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吴云文;于锋;王海涛;颜永毅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分析2013年1月~2015年5月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0例分为4组,每组30例,第1组患者仅予以抗炎和促分泌物排出等药物治疗,第2组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术结合上述药物治疗,第3组患者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第4组患者在第3组同样操作的基础上结合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第1、2组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及复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第3、4组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腺样体切除术可以缩短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能减低治疗后复发率.

  • 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对相关疾病转归的影响

    作者:王耀洪;朱锦洲;吴道林;江全胜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对住院行腺样体切除术的68例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儿经切除肥大的腺样体,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腺样体肥大较易成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发病的基础因素.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及鼾症有效、安全的方法.

  • 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

    作者:田君海;路虹;刘艳梅;孙长春;薛海涛;孟文霞;陆申明

    目的通过检测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of effusion,OME)鼓室积液中是否存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及其与血清ECP的关系,探讨OME与变态反应关系.方法选取31例OME患者,利用Uni-CAP-100型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分别测量鼓室积液及血清EC P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1例OME患者鼓室积液均检测到EC P,明显升高者9例,占28.1%.血清EC P浓度均小于正常值.鼓室积液ECP与血清ECP无相关性(spea rman相关,P=0.4209).结论 ECP存在于OME的鼓室积液中,某些OME是中耳局限性变态反应炎性过程.

  • 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运华;李梅生;董明敏

    目的 观察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2年4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2011年6月~2012年l0月入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符合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的患者109例纳入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54例,对照组为55例,实验组采用鼓膜切开置管加药物灌注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对照组采用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12个月时耳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检测,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的峰压值、静态声顺值;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达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65.4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静态声顺值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12个月后的言语频率平均听阈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鼓膜切开置管加药物灌注治疗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

  • 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段卫红;万世恒;陈静华;管志伟;达瑞;周美英

    目的 探索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方法 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3例(78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鼻内镜下,对31例(3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咽鼓管置管术,留管并反复注药治疗;对照组:对32例(40耳)患者使用传统的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6~9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16耳,占42.1%,好转18耳,占47.4%,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治愈8耳,占20.0%,好转21耳,占52.5%,总有效率72.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是在直视下操作,通过咽鼓管的自然通道插入导管,不仅避免了损伤鼓膜,也避免了咽鼓管吹张的重复操作,为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提供了一个良好途径.

  • 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田佳新;闫宏岭;乔小良;王荣新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不伴有急性中耳炎症状与体征的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现临床上大多采用药物、鼓室穿刺注药、鼓膜置管等治疗,但后两者又有继发感染,鼓膜及鼓室硬化等并发症,故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口服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1],我科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鼻喷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胡文良;孙学威;李玲香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引起听力障碍及言语发育迟缓的常见疾病,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病因复杂,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等可能是导致儿童OME主要原因[1,2].目前发现腺样体肥大除引起鼻堵、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外,也可以导致OME反复发作.目前以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包括鼓膜穿刺术、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穿刺术、鼓膜置管术等.本文通过对一部分OME患儿病例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手术方式对儿童OME转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与咽鼓管圆枕形态的相关性

    作者:田佳新;王军;王荣新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ary otitis media,SOM)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咽鼓管功能不良是基本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观察SOM患儿鼻咽部咽鼓管圆枕形态,分析咽鼓管功能不良形成原因,探讨SOM患儿发病相关性,为临床采用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05-01 ~2013-08-30在北京同仁医院进行腺样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加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1 65例,随机分为两组:有耳部症状者86例,入选标准为局部查体鼓膜颜色晦暗或者发黄,内陷明显,光锥消失,有液平面或者有明显气液平面或者气泡;纯音听力测试提示传导性聋,声导抗检查提示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者C型.

  • 腺样体肥大儿童伴变应性鼻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

    作者:闫宏岭;田佳新;葛玥铭;陈丽君;周雪冰

    分泌性中耳炎影响患儿听力,甚至影响语言、交流能力发育[1],若不能进行合理治疗,可能会造成儿童听力障碍以及言语与治疗发育不良.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该疾病与儿童腺样体肥大以及变应性鼻炎存在一定关系.本文选择我院曾接收的存在腺样体肥大病史的患儿500例,对其变应性鼻炎、咽鼓管功能不良以及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进行分析.

