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效果分析

    作者:史林凤;王扣英;陈红菊

    目的:探讨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对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作用。方法选择工作3年以下的年轻护士62名,观察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后,年轻护士三基理论、三基操作、专科操作考核合格率以及专项“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结果的变化。结果优化培训前三基理论、三基操作、专科操作合格率分别为61.29%,70.97%,74.19%,优化培训12个月后分别为85.48%,91.94%,90.32%,优化培训前后各项操作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93,7.687,4.476;P<0.05)。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后3个月专项“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平均成绩为(78.56±1.23)分、6个月为(82.22±2.13)分、12个月为(89.25±1.65)分,培训后6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27,P=0.000),培训后12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28,P=0.000),培训后12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28,P=0.000)。结论切实有效的临床工作能力培训与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 引入量化考核机制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阮红;李建媛;杨军红

    1 服务创新1.1 营造服务优势我院树立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为了患者的一切"的服务宗旨和行为准则,门诊设导医,规范岗位职责并自觉落实,妥善指导患者就诊,减少就诊时间,使患者得到周到、方便、快捷的诊治服务.在急诊120急救中心设绿衣接诊队,每天24 h全天候服务,做到平诊有人指引,急诊有人送,手续有人办;入院有人送,检查有人陪,标本有人送,会诊单有人送,维修器械有人送,在临床活动中,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护士,使护士能够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护士还给患者,多接近患者,主动为患者服务及时满足患者的要求,增进了护患的关系,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使患者以家的感觉,已成为每个护理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终生目标,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确保医护工作的安全.

  • 综合能力测评方法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作者:倪水芹;李昱

    目的 探讨有效的综合能力测评方法 ,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方法 对2005年4月至2006年2月的80名实习护生进行进院时摸底测评、出科测评、平时表现测评、实习结束测评,于实习结束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由护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护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理论测评和技能操作测评.结果 本组实习结束时自我评价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实习护生18项能力中有16项有明显提高;护理理论、技能操作测评合格率分别为97.50%、98.75%.结论 综合能力测评方法 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作者:郑智;侯淑肖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为制定临床护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0名临床护理教师和85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教师和护生均认为,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需要提高,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能力"和"临床工作能力"则比较好.结论 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应重点加强临床护理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 新护士基础专业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潘锋;沈杰

    目的 了解毕业后在临床工作1年的新护士对基础专业能力的掌握情况,发现薄弱之处,使各项能力尽快达到临床所需要的水平.方法 采用修改版"护士连续能力评估表"对40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新护士在"知识的主体"和"知识的应用"两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结论 医院管理者、带教老师和新护士几方面应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 护理专业不同层次毕业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迪成;黄惟清;王富珍;苗音

    在护理教育进行层次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为明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并进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对北京7所三级甲等医院就不同学历层次护理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实用型初等护理人才",应着重培养学生实施护理计划的12种能力;护理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实用型中等护理人才",应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整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及一定的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和社区护理能力;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高等护理人才",应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加强社区护理、基础护理教学、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能力的培养.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

    作者:陶凤瑛;金依群;郁永珍;何方;顾文英

    目的:探索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选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及PANSS量表,两组进行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除PANSS量表中的阳性症状评分无差异外,其余的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 3年规范化培训考核在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作者:朱珑;张克英

    目的 通过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为全面提高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设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组为120名入职经过岗前培训后即纳入3年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设置严格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考核体系;对照组为120名入职经过岗前培训后即到科室轮转1年工作的护士.分别对两组护士3年后的临床决策与应急能力、操作技能、沟通能力、人文修养、健康宣教、临床护理评估及书写护理文书能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士经过3年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决策与应急能力、操作技能、沟通能力、人文修养、健康宣教及临床护理评估能力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分数为(90.68±2.71)分,对照组为(85.50±2.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年规范化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职业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效链接,在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 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梁陶媛;高小雁;董秀丽;沈杰;王志稳

    目的 通过专家问卷咨询和调查,构建适用于我国骨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前期文献检索法和专家访谈,初步形成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和条目初稿,之后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山西、四川等6省市三级医院中,从事骨科临床护理、骨科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研究等方面的专家,依据德尔菲法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调查和探讨,整合专家建议,终构建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各级指标条目的内容.结果 运用以上研究方法,终确立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6个维度的核心能力,既一级指标,其中包括专业态度、专业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在该体系中的6个一级指标条目下包括21个二级指标条目和65个三级指标条目.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0.90、0.94,专家权威系数0.87、0.86,协调系数为0.247~0.263.通过数据显示专家对指标条目的意见趋于一致且对所设置的指标条目认同程度高.结论 通过一系列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骨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以为骨科专科护士的考核、评价提供全面的、可量化的指标,并对今后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有指导意义.

