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瘤型麻风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
瘤型麻风由抗酸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病人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很弱.对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临床易与外周神经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皮肤病或其他临床疾病相混淆,我院2007年8月收治1例瘤型麻风病人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为避免误诊误治,笔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参考.
-
带状瘤型麻风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左侧上下肢红斑和丘疹3个月于2012年11月6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上下肢外侧出现红色斑片,上覆少许鳞屑,无明显瘙痒,曾多次门诊治疗,外涂多种药物,无好转.后皮损逐步蔓延,表现为带状红色斑片.否认有类似家族史,患者为贵州省人,来广东工厂务工10年.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瘤型麻风一例
报告1例女性瘤型麻风.患者女,39岁,因多关节痛,面部及上肢酱红色丘疹,斑块半年就诊,伴有光敏,发热及乏力.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强阳性、血红蛋白 97g/L,血小板51 × 109/L,补体C3为560 mg/L(850~1930 mg/L)、C4为103 mg/L( 120~360 mg/L)、ANA 1:160阳性.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条件,给予泼尼松50 mg/d、沙利度按100 mg/d及羟氯喹200 mg/d,治疗后系统症状改善,但皮损进行性加重,两年后逐渐出现上腭及鼻中隔穿孔等病变.终经组织病理检查及抗酸染色确诊为瘤型麻风.提示瘤型麻风可以出现多系统损害,自身抗体阳性,必须警惕误诊为风湿性疾病.
-
瘤型麻风并发Ⅱ型麻风反应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5 岁.因面颈部和四肢反复起红斑、斑块、结节伴疼痛2 个月余就诊.患者2 个多月前面颈部、四肢出现散在大小不一的红斑、斑块及结节,伴皮损疼痛及全身发热(体温不详)等症状.当地医院按照"过敏性皮炎"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皮疹逐渐消退,但停药二三天后皮损复发,治疗后仍有效.1 周前患者皮损复发,且较以前明显增多扩大,于2011 年11 月10 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糖尿病、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瘤型麻风误诊1例
患者男,61岁.因颜面部暗红色斑丘疹、结节伴轻度瘙痒2年余,于2006年5月8日至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就诊.
-
瘤型麻风1例
患者女,49岁.全身浸润性红斑3年余,无明显瘙痒、疼痛,无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曾在外院诊断为"脉管炎"及"硬皮病",对症治疗无效,于2010年5月1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全身红斑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
瘤型麻风
患者男,28岁.主诉:面部、双上肢出现红色斑块、结节2年.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肢及双手背出现红色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红斑逐渐变大变厚,面部也出现类似皮损,并逐渐发展成结节状.患者在皮疹发展迅速或皮疹红肿明显时不规律就医,于多家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用药(具体药物不详)后消退,但停药后皮疹复发.6个月前眉毛、睫毛开始脱落.双上肢末端出现感觉障碍,自诉遇冷肌肉无力,遇热时面部轻度麻木发胀,自觉“出汗不良”,自觉“鼻塞”,鼻音加重.曾于多家医院按“皮炎”、“结节病”等诊治,效果差,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来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无明显畏寒、发热.
-
瘤型麻风1例
患者男,55岁.因全身浸润性红斑、丘疹1 年,于2008 年4月来院就诊.患者1 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面部、躯干部出现浸润性红斑、丘疹,瘙痒不明显,在多家医院诊断为"皮炎、湿疹",给予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乳膏等治疗,效果不明显.红斑、丘疹逐渐增多,并出现双唇肥厚,眉毛脱落,无感觉障碍,未见周围神经粗大.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
瘤型麻风伴多形性腺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田某,男,61岁,农民,因左面颊肿物2年,臀部结节半年,全身泛发丘疹、结节2月,于2010年6月1日入院.患者2年前左面颊起小包块,渐增大,半年前臀部出现绿豆大小丘疹,偶有瘙痒,未予治疗,4月后颜面部、躯干、四肢渐起小结节及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近2月来皮疹遍及全身.患者曾多次在当地县医院就诊,均未能明确诊断,亦未正规治疗.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质差,否认麻风接触史.
