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疗方法比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对青春期无排卵功血患者治疗原则是药物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及恢复排卵功能.现将诊治体会做如下报告.
-
达英-35用于无排卵性功血的止血治疗
无排卵性功血发病率高,止血方法复杂.我院用新一代口服避孕药--达英-35用于无排卵功血的止血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相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子宫出血.此病可分为有排卵功血及无排卵功血两种.无排卵功能血较常见,约占功血患者70%~80%,有排卵功血则占功血患者20%~30%[1].无排卵功血常见于青春期与围绝经期.1 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其机制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发育成熟,无正常月经周期中期雌二醇(E2)峰值,在周期中睾酮、雄烯二酮和LH的水平均高于有排卵周期.因此,对此类患者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睾酮、雄烯二酮及LH均高于有排卵周期的妇女,而E2无峰值可见.对这些激素的测定,有助于无排卵青春期功血的诊断.对少女不规则阴道流血所致的贫血,首先应排除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笔者曾遇1例13岁少女因出血致贫血,夜间值班医生拟诊为功血收住院,次晨查房进一步询问病史,患者在出血前曾服用氯霉素一周,后经血液科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体温(BBT)在无排卵功血呈单相,此项自我监测简便易行,但常受一些外界因素干扰,故不能作为唯一诊断的指标.
-
无排卵功血子宫内膜生长修复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在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同.本文就子宫内膜生长修复在分子水平研究取得的进展加以综述.
-
宫血饮对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无排卵功血的机制.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无排卵功血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无排卵功血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在腺上皮表面绒毛、细胞质内细胞器、基膜及间质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结论:无排卵功血患者子宫内膜超微结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补肾活血中药能够改善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线粒体水肿及空泡变,改善间质细胞泡沫样变,促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加速内膜脱落与修复,对无排卵功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宫血立停冲剂止血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宫血立停冲剂止血作用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观察无排卵功血出血期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宫血立停冲剂)30例,对照组(宫血宁胶囊)29例,用单盲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宫血立停冲剂治疗无排卵功血止血疗效显著.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纤维蛋白原(FIB)、6-酮-前列腺素PGF1α(6-K-PGF1α)、凝血三项(PT、 APTT、 TT)比治疗前降低(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幅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体积分布幅度(P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栓素B2(TXB2)比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宫血立停冲剂治疗无排卵功血止血疗效显著,其止血机理可能为:提高血小板的聚集粘附能力,改变患者的凝血机制,使止血成为可能;调节前列腺素类物质的释放从而加强子宫收缩,促进纤溶活性,使坏死子宫内膜脱落排出止血.
-
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无排卵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和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无排卵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住院的无排卵功血患者随机分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组(20例)和口服左炔诺孕酮组(18例),对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月经情况,贫血情况(血红蛋白),经前子宫内膜的厚度,激素情况,治疗后患者的满意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经前子宫内膜变薄,血红蛋白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宫内缓释系统组的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口服左炔诺孕酮组雌二醇水平(E2)降低,孕酮(P)水平升高.两组比较,宫内缓释系统组治疗满意度较口服组高.结论: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口服左炔诺孕酮都有明显的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效果,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较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效果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42例病例均由妇科明确诊断无排卵性功血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90.48%,未见不良反应.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3个月,临床复发率及伴随症状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 <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无排卵性功血有明显优势.
-
补肾固冲汤治疗肾虚血瘀型无排卵功血60例
目的 观察补肾固冲汤(自拟)治疗肾虚血瘀型无排卵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肾虚血瘀型无排卵功血患者,采用补肾固冲汤治疗,每日一剂,4周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二个疗程,月经期不停药.结果 临床观察60例,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 治疗无排卵功血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
无排卵型功血子宫内膜微环境的研究概况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妇科疾病,其中无排卵型占70%~80%.无排卵型功血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的观点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调、宫内膜螺旋小动脉异常、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异常、营养失调、心理因素等有关.研究表明,无排卵型功血是在激素调节下,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2].笔者试从子宫内膜血管舒缩及形成、基质崩解与修复、纤溶平衡等角度分析其出血的机制.
-
人无排卵功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ADUB EEC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电镜、MTT、磁酶免及免疫组化等方法了解ADUB EEC的超微结构、生长曲线、CA125分泌及PCNA、ER、PR表达情况,并与在体ADUB子宫内膜组织及培养的正常EEC进行比较.结果 体外培养的ADUB EEC基本保留了体内的结构特征,体外增生水平低,分泌异常.结论 原代培养的ADUB EEC为研究无排卵功血发病机制及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
人无排卵功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培养无排卵功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以使其可作为无排卵功血的体外实验模型之一.方法:在取材、培养条件和细胞纯化等方面对EEC原代培养的方法作了改进.结果:培养成活率:无排卵型功血EEC与正常增殖期EEC相比无差异;单纯性增生过长EEC高于增生期样EEC.结论:.通过改进培养方法,克服了污染、纯化及细胞数少等问题,成功分离培养了无排卵型功血EEC,为研究无排卵功血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工具.
-
无排卵功血子宫内膜生长修复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随着子宫内膜在生理病理过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本文将就子宫内膜生长修复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将得到的结果给相关人士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