  • 服用莫达非尼对雷达作业人员夜间作业能力的影响

    作者:ZHAN Hao;JING Bai-sheng;郭华;赵安东;齐颖;李艾红;李侠

    目的 观察服用莫达非尼对雷达作业人员夜班作业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值夜班(0:00~8:00)的20名男性雷达作业人员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莫达非尼组和安慰剂组(每组n=10).于夜间2:00口服莫达非尼200 mg或安慰剂.在夜班前、后分别进行计算机模拟雷达信号及跟踪目标识别绩效、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FF)和数字划消成绩测试,夜班工作中对心电、心率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结果安慰剂组夜班后的CFF值(29.64±1.46)较夜班前(30.94±1.88)明显下降(t=5.87,P<0.01);莫达非尼组夜班后的CFF值(31.65±1.49)和数字划消总数(100.50±12.57)分别较夜班前(CFF值为29.85±2.65,数字划消总数为88.50±12.70)明显升高(t=5.94、14.54,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莫达非尼组夜班后的数字划消总数和CFF值明显提高(t=2.70、2.73,P<0.05);莫达非尼组的心率、标化低频功率、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增高,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标化高频功率和总功率降低,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和极低频功率明显降低(t=2.41、2.37,P<0.05). 结论夜班作业时口服常规单剂量莫达非尼具有明显提高雷达操作能力和抗疲劳的效果.

  • 仪表飞行时直升机飞行员脑力负荷的主观评价

    作者:姚永杰;常耀明;吴兴裕;孙喜庆

    目的 脑力工作超负荷可影响人的工作绩效并威胁飞行安全;大部分飞行事故发生在脑力工作负荷强度大的起飞、仪表或手动进近和着陆阶段,而且多是由人为差错引起.因此,为提高飞行作业绩效,维护飞行安全,测量和评定飞行员空中脑力工作负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直升机飞行员仪表飞行时的脑力负荷变化.方法 采用修改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评价量表,对15名直升机飞行员仪表飞行时不同阶段的脑力负荷进行了主观评价;对总脑力负荷评价值和飞行小时数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在起飞爬升阶段、巡航平飞阶段、下滑着陆阶段飞行员的总脑力负荷值分别为34.46±17.25、32.11±13.11和53.95±17.76.下滑着陆阶段飞行员的总脑力负荷值显著高于起飞爬升阶段和巡航平飞阶段的总脑力负荷值(F=25.767,P<0.01).3个阶段的总脑力负荷的评价值均与飞行小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在起飞爬升阶段,总脑力负荷的评价值与飞行小时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总脑力负荷评价值=42.20-0.012 03×飞行小时数(r=-0.810,P<0.01);在巡航平飞阶段,线性回归方程为:总脑力负荷评价值=38-51-0.006 04×飞行小时数(r=-0.535,P<0.05).在下滑着陆阶段,线性回归方程为:总脑力负荷评价值=62.57-0.008 14×飞行小时数(r=-0.532,P<0.05).结论 军用直升机飞行员仪表飞行时总脑力负荷的评价值与飞行小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在下滑着陆阶段脑力负荷大.

