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降糖药联合行为干预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研究

    作者:朱颖;王莹;王彬

    目的 验证降糖药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联合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10%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二甲双胍(750 mg/d)联合行为干预组(以下简称A组,32例);二甲双胍(750 mg/d)组(以下简称B组,32例);行为干预联合安慰剂组(以下简称C组,32例);安慰剂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32例);治疗观察期均为12周.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I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胰岛素、IRI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行为干预单一或联合治疗均能有效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代谢综合征,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的疗效好.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诱发模式感觉门控P50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西俊;娄元菊;陈善兵;钟古华;朱京帅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诱发模式感觉门控P50的表现和抗精神病药对患者P50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其使用药物种类不同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典型组,n=40)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非典型组,n=40),以正常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两种方法检测各组P50听觉诱发电位.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典型组与非典型组患者BPRS、PANSS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典型组、非典型组和对照组之间S2-P50波幅、P50抑制(S2/S1、1-S2/S1和S1/S2)、5.1 Hz、9.9 Hz高频刺激P50波幅和P50抑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8周末,典型组、非典型组和对照组之间条件-测试刺激模式S2-P50波幅和P50抑制(S2/S1、1-S2/S1和S1/S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后第8周末,典型组S2-P50波幅高于对照组和非典型组(P<0.05),P50抑制弱于对照组和非典型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8周末非典型组S2-P50波幅降低,P50抑制改善(P<0.05).治疗后第8周末,典型组与非典型组刺激序列模式5.1 Hz、9.9 Hz高频刺激的P50波幅均降低(P<0.05),且P50抑制均改善(P<0.05).结论 典型抗精神病药能够改善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同时改善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功能.

  • 中药自拟方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体质量增加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静;马宏筠;周正保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合并中药自拟方及行为干预方法,对照组仅合并行为干预方法,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末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FBG),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 治疗后第4、8、12周末研究组体质量、BMI、腰围、FB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4、8、12周末对照组FB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12周末对照组体质量、BM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4、8、12周末研究组体质量、B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12周末腰围、FBG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自拟方合并行为干预方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有效,且优于单用行为干预方法.

  •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伊潘立酮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刘岩;翟金国;杨涛;赵靖平

    目的:在PubMed, Ovid, Springer,Proquest和Elsevier中搜索近期发表的关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伊潘立酮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伊潘立酮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D2和5-HT2A受体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对D3和α1受体也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对5-HT1A、D1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缺陷均有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对长期治疗也有较好疗效,但是起效较慢,长期服药的中止率较低,锥体外系和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苯芦诺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翟金国;高燕;赵靖平

    在PubMed,Ovid,Springer,Proquest和Elsevier中搜索近期发表的关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苯芦诺及其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联苯芦诺属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又具有“非典型”特征,对多巴胺D2和5-HT1A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对5-HT2A、5-HT2c、H1、M1、α1和α2受体几乎没有亲和力.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和情感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与H1、M1、α1和α2受体相关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有较好应用前景的药物.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作者:沈辉;张毅

    以往的研究发现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境障碍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和TD的风险很高,现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双相障碍中出现的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和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研究现状

    作者:赵彬;高志勤;余海鹰

    本文主要综述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少觐;高之旭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良好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特点,对5-HTzA受体的阻断远远大于多巴胺Dz受体的阻断,对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精神病性和行为障碍有很好的疗效,较少引起EPS、TD等不良反应.

  • 奥氮平致过敏反应1例报道

    作者:李永庆

    奥氮平是一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由于价格较高在国内应用不多.其副反应报道更少.

  • 三所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调查

    作者:靳士立;谢贞;宋崇升;林瑞明;罗彦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于2000年6月6日用自制调查表对三所医院进行了调查,共计623例.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用药以氯氮平居首位(46.2%),其次为利培酮(15.5%);合并用药以氯氮平合用舒必利(43.7%)、氯氮平合用利培酮(20.4%)为常用;安坦的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目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常用的精神药物.

  • 新型抗精神病药-奎的平

    作者:张秀平;姜有京

    奎的平(Quetiapine),商品名思瑞康(Seroguel)、启维(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是一种二苯二氮炎衍生物,化学名:2-[2-(4-二苯[b,5][1,4]硫噻平-11-Y1-1呱嗪)乙氧]-乙醇-(E)-2-富马酸盐,结构类似于氯氮平和奥兰扎平,是继利培酮、奥兰扎平之后第三个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丁螺环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叶萌;苏德振;周新芳;徐晓津;胡静;房茂胜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71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丁螺环酮30mg/d治疗,于基线、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受试患者经行DSST、WCST、BPRS评定.结果 随访治疗6个月,研究组患者精神症状稳定,DSST高于基线水平(P<0.05),WCST持续应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丁螺环酮能够改善正在维持AAPD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障碍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杰;曹建伟

    奎硫平和利培酮都是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对两药治疗痴呆患者精神障碍(BPSD)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症状的关联