  • 自动咽鼓管吹张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周珍;倪海峰;李勇;江波;曹晓林;马志祺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负压或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特别是儿童SOM对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早期儿童SOM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咽鼓管吹张法,但该方法患儿难以配合常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我科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使用自动咽鼓管吹张器联合药物对比波氏球咽鼓管吹张联合药物治疗儿童SOM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耳内镜下钬激光鼓膜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孙小燕;毛庆杰;宗建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1]。本病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常见方法有药物治疗、咽鼓管通气、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及鼓膜置管等。上述方法的主要弊端是需要反复鼓膜穿刺、通气管脱落、置管时间长所致感染及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穿孔不愈合、鼓膜硬化和胆脂瘤形成等并发症。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耳内镜钬激光鼓膜造孔治疗SOM,疗效报道如下。

  •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的测定

    作者:秦彩虹;赵守琴;李洁;王阳;杨琳;任冉

    目的:检测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COME)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中表达水平,探讨COME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流式微球分析法检测30例(48耳)COME患者中耳积液、外周血浆及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浆中I L-17的表达水平。结果 I L-17在中耳积液中含量显著高于同组患者外周血浆中含量(P<0.05),而后者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含量(P<0.05)。结论 IL-17作为重要的免疫介质可能与COME的慢性持续状态有关。

  • 局麻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关兵;王莹;徐丽;曹武;戴炳译

    目的:探讨局麻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0例(24耳),于门诊局麻下,结合鼻内镜经鼻腔径路行咽鼓管咽口球囊扩张,并行鼓膜置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拔出T型管。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8例患者耳闷塞感、听物朦胧感症状明显减轻,未再出现鼓室内积液。2例术后仍有耳内闷胀及听力下降,耳内镜检查示鼓室积液未吸收,再次置入T型通气管后症状改善。结论局麻下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加鼓膜置管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对于改善咽鼓管功能方法安全可行,并发症极小,是一种微创的新方法。

  • 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的毗邻关系及其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

    作者:杨柳;孙文锴;蔡蕾;田滢

    目的观察腺样体肥大儿童的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的毗邻关系,探讨其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方法144例腺样体肥大(或同时扁桃体肥大)70°鼻内镜下行等离子消融术患儿,术中观察并记录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的毗邻关系,并将其分为Ⅰ、Ⅱ、Ⅲ共3型;比较3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腺样体重度肥大(A/N比值是否大于0.7)的发生率并计算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23.6%;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的毗邻关系及合并分泌性中耳炎,Ⅰ型3例(9.1%,3/33)、Ⅱ型10例(16.9%,10/59)、Ⅲ型21例(40.4%,21/52),Ⅰ型与Ⅱ型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077,P=0.299),Ⅰ型与Ⅲ型有显著性差异(χ2=9.757,P=0.002),Ⅱ型与Ⅲ型有显著性差异(χ2 =7.542,P=0.006);Ⅰ型和Ⅱ型组腺样体A/N>0.7之和为34.9%,三型组A/N>0.7为82.2%,Ⅰ型及Ⅱ型腺样体重度肥大率之和与Ⅲ型有显著性差异(χ2=30.556,P=0.000)。结论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毗邻关系及腺样体的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有显著相关性。

  • 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许凤山;刘忠钰;王荣华;谢栋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视频下,自咽鼓管咽口插入胶管并留置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在鼻内镜视频系统下,经咽鼓管咽口插入鼓室腔,外侧端固定于面颊部,定期抽液,冲洗、注药,痊愈后观察10天拔管.结果 21耳均插管顺利,无不良反应.其中18耳一次插管治愈,占85.7%,3耳经2次插管治愈,占14.3%.总治愈率100%.结论 通过鼻咽部咽鼓管置管术,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无明显后遗症,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理想选择.

