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弱视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原则
儿童弱视属视觉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它主要是指在小儿视觉发育关键期或敏感期内,由于各种影响视觉神经系统发育的眼病和/或注视环境的不良,如出生后出现的各种类型斜视、近视、远视、散光或屈光参差、角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眼疾,致使双眼或单眼注视环境不清晰,功能长期紊乱,视觉系统神经元衰弱,在临床上表现为眼底检查无特殊变化,又不能用戴近视、远视或散光眼镜片来完全矫正其低视力(≤0.8),丧失立体视等体征.
-
A-V综合征术后立体视重建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A-V综合征患者术后立体视重建的影响因素.方法 A-V综合征住院患者共97例,V征71例,其中外斜V征48例,内斜V征23例,平均年龄6.3岁;A征26例,其中外斜A征21例,内斜A征5例,平均年龄5.9岁,随访8~16周,平均10.7周.术前、术后采用同视机和Titmus分别测定正下方的远、近立体视.观察指标包括:发病年龄、病程、术后眼位和水平斜视类型.结果 97例患者中,术后正前方及下方均正位的患者共88例,术后分别有27例(30.68%)和35例(39.77%)获得了远立体视和近立体视.术后远、近立体视获得比率≤3岁发病组( 12.00% 、20.00%)低于>3岁发病组(55.26%、65.79%,均为P <0.05);病程≤2 a患者的术后获得远、近立体视的比例分别为48.48%、69.70%,明显高于病程>2a的患者(20.00%、21.82%,均为P<0.05);外斜A或V征组术后的远、近立体视获得比例分别为34.43%、18.03%,要高于内斜A或V征组(22.22%、44.44%),组间近立体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综合征术后立体视的重建与发病年龄和病程相关,因此,早期发现、正确地诊断与治疗有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
双眼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双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mple focus intraocular censes,SIOL)患者术后视力和立体视觉的差异,评价MIOL植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60例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自愿选择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MIOL组双眼植入Alcon Acrysof ReSTOR MIOL,SIOL组双眼植入Alcon Acrysof Natural SIOL.术后3个月对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佳矫正近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裸眼远立体视觉、裸眼近立体视觉、佳矫正远立体视觉、佳矫正近立体视觉和佳矫正远视力下近立体视觉等视功能进行检查.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及佳矫正近视力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MIOL组的裸眼近视力和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分别为0.075 0±0.1144和0.1050±0.1407,均优于SIOL组0.515 0±0.269 2和0.5400±0.228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两组裸眼远立体视觉、佳矫正远立体视觉和佳矫正近立体视觉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植入MIOL眼的裸眼近立体视觉和佳矫正远视力下近立体视觉均优于植入SIOL眼,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22.315、18.924(均为P=0.000).结论 MIOL植入有效而优越,不但可以提供与SIOL一样良好的远视力和远立体视觉,而且近视力、近立体视觉更好.良好的近视力是近立体视觉的基础.
-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眼的调节融合和立体视研究
目的 应用综合验光仪和同视机立体视图检查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调节、融合和立体视结果,观察其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收集单眼白内障患者36例36眼,双眼白内障患者32例64眼,观察其调节、融合和立体视恢复情况,同期收集30名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3组人群的调节因素中,调节近点、正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和调节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节与融合因素中,3组人群的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人群的融和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立体视因素中,3组人群的Titmus和颜氏随机点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视机检查远立体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术后无论单眼或双眼仍然存留一定的调节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融合与立体视功能.双眼白内障组其调节融合与立体视优于单眼白内障组,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
-
正常视力儿童双眼视觉测定及评价538例
目的 对正常视力儿童的双眼视觉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对斜视、弱视的影响.方法 对538例正常视力儿童进行双眼视觉分级测定.结果 正常视力儿童随机占颜氏图查法达40″者占74.91%,达60″者占89.96%,达100″者占98.70%,达140″者占100%.性别与年龄的立体视锐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眼视觉测定对斜视、弱视预后估计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对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
天津市3~15岁儿童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调查分析
目的 统计各年龄组儿童屈光参差的检出率,比较儿童屈光参差组与无屈光参差组的双眼视功能状态的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以人群为基础、整群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抽取3~15岁儿童6 004名(3 035/2 969).在征得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NIDEK(ARK-30)手持自动验光仪分别在睫状肌麻痹(美多丽P)前后测其屈光状态,并由有经验的视光师在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结果 (1)屈光参差(等效球镜度差为1.0 D及以上)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χ2=91.322,P<0.005);(2)3~7岁组和其他各年龄组的立体视均值有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立体视无差异(P>0.05);(3)无屈光参差组随着近视度的增加,立体视有逐渐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低度屈光参差组差异亦无显著性,但与中、高度屈光参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参差的检出率增加;立体视在3~7岁仍在发育之中,至8~15岁阶段基本趋于稳定.儿童存在较大的屈光参差会引起双眼视功能的下降.
