈光参差<1.00 D):视力、低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与平衡全矫状态者对比,二者无明显差异;第2组(屈光参差1.00 D~1.75 D):与平衡全矫状态者对比,视力相近,但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则差于平衡伞矫状态,尤其是在高频段差异明显;第3组(屈光参差≥2.00D):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立体视均明显差于平衡全矫状态者.随着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功能均是下降的.结论 对于术后不需进行精细工作或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也不从事夜间驾驶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可以在设计手术时运用单眼视方式,使术后既可视远又可视近,方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同视机训练对立体视恢复与重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视机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单视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检查术前、术后和术后540天的三级功能和近立体视锐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同视机训练后治疗组有三级功能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不同程度近立体视觉者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同视机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脱抑制及融合功能训练,对立体视的恢复与重建是有帮助的.
-
双眼视觉训练对共同性斜视儿童术后立体视建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眼视觉训练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建立的影响.方法 对73例共同性斜视术后儿童,根据是否行双眼视觉训练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6月时立体视状况.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1周立体视锐度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立体视锐度比较,治疗组中心立体视的建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无立体视患儿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使用增视能或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立体视的建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眼视觉训练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的建立有帮助,而使用增视能或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立体视的建立无显著差异.
-
不同年龄组立体视阈值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的立体视发育规律及儿童立体视成熟期.方法197人(3~38岁)分为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青少年组和成人组,用颜氏立体图对每组进行了远近立体视锐度、近的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阈值检测.结果(1)学龄前儿童组,近立体视锐度正常率高于远立体视锐度,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2)远立体视锐度,学龄前儿童组正常率低于其余各组(P<0.05);近立体视锐度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儿童组中,非交叉视差正常率高于交叉视差(P<0.05);青少年组和成人组,交叉与非交叉视差正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交叉视差,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正常率高于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儿童组(P<0.05).非交叉视差,四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远近立体视锐度、交叉与非交叉视差的发育是不同步的,立体视功能要到12岁后才发育成熟.同时提示:临床立体视功能检查应进行远近立体视测定;并应测定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非交叉视差的阈值.
-
正常和斜视儿童远近立体视的测定
采用颜少明远用和近用二种随机点立体图分别对55例正常儿童,54例外视儿童,58例内斜视儿童进行远近二种距离立体视测定.正常组儿童的同视机检查远立体视优于体视本检查近立体视.47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近立体视明显优于远立体视.7例恒定性外斜视均无立体视.内斜视儿童组二种距离立体视损害均严重.远距离检查无立体视占64%,近距离检查无立体视占86%.分析了眼位与立体视的关系,提出二种不同距离立体视测定的意义.
关键词: 立体视 -
儿童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功能治愈情况的研究和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的功能治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斜视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斜视矫正术后获得眼正位的113例共同性斜视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视机及颜少明远用和近用随机点立体图对其进行双眼视功能和远、近距离立体视锐度的检测.结果①113例中术后有111例(98.23%)获得Ⅰ级以上的双眼视功能,49例(43.36%)获得≤60″近立体视锐度,54例(47.79%)获得≤60″远立体视锐度.②外斜视组84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46例(54.26%),远立体视锐度≤60″者49例(58.33%);内斜视组29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3例(10.34%),远立体视锐度≤60″者5例(17.24%).两组比较(P<0.001).③间歇性外斜视50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36例(72%);远立体视锐度≤60″者38例(76%).两组比较(P<0.001).④内斜视组手术年龄与术后远、近立体视锐度秒角的相关关系:近立体视锐度r=0.472,P<0.01;远立体视锐度r=0.438,P<0.05.内斜视组病程与术后远、近立体视锐度秒角的相关关系:近立体视锐度:r=0.534P<0.01;远立体视锐度:r=0.536,P<0.01.结论①儿童后天性共同性斜视患者在视力发育敏感期内得到正确的手术治疗,功能治愈率良好.②内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重建率低于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功能治愈率高于恒定性外斜视.术前有一定的双眼单视功能有利于术后获得更敏锐的立体视觉.③手术时机应取决于斜视类型,并参考术前双眼单视功能检查的结果.
-
7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 方法观察72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眼位、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手术量、术后眼位及双眼三级视功能情况. 结果72例中,61例术后正位(≤±8△),正位率84.72%,52例术后获得立体视,占72.2%.发病越早,术前病程越长,术后建立立体视的预后越差.结论 当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镜半年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