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汶川地震后华西医院调整急救空间的实践分析

    作者:张建成;蒋耀文;高宏光;钟彦;李大江;张卫东;曾智;王一平;曹钰

    汶川地震后3周内,2 621例伤员陆续直接从现场送到华西医院.在院领导的支持下配合形势的变化对急诊空间进行调整.优化急诊空间,在急诊空间规划时预留空间.震后12 h内,伤员主要来源于成都市区及周边区域,以皮肤软组织伤和肢体骨折居多.在急诊科的就诊大厅由护士迅速分诊,再由医生在抢救室,清创间以及普通诊断室按常规流程进行诊治.接着,大量重伤员从重灾区运来.医院增设等待分流区.伤员初诊后,接受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送至等待区接受另一批医生的诊治,从而使大量伤员得到及时分流.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在抢救室立即实施抢救.12 h后,灾区伤者收治量剧增,伤情更为复杂.急诊科迅速将分检区扩大至医院停车场,由医师检伤后再将病员分流至诊疗区处理.3 d后伤口感染的伤员增加.急诊科将伤者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两类,前者分流至半污染区,伤口分泌物快速涂片排除感染后再进入普通等待区,有感染性伤口的伤者进入感染区诊治.在平常的停车场一侧不与非感染诊疗区相通的区域搭棚设立感染区,伤者在此隔离,工作人员进出也要进行严格消毒,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与交通警察合作,对急诊科前的停车场实施交通管制,开辟单向循环快速抢救通道.清理乱停乱放车辆,人流车流完全分开.

  • 四川省急救中心急诊观察病房调整医疗空间的分析

    作者:胡珈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观察治疗区域的合理性,调配医疗人员,规范抢救流程,为急诊急救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病情种类及危重程度将患者分流至不同区域,回顾性分析不同病情从接诊到针对性处理消耗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急诊观察病房的患者中危重患者只占5.09%,空间调整可以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仅2例患者在急诊观察病房发生死亡,创伤相关性操作耗时多.结论 急诊观察病房调整医疗空间,将医生站与护士站合并,医生与护士在同一区域工作,从而避免医疗与护理观察脱节,按照输液、观察、危重、创伤四类型分流患者至不同区域,利于危重患者早期识别,及时处理与分流.

    关键词: 病房 急救 空间调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