-
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的变化
目的探讨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远近立体视的变化.方法对158名远视性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远、近立体视检查.结果治疗前远立体视优于近立体视(P<0.025),而治疗后远立体视较近立体视差(P<0.05);治疗后远、近立体视均优于治疗前远、近立体视(P<0.005);治疗后的立体视5岁前初次就诊的患者优于5岁后初次就诊的患者(P<0.005).结论远视性弱视患者近立体视功能提高较远立体视功能快;关于弱视儿童治疗时机的选择没有时间限制,开始治疗时间越早越好.
-
学龄前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弱视矫治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弱视训练,寻求解决术后低视力的佳方法. 方法 3~6岁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患者100例180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及时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矫正屈光不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观察视力及视功能的变化. 结果随访1~4 a,全部病例视力均在0.1以上,0.5以上者144眼,78例患儿建立了立体视功能. 结论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及时治疗并发症、重视屈光矫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及手术时机探讨
目的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变化,探讨手术时机.方法将3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分为4~7岁、8~11岁、12~18岁3组,每组12名,采用Titmus立体图和动态随机点立体图视觉诱发电位在其手术前后分别进行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立体视功能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4~7岁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2组.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争取早期手术以期恢复和改善立体视功能.
-
儿童弱视立体视治疗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7例患者126眼,年龄3~11岁.其中男51例,女46例;单眼68例,双眼29例;屈光不正性弱视59例,屈光参差性弱视10例,斜视性弱视28例;中心性注视52例,非中心性注视45例;中度弱视75例,重度弱视22例.
-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达到功能治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32例,进行术前Newcastle评分、远近Worth 4点灯,术前、术后1d和术后6个月眼位,术前和术后6个月视功能分析仪(FVA)远立体视、Frisby Davis Distance(FD2)远立体视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近立体视检查,分析术后6个月眼位成功和立体视重建的影响因素和佳手术时机的截断点.结果 132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者84例,手术成功率为63.6%;欠矫者44例,欠矫率为33.3%;过矫者4例,过矫率为3.0%.术后6个月眼位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视远斜视角和术前33 cm Worth 4点灯与术后6个月眼位有关(系数b=-0.093,P=0.037;系数b=0.725,P=0.017),术前33 cm Worth 4点灯和术后6个月眼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645,说明术前33 cm Worth 4点灯结果对术后6个月眼位分析诊断价值较低;术后第1天眼位在0 +10 PD的72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均获得成功.术后眼位矫正成功和失败患者FVA远立体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6,P=0.0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和术前6 m FD2远立体视与术后FVA远立体视均相关(系数b=-0.213,P=0.023;系数b=0.021,P=0.03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术前6m FD2测量的远立体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257和0.752,前者无诊断价值,后者诊断价值中等,佳截断点是22.5". 结论 术后第1天眼位影响术后眼位成功率;术后第1天的理想眼位是0~+10 PD;术后远立体视可明显改善,6 m FD2远立体视下降至22.5"之前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术后功能治愈率.