  • 应用NASA-TLX量表与心率变异性指标评价女飞行学员脑力负荷的研究

    作者:黄杨森;程耀萍;王艳微;宋春杨;罗正学;常耀明

    目的 比较女飞行学员在不同任务状态、不同飞行阶段中 NASA 任务负荷指数(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task load index ,NASA-TLX)量表评分、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多个指标的差异 ,初步探讨女性在飞行活动中的脑力负荷变化特点. 方法 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选取某飞行学校女飞行学员20人 ,在她们接受理论培训时用KFI生理参数记录仪采集数据作为比较基线 ,并采集其在模拟飞行和实际飞行任务前起飞、近进和着陆时的ECG数据 ,对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并对各阶段间变化趋势进行 Spearman非参数等级相关性检验.结果 18名受试者的NASA-TLX得分和10名受试者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数据为有效数据.①任务类型因素主效应的对比中 ,18名女飞行学员NASA-TLX量表得分在不同任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 .294 , P<0 .01) ,模拟飞行任务(49 .47 ± 22 .69)及实际飞行任务时的得分(49 .68 ± 16 .85)均高于基线状态(30 .85 ± 13 .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506 、3 .547 , P<0 .05) . 10名女飞行学员心率在不同任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 .615 , P<0 .01) ,模拟飞行任务及实际飞行任务时的平均心率[(84 .70 ± 6 .89)、(87 .73 ± 8 .79)次/min]高于基线状态[(73 .70 ± 6 .15)次/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 .029 、5 .137 , P<0 .05) .②在着陆阶段 ,18名女飞行学员模拟飞行任务与实际飞行任务中的NASA-TLX量表得分(60 .54 ± 21 .05 、61 .70 ± 13 .15)均高于基线状态(30 .85 ± 13 .9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506 、3 .547 , P<0 .05) .着陆阶段10名女飞行学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的标准化低频成分(normalized unit low frequency ,LFnu) 、标准化高频成分(normalized unit high frequency ,HFnu) 、低频(low frequency ,LF)/高频(high frequency ,HF)比值(LF/HF)在不同类型任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 .015~12 .275 , P<0 .01) ;模拟飞行及实际飞行时 LFnu [(90 .88 ± 4 .44 )%、(77 .22 ± 12.04)% ]均高于基线状态[(63.75±16.87)% ,t=4.957、2.462,P<0.05],HFnu[(9.11±4.52)%、(22 .78 ± 12 .04 )% ]低于基线状态[(36 .25 ± 16 .87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 .955 、2 .460 , P<0 .05) ;模拟飞行时LF/HF(13 .51 ± 9 .51)高于基线状态(2 .40 ± 1 .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088 , P<0 .05).③在模拟飞行和实际飞行任务中 ,18名女飞行学员NASA-TLX量表得分随飞行阶段的变化呈上升趋势(ρ=0 .328 、0 .537 , P<0 .01) ;10名女飞行学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LFnu 、LF/HF随飞行阶段变化有上升趋势(ρ= 0 .450~0 .631 , P<0 .01 ) ,HFnu随飞行阶段变化有下降趋势(ρ=-0 .631 、-0 .450 , P<0 .01) . 结论 女飞行学员在飞行任务中的脑力负荷状态较基线状态显著升高 ,且在飞行的着陆阶段较飞行前显著升高 ;女飞行学员在模拟飞行训练任务和实际飞行训练任务中的脑力负荷状态基本一致.

  • 模拟舰载机着舰反向操作对脑力负荷的影响

    作者:李文斌;马进;谢小萍;李蓉;苏玉婷;常耀明;姚永杰

    目的 比较受试者在完成简单模拟舰载机着舰时飞行员“反区操作”的反向目标追踪任务与正向目标追踪任务中NASA任务负荷指数(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task load index,NASA-TLX)量表评分、绩效指标及心电指标的差异,初步探讨“反区操作”对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影响以及影响负荷的因素. 方法 25名男性志愿者参加正向、反向两种方向及两种难度的目标追踪任务.在任务开始前的静息期间、各项任务期间以及所有任务结束后的静息期间记录受试者心电信号,同时反馈每项任务的成绩;在每项任务之后让受试者填写NASA-TLX量表.NASA-TLX量表评分、绩效指标采用2×2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心电指标采用Friedman M检验,并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 受试者反向追踪任务的NASA-TLX量表评分、平均追踪距离均高于正向追踪任务时(F=21.70、16.14,P<0.05),且以反向双任务时评分高(F=6.67,P<0.05);受试者心率也有相应的变化(χ2 =34.87,P<0.05),但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反向操作时的脑力负荷比正向操作时大;当需要处理的信息较多时,反向操作对脑力负荷的影响更大.脑力需求、生理需求和受挫程度是反向操作高脑力负荷主要影响因素.

  • 飞行人员用药对工作能力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初探

    作者:詹皓

    目的 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飞行人员用药对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资料,提出用药对飞行工作能力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综述和论著. 资料引用论文及综述36篇,专著4本.资料综合 基于用药对飞行工作能力影响的研究文献作者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结论 初步提出了飞行人员用药对工作能力影响的基本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制定飞行人员合理用药方案、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现代航线飞行员选拔进展——基于机组资源管理技能测验的飞行员选拔研究

    作者:游旭群;顾祥华;李瑛;杨仕云;赵晓妮;晏碧华

    目的 综述机组资源管理(CRM)与航线飞行员CRM技能测验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近15年相关文献报道. 资料引用 国内外相关文献23篇.资料综合 对航线飞行员选拔模式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代航线驾驶舱工作特性和CRM的重要性,评述了CRM技能测验在当前航线飞行员选拔中的运用. 结论 未来的航线飞行员选拔只有逐渐向选拔与训练、预测与评估一体化方向发展,才能真正有效解决飞行员选拔预测的准确性和选拔与训练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在根本上确保航线飞行员安全作业的可靠性.