  • 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比较

    作者:李翠娥;陶泽璋;周涛;常伟

    目的 探讨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3月~2006年3月诊治的84例(104耳)儿童和41例(53耳)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病因、病程、首发症状和听力受损特征的异同.结果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平均病程较成人短,病因以腺样体肥大和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痛,其次为听力下降;成人患者病程较长,病因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鼻咽部新生物为主,首诊原因多为听力下降,其次为耳闷.儿童与成人患者都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2、4、8 kHz为主.结论 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病因、病程及首发症状等方面有所不同,且儿童患者可造成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应及早诊治.

  • 逆行咽鼓管插管盐酸氨溴索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冯炜;孙汝山;郭丹;原薇

    目的 探讨咽鼓管逆行插管行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17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逆行经咽鼓管插管,37℃生理盐水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鼓室注药并留置.观察耳闷、耳鸣症状,鼓膜像,语频区听力恢复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全部病例178耳经1~3次治疗后,治愈119耳(66.9%),有效30耳(16.9%),无效29耳(16.3%),治愈率66.9%,总有效率83.7%.病史小于半年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病史大于半年者,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愈率和有效率逐渐降低.结论 逆行咽鼓管插管行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 内毒素诱导的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

    作者:李希平;牟文清;赵守琴;戴海江;刘仲燕

    目的 建立内毒素诱导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动物模型,观察其动态病理改变,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54只健康的SD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50 g~300 g.均以右耳为实验耳,左耳作正常对照.其中50只作光镜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脂多糖组,30只)及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0只).分别经听泡注入来源于绿脓杆菌的内毒素主要提取物一脂多糖35 μl和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后6小时、1天、3天、7天及14天各处死6只、4只大鼠取听泡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中耳黏膜各时间段的病理变化.另4只大鼠扫描电镜观察.各取2只右耳经听泡分别注入脂多糖35μl及生理盐水35μl,分别于3天及14天处死两组大鼠各1只,扫描电镜下观察咽鼓管鼓口处听泡黏膜黏液纤毛运输系统的超微改变.结果 光镜下脂多糖组术后6小时中耳黏膜上皮下间隙增厚,1天时增厚更显著并见炎性细胞浸润,中耳腔可见炎性细胞渗出.3天时上述改变达高峰.7天时仅见上皮下间隙增厚,且明显减轻.14天时基本恢复正常.柱状纤毛上皮区1天、3天可见纤毛部分消失,杯状细胞明显增生.咽鼓管内柱状纤毛上皮病变尤重,但上皮下间隙增厚不著.生理盐水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扫描电镜可见脂多糖组3天时纤毛倒伏,脱落、集结成束;生理盐水组未见异常.结论 听泡注入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SOM成功率高,其病理改变3天达高峰,14天基本恢复.

  • 长期低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付涛;祝威;汪欣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35例(60耳)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18例,31耳)与对照组(17例,29耳),两组患者同时给0.5%麻黄碱滴鼻,波氏球咽鼓管吹张2周,阿奇霉素组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开始3天每天1次,以后每周2次,疗程为8周;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25 mg/kg,3次/日,疗程为2周.8周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阿奇霉素组的治疗有效愈率为80.64%,显著高于对照组44.83%(P<0.01);治疗后阿奇霉素组听阈为(18.55±4.52)dB,显著好于对照组[(27.48±7.27)dB,P<0.01].结论 长期低剂量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好.

  •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腺样体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作者:张淑君;刘卫卫;岳卓立;尹桂茹

    目的 探讨儿童肥大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与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10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腺样体组织(72例中耳炎发作次数大于3次,34例中耳炎发作次数少于等于3次)及30例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腺样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各组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及CD4+/CD8+值,统计分析三组之间是否有差别.结果 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炎发作次数大于3次)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细胞数及CD4+/CD8+分别为41.9±9.07,20.45±7.08,2.10±0.17;较非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中耳炎发作次数少于等于3次)17.4±6.85,13.02±5.88,1.33±0.11及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无中耳炎病史)16.3±8.21,11.15±5.71,1.39±0.1 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D4+细胞数明显多于CD8+细胞数;非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的表达及CD4+/CD8+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234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