-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眼球外转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眼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眼球外转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87例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并初次行斜视矫正术并且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患者资料.非手术眼的测量值作为对照组(61眼).将113眼术眼分为4个组:(1)外直肌后退(LR)组(27眼):单条外直肌后徙7 ~8 mm;(2)小量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组,简称小量R-R组(24眼):外直肌后徙5 ~~6 mm,内直肌缩短4~5 mm;(3)中量R-R组(29眼):外直肌后徙7~8 mm,内直肌缩短5~6 mm;(4)大量R-R组(33眼)组:外直肌后徙8~10 mm,内直肌缩短7~8 mm.三棱镜交替遮盖测量手术前后的斜视度,数码照片记录手术后的眼球外转位置,计算手术后的眼球运动幅度,弓形视野计测量手术前后的外转单眼注视野.结果 87例患者术后6个月,71例为正位,手术成功率为81.61%,手术失败为16例,失败率为18.39%,其中过矫5例,占5.56%,欠矫11例,占12.64%.数码照相显示,对照组、LR组、小量R-R组、中量R-R组和大量R-R组病例术前平均外转幅度分别为(11.86±1.11)、(12.04±0.68)、(11.58±1.06)、(11.86±0.93)和(12.22±0.60)mm,术后平均外转幅度分别为(11.81±1.03)、(11.81±0.70)、(10.78±1.05)、(10.54±1.07)和(9.90±0.82)mm,术前各组外转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5,P=0.12),术后各组外转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4,P=0.00),组间比较对照组和LR组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其余各手术组术后外转幅度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弓形视野计测得对照组、LR组、小量R-R组、中量R-R组和大量R-R组术前平均单眼外转注视野分别为(50.82±3.30)°、(51.48±2.39)°、(50.13±3.51)°、(51.06±2.90)°和(52.09±2.61)°,术后各组单眼外转注视野分别为(50.52±3.51)°、(50.11±2.36)°、(46.38±3.67)°、(44.00±3.00)°和(41.84±2.46)°,术前各组单眼外转注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P=0.14),术后各组单眼外转注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75,P=0.00),组间比较对照组和LR组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其余各手术组术后单眼外转注视野都减少. 结论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眼球外转功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应避免因单眼手术量过大引起术后产生侧方注视的非共同性,从而影响双眼单视功能.
-
单眼视法配戴角膜接触镜矫治老视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眼视法配戴角膜接触镜(MV-CL)前后远、近视力及立体视的改变,明确MV-CL对老视者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程度. 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0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接受老视治疗的患者47例68眼,所有患者一眼配戴远视用角膜接触镜治疗以改善近视力,其中21例伴轻度远视者另一眼同时配戴角膜接触镜治疗以提高远视力,并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2周测量远近视力及立体视.比较MV-CL前后患者视力和立体视的变化,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结果 MV-CL后,有42例(占89%)患者双眼裸眼远、近视力达0.8/0.33 (J4)或更好,戴镜前仅3例(占6%)达到此视力.Titmus立体图检查及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检查均显示,近距离立体视觉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30、0.56,均P>0.05);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显示,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立体视觉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6、0.11,均P>0.05),与戴镜前比较,戴镜后2周远融合范围有所减小、远立体视觉有所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2、0.16,均P>0.05).Titmus立体图检查结果显示,与MV-CL前比较,MV-CL后远立体视锐度中心凹立体视人数减少,MV-CL后黄斑立体视人数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8,P>0.05).结论 MV-CL能明显提高近视力,有效缓解老视症状,可以引起部分患者立体视锐度的减退,但均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其远融合范围无明显减少.
-
多维空间感知觉模型对弱视及斜视患儿立体视功能的检测
背景 人类具备不同阶度的空间感知觉,但目前临床所用的立体视检查多采用图像移位的零阶刺激模式,临床上应根据不同阶度空间感知的神经地形图建立新的空间感知觉筛查系统. 目的 检查弱视和斜视患儿零阶、一阶、二阶多维空间感知觉的缺损状态,以研究弱视和斜视患儿在多维空间感知觉立体视功能方面的缺损情况,并探讨零阶、一阶、二阶空间感知觉缺损的内在关联.方法 对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4~14岁儿童79例进行空间感知觉检查,受检者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分为正常组19名、屈光不正性弱视组19例、屈光参差性弱视组12例、斜视组18例、斜视合并弱视组11例.依次用一套新的多维空间感知觉筛查系统检查各组患儿零阶、一阶、二阶随机点及线条空间感知觉,并进行差异比较. 结果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存在零阶、一阶、二阶随机点感知通道缺失者分别为24例(占30.4%)、1 8例(占22.8%)、24例(占30.4%),平均为27.9%;零阶、一阶、二阶线条空间感知通道缺失分别为37例(占46.8%)、37例(占46.8%)、32例(占40.5%),平均为44.7%.零阶空间感知有缺失的患儿中,仍残留有一阶、二阶空间感知的随机点占41.6%,线条占43.2%;零阶随机点或线条空间感知觉均无缺损的患儿中,存在一阶或/和二阶空间感知觉缺损的患儿占37.5%.患有弱视或斜视的患儿与正常组相比各阶空间感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弱视或斜视患儿空间感知通道存在缺失,零阶空间感知觉存在缺失的患儿仍部分残留有一阶或二阶空间感知觉,而零阶空间感知觉正常的患儿可能一阶或二阶空间感知觉有缺损.视觉信息加工的多维空间感知觉模型能够指导弱视或斜视等视觉信息加工障碍患儿的检查,并能开展一系列的感知觉学习治疗.
