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三维重建在检测儿童脊柱侧弯生长棒矫治调控现象中的影像学价值研究

    作者:王贵生;赵国全;刘昊;吕志强;王倜;陈晓霞

    目的 通过脊柱CT三维重建方法 对脊柱侧弯顶锥区域椎间隙进行观察,摸索建立一个客观、无创的观测脊柱侧弯患者行板-棍系统(plate-rod system for scoliosis,PRSS)植入术后对于脊柱生长调控现象的指征.方法 对2000年2月-2012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植入脊柱侧弯PRSS系统超过5年且现年龄≥10岁的儿童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全脊柱CT扫描,对扫描结果 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旋转图像观察顶锥区域终板软骨成熟、钙化、融合情况,评价PRSS的调控效果.同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 ED).结果 15例PRSS术后的脊柱侧弯患者,平均年龄16.75岁,手术时平均年龄8.17岁,检查时间平均为术后8.58年.全脊柱CT扫描平均ED为(6.97±2.31)mSv,为安全范围.经三维重建后,观察顶锥区域融合情况,观察到10例患者脊柱侧弯凸侧终板软骨提前成熟、钙化,凸侧椎间隙较早出现融合,且随年龄增加逐渐明显,其中凹侧未融合者8例,凹侧融合者2例;无单纯凹侧融合者.结论 运用CT扫描后三维重建方法 ,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生长中的脊柱侧弯受调控后的生长成熟情况,是检测儿童脊柱侧弯生长棒矫治调控现象的可靠检测方法 ,且对于生长棒的手术取棒时机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早发性脊柱侧凸生长棒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之强;阎晓霞

    早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随着生长棒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为脊柱侧凸的矫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回顾生长棒在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发展历程并进行综述.

  • 双生长棒固定治疗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云生;海涌;孟祥龙;李冬月

    目的:分析应用双生长棒固定治疗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并行双生长棒矫形术治疗的患者25例(男12例,女13例),初次术前主弯Cobb角均大于80°且Risser征≤Ⅰ级.测量初次手术前、手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Cobb角、T1~S1高度、矢状面大后凸角,分析患者的矫形效果及脊柱高度变化.同时收集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的肺功能指标及胸部CT,测量患者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肺容积,分析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初次术前年龄7.8±1.4岁(5~9岁),随访时间40.3±13.1个月(22~54个月),撑开手术次数平均3.2次(3~7次).冠状面主弯Cobb角初次术前为96.7°±15.5°,初次术后改善为50.7°±16.1°,至末次随访时改善为40.3°±10.9°;T1~S1高度由初次术前23.2±3.5cm增至初次术后31.1±3.8cm,而末次随访时增至36.5±4.2cm,矢状面大后凸角初次术前为73.2°±18.9°,初次术后改善为47.7°±15.8°,末次随访时改善为41.2°±1 1.6°.患者末次随访时肺功能指标及胸廓容积较初次术前明显改善.入组患者共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内固定相关并发症7例(8次),近端交界性后凸4例.结论:双生长棒应用于重度早发型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有助于改善和维持患者肺功能,但仍存在一定的手术并发症风险.

  • 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对椎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郭东;曹隽;张学军;潘少川;祁新禹;白云松;刘虎;孙琳;李成鑫

    目的:观察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探讨生长棒撑开手术对撑开节段内外脊柱和椎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221例,术后至少有两次脊柱CT检查且2次检查间至少有1次撑开的患儿31例,男17例,女14例,首次手术时年龄3.2~9.1岁;第一次CT检查时年龄为7.1±2.3岁;末次CT检查时年龄为10.0±2.1岁.1.0~5.9年内共进92次撑开手术,人均撑开次数为3次,年均撑开次数为1.1次.第一次CT检查平均为第2次撑开,末次CT检查平均为第5次撑开.测量并比较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患者生长棒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主弯Cobb角、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T1~T12和T1~S1高度、脊柱偏移距离.结果:第一次和末次CT检查时撑开节段内单个椎体高度为18.2±4.7mm和21.8±5.5mm,撑开节段外单个椎体高度为19.2±3.2mm和22.7±3.4mm,前后两次撑开节段内外椎体高度有统计学差异(P=0.035).撑开节段内、外单个椎体高度增加为1.4±0.9mm/yr、1.2±0.9mm/y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撑开节段内椎体比撑开节段外椎体生长快.两次测量时冠状位主弯Cobb角分别为56.8°±15.3°和52.9°±15.4°,矢状位胸后凸Cobb角为36.6°±18.9°和43.7°±18.2°,T1~12高度为16.7±3.3cm和19.1±3.3cm,T1~S1高度为27.9±4.7cm和32.5±4.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平移为18.6±15.2mm和20.0±2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长棒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时撑开节段内的正常椎体生长速率快于撑开节段外的椎体生长速率,撑开期间胸椎和脊柱高度均相应增加.