  • 飞行人员合理用药飞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作者:詹皓

    目的 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飞行人员合理用药飞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资料,提出相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综述和专著.资料引用论文及综述66篇,专著6部.资料综合 基于飞行人员合理用药对飞行工作能力影响评价的研究文献作者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结论 提出了军事飞行人员合理用药飞行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制定飞行人员合理用药方案、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静态肌力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肖国兵;雷玲;DEMPSEY Patrick G;陆蓓蓓;梁友信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的部分人体测量学参数及其静态肌力,探讨静态肌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93名工人、行政人员和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6例、女47例;测量其手握力、臂提举力、肩提举力和腰拉力.结果静态肌力测试结果表明,男性平均左手握力、右手握力、臂提举力、肩提举力和腰拉力分别为(42.07±7.20)、(43.92±7.14)、(26.79±4.64)、(33.79±6.88)、(88.56±17.98)kg,而女性则分别为(21.29±5.09)、(23.26±5.47)、(13.29±3.37)、(18.52±4.01)、(41.06±12.04)kg;女性各种肌力均小于男性,约为男性的50%.年龄比较可见,各种肌力以40~岁组较高.性别和体重与静态肌力存在明显相关.以体重为校正参数,可见各组握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男性工人腰拉力>大学生>行政人员,年龄间比较见相对肌力除腰拉力各年龄组有所不同外,其他肌力各年龄组相似.结论以体重为自变量,可建立肌力预测方程.相对肌力的计算可消除体重等肌力的干扰.

  • 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量表的编制

    作者:张磊;王治明;王绵珍;兰亚佳;黄春萍

    目的 建立综合评价工作能力的测量工具--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 Index, CWAI)量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厂198名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工作能力理论模式为基础,根据量表编制的标准方法,采用项目区分度分析、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方法筛选CWAI量表条目.结果 CWAI量表属于自评式工作能力评价量表,共包括5个项目,涉及工作能力总体评价、生理状态(如现患疾病及其影响)、心理状态(如工作满意度、精神状态等)、社会功能状态(如社会支持、社会适应等)、工作能力预测等方面的信息,所有项目的 累计得分即为CWAI.CWAI是评价工作能力的依据.结论 CWAI量表结构较清晰、稳定,与预期理论结构相吻合,但在实际应用前尚需进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 20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综合工作能力研究

    作者:柯典闪;俞烜华;王燕;任新颖;叶洪江;李忆农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疾病活动性与综合工作能力(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CWA)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组)206例及正常对照组206例的CWA进行测评,同时计算观察对象的Bath强直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强直性脊柱炎整体指数(BAS-G),并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①AS组CWA指数(comprehensive work ability index,CWAI)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2.5±8.6 vs 55.1±6.9(P<0.01);②AS组SAS和SDS值超过正常对照组(66.1±9.3)分vs(45.4±7)分(P<0.05);(61.8±11.4)分vs (41.9±8.3)分(P<0.05);③AS疾病活动指数( BASDAI,BASFI,BAS-AG)和CWAI呈负相关(r=-0.326、-0.407、-0.371,P<0.05);④AS组的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SDS值和SAS值)和CWAI呈负相关(r=-0.296、 -0.249,均P<0.05).结论 AS患者的CWA下降,CWA下降与疾病活动、焦虑及抑郁相关.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现况调查

    作者:张晓盈;段天娇;穆荣;楼放;李春;王秀茹;安媛;周云杉;李晓峰;王莉枝;王彩虹;王永福;杨荣;王国春;卢昕;朱平;陈丽娜;刘金婷;靳洪涛;刘湘源;孙琳;魏平;王俊洋;陈海英;崔刘福;舒荣;刘白鹭;张卓莉;李光韬;李振彬;杨静;李俊芳;贾彬;张风肖;陶杰梅;韩淑玲;林金盈;韦美秋;刘晓敏;柯丹;胡绍先;叶丛;杨岫岩;李昊;黄慈波;高明;赖蓓;李兴福;宋立军;王轶;王晓元;苏茵;栗占国

    目的 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我国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全国21家甲等医院风湿病专科737例RA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工作能力相关信息,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职业、RA对患者工作的影响及目前经济状况.一般资料采用描述分析,2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RA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737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女性患者发病[(44±14)岁]早于男性患者[(53±13)岁].患者因RA出现工作能力障碍占35.2%,其中病退者占8.0%,减少工作量者占24.8%,更换工作者占2.4%,RA患者工作无变化者占33.8%,患病时已退休的患者占20.8%.分析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影响因素,体力劳动者较脑力劳动者出现工作能力障碍更为明显(X2=20.497,P<0.01),低学历者(X215.362,P<0.01)以及健康评定量表(HAQ)评分高的患者(X2=7.511,P=-0.004)工作能力障碍发生情况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学历、发病年龄大、体力劳动和HAQ评分高为患者工作能力障碍的正相关因素.收入低的患者(X2=31.882,P<0.01)以及自费方式支付医疗费用者(X2=6.903,P=0.006)也易出现工作能力障碍.结论 RA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低学历、发病年龄大、体力劳动、HAQ评分高、收入低以及自费方式支付医疗费用者更易出现工作能力障碍.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