-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特征
背景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功能的眼科疾病,但目前对其临床特征完整描述的相关报道尚少见. 目的 分析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特征.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就诊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3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包括患者家系的系谱分析、眼球震颤类型观察、斜视度测定、视力检查、检影验光、立体视觉测定和对患者有无震动幻觉的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就诊的年龄分布以>5~ 10岁及>15~20岁者多,分别占24.73%和24.20%.本组患者中知觉缺陷型眼球震颤172例,运动缺陷型眼球震颤204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常见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水平眼球震颤为常见的眼球震颤类型,占73.94%,其次为垂直眼球震颤,占10.11%.本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中斜视的患病率为66.36%,知觉缺陷型患者与运动缺陷型患者间斜视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48,P=0.081).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的双眼佳矫正远视力均较差,知觉缺陷型患者双眼佳矫正远视力明显低于先天性特发性患者(0.27±0.11 vs 0.5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95,P=0.000).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屈光不正的患病率为77.62%,知觉缺陷型患者与运动缺陷型患者间屈光不正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37,P=0.248);散光患病率为75.17%,显著高于近视和远视的患病率.65.18%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无立体视觉或立体视觉值在3000”以上,运动缺陷型患者有立体视觉者明显多于知觉缺陷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8,P=0.008).313例5岁以上的患者中36例有震动幻觉. 结论 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常见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水平眼球震颤为其常见的震颤类型;眼球震颤患者的斜视患病率高,视力和立体视觉较差,特别是知觉缺陷型患者;少数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有震动幻觉.
-
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实验性屈光参差及其造成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的影响.方法在正常眼前放置正、负球镜,人工诱导单纯性远视、近视性屈光参差.自制在同视机分视下的,由双屏显示的计算机立体视及不等像视检查,分别分析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各因素对立体视的影响.结果不等像视达到8%时,立体视锐度开始迅速降低.实验性屈光参差和视网膜像模糊在各参差度比较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当不等像低于8%时对立体视检查结果的影响并不大.(2)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是影响立体视的主要因素.(3)在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中,应尽可能矫正屈光不正,使患者视网膜能得到清晰的像,同时应注意不等像视的影响,将配镜后的不等像视控制在8%以内.
-
主视眼的形成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自Porta提出主视眼的概念以来,有关此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大脑视皮层的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实,主视眼的形成与主视眼柱、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aCaMKⅡ、神经突触以及基因有关.目前,眼科临床对主视眼的认识逐渐加深,并开始应用于验光配镜、准分子激光手术以及白内障手术等领域.就近年来主视眼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立体视觉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自20世纪60年代立体视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和随机点立体图(RDS)产生以来,近年立体视觉的研究不断深入.神经生理学研究和功能磁共振研究证实立体视觉涉及视觉背侧和腹侧通路、多个脑区的功能.立体视觉检查的新方法、婴幼儿立体视觉临床检查、立体视觉检查在各种双眼视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取得一定进展.就近年来立体视觉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视觉训练对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视觉训练对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斜视患者124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斜视手术,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视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双眼的视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训练后观察组开散性融合范围较对照组显著较大,辐辏性显著较小,33 cm和5 m斜视角较对照组显著较大,33 cm和5 m立体视较对照组显著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训练有利于斜视患者术后双眼立体视的建立,患者双眼的运动协调能力加强,斜视逐渐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影响远视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远视儿童中具有视力低常或内斜视等视功能障碍的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0例有视功能障碍的远视儿童进行屈光度、同视机斜度和双眼视觉的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佳矫正视力低常者170例和/或内斜视173例.具有同时视者61例,具有融合功能者17例,具有黄斑及周边立体视者11例.视力与等效球镜度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而斜度与等效球镜度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双眼视觉的影响因素是发现疾病的年龄、视力和斜度,立体视觉的有无与斜度、等效球镜度及视力有关.结论:视力低常及斜视是小儿就诊常见的主诉.屈光不正与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损害发生得既早又久,视功能的立体视觉受损严重.应广泛提倡早期幼儿视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