  • 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

    作者:李方财;张宁;陈维善;陈其昕

    目的:观察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生长棒治疗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10岁(7.5±2.1岁).随访时间2~10年(5.1±2.8年).生长棒置入术后每6个月撑开1次.影像学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后凸角、躯干高度(T1~S1),并统计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侧凸Cobb角69.0°±21.2°(43°~90°),末次随访25.3°±15.0°(12°~45°),矫正率63.3%.躯干高度术前323.0±29.1 mm(288~355mm),末次随访400.5±25.7mm(361~430mm),躯干高度增加77.1±18.3mm,每年继续生长11.7±3.3mm.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9.2%.共发生并发症16例次,包括内置物失败9例次(56.3%),交界区后凸5例次(31.3%),内置物外露1例次(6.2%),深部感染1例次(6.2%).9例后凸角<50°患者中6例(66.7%)出现并发症,4例后凸角≥50°患者中3例(75%)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3,P=0.726).结论:生长棒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早发性脊柱侧凸可有效改善脊柱畸形,并且保持躯干的继续生长;伴有严重后凸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传统双侧生长棒对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旋转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旭;徐亮;陈忠辉;陈曦;杜长志;李松;刘臻;钱邦平;王斌;朱泽章;邱勇

    目的 探讨传统双侧生长棒技术对早发性脊柱侧凸(EOS)患者顶椎旋转(AVR)的矫形和控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接受传统双侧生长棒治疗的19例EO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X线和CT)资料.男性6例,女性13例,初次手术年龄(5.7±1.7)岁.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分别在X线片及CT图像上测量主弯Cobb角、T1~S1高度、顶椎偏移距离、顶椎肋骨比值、AVR角度、胸廓旋转角度、顶椎肋骨隆起间距.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各参数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参数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随访(49.5±12.8)个月.全部患者共接受111次手术,其中92次为生长撑开棒延长术,平均(4.8±1.3)次/例;本组患者平均每10个月行撑开延长1次.生长棒置入术前与术后相比,主弯Cobb角从(66.5±13.2)°减少至(35.2±10.9)°(t=24.013,P<0.01);且置棒术后与末次随访[(36.7±10.7)°]相比,主弯Cobb角无显著矫正丢失(t=-1.324,P=0.202).生长棒置入术后AVR、胸廓旋转角、顶椎偏移距离、顶椎肋骨比值、顶椎肋骨隆起间距较术前均有降低(P 值均<0.05);但末次随访时与置棒术后即刻相比,除胸廓旋转角外,余参数均有增加(P 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置棒术后至末次随访时AVR增加量与顶椎偏移距离、顶椎肋骨比值、顶椎肋骨隆起间距均存在相关性(r=0.652、0.814、0.695,P值均<0.05).结论 传统双侧生长棒在置棒术后可矫正EOS患者脊柱侧凸和旋转畸形,但术后难以有效控制顶椎旋转的进展.

  • 单双侧生长棒对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脊柱矢状面参数改变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志强

    目的 探讨生长棒对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脊柱矢状面参数改变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06-2016-06,88例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44例.单侧组采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双侧组采用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检测患儿矢状面与冠状面参数,评估患儿肺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双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高于单侧组(P<0.05).双侧组术后18个月的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均显著低于单侧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预计显著高于单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棒技术可以有效矫正脊柱侧凸畸形,有利于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健康发育,其中双侧生长棒技术可以更有效改善患儿矢状面与冠状面参数,减轻脊柱形态对肺功能的影响.