    作者:孙金荣;沙维伟;张晓斌;李凌江;程灶火

    目的 探讨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以及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症状的关联性.方法 对43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作男性患者,在其精神症状好转前后,即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分别用华文认知能力测验(CCAS)和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症状治疗前患者认知能力总分[(85.7 ±11.5)分]以及各认知功能因子学习能力[(17.9±2.3)分]、推理能力[(16.1±3.4)分]、加工速度[(16.9±2.1)分]、工作记忆[(13.8±2.6)分]、空间/计算[(17.5±2.9)分]、言语智商[(86.8±11.7)分]、操作智商[(83.9±12.4)分];精神症状治疗后患者认知能力总分[(97.6±14.3)分]以及各认知功能因子[学习能力(20.1±2.9)分、推理能力(18.9±3.1)分、加工速度(19.7±1.8)分、工作记忆(15.7±2.5)分、空间/计算(20.8±2.5)分、言语智商(98.3±13.7)分、操作智商(95.8±14.6)分,P<0.01].治疗前后IQ的差值与PANSS总分差值及阳性总分差值具有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96及0.783).结论 (1)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存在认知功能损害;(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改善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同时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具有一定作用;(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与患者阳性症状的好转具有一定的正相关,而与阴性症状改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 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感觉门控的影响

    作者:王俊清;叶兰仙;许崇涛;卓永宁

    目的 比较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50感觉门控的影响.方法 运用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检测36例正常对照和5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P50听觉诱发电位,比较治疗前后P50感觉门控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各药物组T-P50波幅、P50抑制,5.1Hz,9.9Hz高频刺激P50波幅、P50抑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条件-测试刺激模式T-P50波幅(1.01±0.88)μV,PSO抑制(0.61±0.27);刺激序列模式P50波幅(0.68±0.64)μV、(0.58±0.47)μV,P50抑制(0.54±0.22、(0.59±0.19)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药物组自身前后比较上述P50波幅、P50抑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P50波幅、P50抑制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Hz,9.9Hz高频刺激P50波幅、P50抑制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各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P50感觉门控功能具有不同的影响;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和刺激序列模式P50感觉门控可能具有不同的中枢神经机制.

  • 综合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何磊英;刘娜;陆峥;张洁;潘桂花;唐文忠;王志阳;陈海莹;吴彦;诸索宇;蔡军;李樱

    目的 比较单纯治疗与综合治疗对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7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单纯治疗组70例,综合治疗组67例.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A和TMTB)、中国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的视觉再生和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评定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和随访12月末的认知功能,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单纯治疗组12月末WCST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总错误数均较基线显著改善(P<0.01~0.05),TMTA和TMTB完成任务时间和笔离开纸次数均低于基线(P<0.01),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成绩均显著优于基线(P<0.01);综合治疗组12月末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TMTA完成任务时间和笔离开纸次数,以及WCST、TMTB的各项成绩均显著优于基线(P<0.01);综合治疗组12月末WCST各项成绩、TMTA完成任务时间(28.30±10.79)s、TMTA连接正确数(24.97±0.17)个、TMTA连接错误数(0.03±0.17)个、TMTB完成任务时间(56.19±27.15)s、TMTB笔离开纸次数(0.16±0.48)次、数字符号(65.58±7.91)分、数字广度(16.72±1.96)分及视觉再生(10.96±1.96)分成绩均优于单纯治疗组(P<0.01~0.05).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综合治疗对于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体质量、血胃饥饿素、瘦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研究

    作者:韩自力;胡三红;付燕;张晋碚;黄兴兵;彭红军

    目的 观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体质量、血糖、血脂、血胃饥饿素及瘦素的水平变化,以探讨胃饥饿素和瘦素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患者组分为奥氮平组,奎硫平组,利培酮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单独治疗达6周,检测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的水平.结果 (1)治疗后总患者组体质量由(56.64±8.76)kg增加至(60.80±9.18)kg(t=0.944,P=0.000)、胆固醇由(4.49±0.91)mmol/L增加至(5.34±1.43)mmol/L(t=0.697,P=0.000)、甘油三脂由(1.39±1.21)mmol/L增加至(2.06±1.26)mmol/L(t=0.378,P=0.012)、瘦素由(3.01±4.36)μg/L增加至(7.50±10.84)μg/L(t=3.894,P=0.000);但胃饥饿素水平未见明显变化;治疗后三组患者体质量、胆固醇及瘦素均明显升高(P>0.05);(2)治疗后体质量增加>7%和<7%的2组患者间,治疗前甘油三酯(t=2.119,P=0.030)、胃饥饿素(t=2.333,P=0.029)水平有显著性差异;(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后体质量与瘦素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440,P=0.008).结论 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早期,出现体质量增加和脂代谢紊乱,但血糖未出现明显变化;瘦素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对抗精神病药物源性肥胖和脂代谢异常有一定控制能力,但已处于失代偿状态;奥氮平可能对胃饥饿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从而更大程度的引起食欲和体质量的增加.

  • 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春阳;张红梅;刘勇;朱玉星;孙群星;张爱荣

    阿立哌唑为喹啉酮衍生物,属第三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部分激动D2和5-HT1A受体以及拮抗5-HT2A受体而产生抗精神病作用,国外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已有许多报告.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群星;刘勇;宋丽;尤海峰;朱玉星;李素华

    阿立哌唑是一种继利培酮、奥氮平之后的第六个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主要是部分激动D2和5-HT1A受体以及拮抗5-HT2A受体而产生抗精神病作用.国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已有许多报道.为验证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以利培酮为对照进行开放性研究,报告如下.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张跃兵;刘霞;李秀英;王文军

    阿立哌唑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该药对D2受体和5-HT1A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同时对5-HT2A受体有拮抗作用被称为"多巴胺系统稳定剂"[1].为验证其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以利培酮作对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221 条记录 8/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