-
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1例
患者男,16岁。全身皮肤棕黄色丘疹、结节4年,近一年来曾在当地诊所按“湿疹、银屑病等”予强的松等药物(强的松剂量从每天10 mg到30 mg不等)治疗。近2周停用强的松后于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及红色斑片、结节、水疱、脓疱、破溃。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皮突变平;真皮血管、附件周围大量泡沫细胞,大空泡团灶性浸润,淋巴细胞量少,皮肤附件减少。抗酸染色:5+(部分杆状,部分粒状),浸润面积:6/10。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5+)~(6+)。诊断: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
-
云阳县基层医务人员麻风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加强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麻风病健康教育,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从而做到麻风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畸残的发生。方法抽取1995~2015年有麻风病乡镇的部分医务人员,在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次健康教育前调查60人,知晓9人,知晓率为15.00%;健康教育后调查62人,知晓37人,知晓率为59.68%,调查前后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4,P<0.01);健康教育后,除第①、⑧、⑨题外,其他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对早期发现麻风病、控制其传染源、减少畸残发生及消除、消灭麻风病意义重大。
-
瘤型麻风1例
患者男,44岁.躯干、四肢红色丘疹、斑块5年.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红色丘疹、斑块.皮损处温觉障碍,无明显眉毛脱落及浅表神经粗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内见由泡沫样细胞构成的结节状浸润,与表皮间有无浸润带.抗酸染色找到大量抗酸杆菌(4+).诊断:瘤型麻风.
-
瘤型麻风1例
患者女,24岁,面部浮肿8月,身起结节7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至脂肪层可见大量组织细胞为主的肉芽肿,内有多量泡沫细胞.病理切片抗酸染色发现大量抗酸菌,诊断为瘤型麻风.应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
瘤型麻风病1例
患者男,37岁.面部、躯干、四肢起红斑、结节4年,双侧眉睫毛脱落,下肢皮肤麻木3年.眉弓及其下结节组织液涂片查见大量抗酸杆菌,病理检查提示麻风病,确诊后转当地防疫站治疗.
-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误诊1例
患者女,26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前额、面颊和四肢出现米粒、黄豆大小不等结节,质硬,个别融合,无疼痛和瘙痒.躯干见甲盖大小、类圆形、散在性红斑,无痛瘁.曾被误诊为多种疾病并予以相应治疗,疗效不佳.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层血管、汗腺和神经周围组织细胞浸润,部分细胞泡沫样变,抗酸染色查见抗酸杆菌(+).诊断: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
-
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误诊为脂膜炎1例
患者男,42岁.全身皮肤结节1年半,加重伴发热2周.曾以脂膜炎治疗无效.双侧眉毛外1/3稀疏,躯干及四肢泛发鲜红或暗红色结节,两侧腓总神经增粗.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3+)~(4+).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表皮下可见一狭窄的无浸润带,真皮全层及皮下组织均可见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有脓肿及坏死,可见大量泡沫细胞,皮下组织有脂膜炎样改变及血管炎改变.诊断:①瘤型麻风,②Ⅱ型麻风反应.
-
Ⅱ型麻风反应误诊误治1例
报告1例误诊长达2年的瘤型麻风合并Ⅱ型麻风反应病例.患者女,32岁.面部和四肢反复出现痛性红斑、结节,伴有发热、左前臂疼痛2年.曾诊断为变应性血管炎和结节性血管炎,口服甲泼尼龙片和10%碘化钾溶液后好转,停用后病情反跳.体检:T 38.2℃,双侧眉毛全部脱落.左侧前臂屈侧正中部压痛明显,伸侧温度觉丧失.面部、双上肢和双下肢对称分布多发新旧不一的水肿性红斑、结节,压痛明显.诊断:瘤型麻风,Ⅱ型麻风反应.
-
一例麻风病误诊原因分析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各地麻风病患病率均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控制指标[1].随着新发现麻风病病人数大幅度下降,但新病人病期没有减少,反而普遍延长,还多次出现反复被误诊的情况,因麻风病早期症状通常不典型,常常与皮肤、神经系统疾病相混淆,极易误诊、漏诊,延误疾病的佳治疗时机,甚至导致不可逆性畸残,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严重身体和心理伤害.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麻风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早期、正确的治疗,降低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