  • 生长棒治疗生长中儿童脊柱侧弯时调控功能的X线研究

    作者:汪心洋;匡正达;叶启彬;王冠军;赵雯

    [目的]探索能反映治疗生长中儿童侧弯生长捧调控作用的X线检查方法,并验证板-棍系统(plate-rod system for scoliosis,PRSS)的调控能力.[方法]对31例置入PRSS的早发型脊柱侧弯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收集术前、术后即刻、术后每次随访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其Cobb角和能反映顶椎楔形变程度的顶椎楔变角(apical vertebral wedge angle,AVWA),分析不同侧弯类型和不同手术时年龄组术后生长发育期间的顶椎椎体两侧生长速度差异、变化趋势与调控作用的关系.[结果]术前Cobb角平均63.74°±20.99°,术后矫正为25.38°±14.76°,末次随访时为31.68°±19.53°,无明显矫正丢失(P>0.05).术后即刻AVWA平均13.74±5.88°,末次随访时平均8.74°±5.08°,平均减小5.00°±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WA的度数在术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侧弯椎体凹侧的生长速度超过凸侧.先天性脊柱侧弯的AVWA虽然在术后的测量起始阶段大于特发性脊柱侧弯的AVWA,但两者角度在术后的生长期间,总体都呈减小趋势,只是前者波动较明显.5岁前接受PRSS治疗的脊柱侧弯,其初始AVWA较小,且术后AVWA减小过程更平稳.[结论]测量术后生长中儿童侧弯的顶椎楔变角(AVWA),发现楔形变程度变小,是由于PRSS放置后使顶椎体两侧不对称生长发生了逆转,使凹侧生长速度超过凸侧,椎体两侧高度差减小造成的,反映了PRSS对儿童脊柱侧弯椎体两侧生长速度的调控作用.测量比较AVWA的变化是评价生长棒调控效果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 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邓盎;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刘少华;王昱翔;高琪乐;吴建煌;刘金洋

    [目的]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6月应用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727例,其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2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测量初次手术前、后,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的主弯冠状面Cobb角、柔韧性、侧凸矫正率、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矢状面平衡、T1~S1高度和T1~S1生长速度.[结果]平均随访28.8 (10.9 ~49.2)个月.初次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72.8±15.7)°、柔韧性(35.34±10.71)%、胸椎后凸角(39.9±15.8)°、腰椎前凸角(46.2±13.8)°、躯干偏移(1.29±0.93) cm、矢状面平衡(1.96±1.10) cm、T1~S1高度(24.46±3.77)cm;初次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4.9±9.1)°、侧凸矫正率(52.0l±7.69)%、胸椎后凸角(31.3±11.2)°、腰椎前凸角(46.1±5.9)°、躯干偏移(0.50 ±0.29) cm、矢状面平衡(1.32±1.19) cm、T1~S1高度(29.22±4.05) cm;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0.8±12.5)°、侧凸矫正率(57.92±14.80)%、胸椎后凸角(29.5±7.4)°、腰椎前凸角(48.8±5.7)°、躯干偏移(0.39±0.24) cm、矢状面平衡(0.79±0.45) cm、T1~S1高度(31.72 ±4.68) cm.共撑开1~4次,平均l.9次.后续撑开期间T1~S1生长速度(1.26±0.60) cm/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和脊柱纵向生长.

  • 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新进展

    作者:邓海洋;王文军

    早发性脊柱侧凸发病年龄早,畸形进展快.临床上治疗畸形严重、侧凸进展快的长节段早发性脊柱侧凸时支具及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效果差;传统的融合矫形手术会导致躯干短小、心肺功能不全;非融合生长棒技术是目前治疗EOS较理想的方法.获得较好的矫形效果、维持矫形效果、避免反复手术延长内置物而保留脊柱的生长及尽可能的降低手术并发症是生长棒治疗EOS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生长棒技术应用到治疗EOS领域中.

  • 生长棒治疗小儿脊柱侧凸的新进展

    作者:王汉林;李亚洲;曹进超

    早期发生、严重脊柱侧凸治疗困难,并发症多.当支具或石膏矫形不能控制时,脊柱非融合指导下的生长棒治疗成为一种选择.半个世纪以来,生长棒装置不断改进,疗效不断提高.近年来,新一代生长棒也已问世,但仍是值得关注探讨和尚待解决的课题.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晏怡果;王文军;姚女兆;宋西正;周鸿;钟坚

    [目的]建立L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价滑槽钉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利用软件建立正常人L3~5有限元模型,对腰椎模型模拟手术过程装配滑槽钉及锁定钉内固定系统;并对模型进行赋值得到终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500 N的轴向压缩及15N·m力矩的预载荷,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分析滑槽钉及锁定钉内固定系统内部应力分布及大小情况,并计算运动转角度及位移.[结果](1)建立的L3~5三维有限元模型与文献报道相似,装配滑槽钉内固定系统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其运动转角度及位移与锁定钉内固定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2)滑槽钉组内固定系统在前屈、后伸时较锁定组所受应力值明显增大;旋转时所受应力值明显减少;滑槽钉组内固定系统的螺钉-腰椎骨界面应力值在各种工况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结论]滑槽钉内固定系统与锁定钉内固定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活动范围,滑槽钉内固定系统钛棒、螺钉及螺钉-腰椎骨界面所受的大应力值均小于其极限强度,滑槽钉内固定系统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 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内固定治疗发育期间的脊柱侧凸

    作者:田慧中;马原;吕霞

    [目的]介绍200例颅盆牵引加弹性生长棒矫治发育期间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经验,与椎弓根螺钉系统坚固内同定的治疗方法相比较.[方法]采用Harrington钩棒法的原理,下端用1只钩挂腰椎全椎板,上端用2只钩挂胸椎下关节突,1棒和2棒之间用捧间接头相连接,在1棒的末端与棒间接头之间套有弹簧,以便跟随着脊柱的生长,自动弹开延长.对发育期较长的儿童,还可在钩与棒的锁口之间作小切口分次撑开,扶持脊柱纵向成长直至骨骼发育成熟.[结果]200例患者通过2~15年的随访结果证实平均脊柱侧凸的矫正率为70.32%;术后身高增加为5~22 cm;远期随访时保留下来的脊柱活动度均优于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坚强内固定.脱钩的发生率为2%;断棒的发生率为3%;脱钩断棒的原因与早期开展这项工作时内固定器械的安装固定方法不当有关,改革后,脱钩断棒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颅盆牵引配合弹性生长棒内固定治疗发育期间的脊柱侧凸,是一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治疗方法,不影响脊柱的纵向成长,能克服坚强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带来的并发症--曲轴现象的产生.

  • 双侧生长棒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吴蔚;宋相建

    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是指5岁或5岁之前发病的具有较高侧凸进展风险的脊柱畸形.目前,对于严重EOS的治疗,非融合技术可以矫正畸形,同时大程度地保留脊柱生长潜能.非融合技术中可延长生长棒技术包括单侧生长棒和双侧生长棒,为评价双侧生长棒治疗EOS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 生长棒技术和VEPTR技术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勇;马泓;彭丹

    早发型脊柱侧凸(EOS)多指发生于5岁以下,或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的脊柱侧凸。EOS患者如不治疗可导致生活质量低下,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常见的死因为呼吸衰竭。早年对EOS患者进行融合术,但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效果不佳甚至产生致死性并发症。近年来,非融合技术治疗EOS的代表技术有生长棒技术(GR)和纵向扩张性人工钛合金肋骨植入术(VEPTR),前者更侧重于脊柱外观矫形,而后者更侧重于胸廓发育及肺脏生长。两者都取得的较好的脊柱矫形效果而且能较满意的提高肺的发育程度,同时也存在一定比率的并发症,如断棒和固定点移位等。非融合手术治疗EOS,虽然已取得较大突破,但是在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等方面,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 生长棒治疗儿童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脊柱侧凸患者的护理

    作者:杨艳;谭晓菊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以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脊柱侧凸患者行生长棒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术前注重心理护理、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术后加强对疼痛的管理,及时处理在胃肠道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定时轴线翻身减少压迫切口的时间,注意皮肤护理,强调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持续佩戴支具治疗。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康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