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 三维导航系统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建辉;初海坤;崔明宇;孙远新;夏元升

    目的:探究 CT 三维导航系统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择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矫形手术的脊柱侧弯患者共30例,术前为患者的整个脊柱实行螺旋 CT 平扫,术中在 CT 三维导航系统的引导为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再次进行 CT 扫描,与术前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其成功率。结果:经过矫形手术治疗后,脊柱侧弯角度介于21°~118°,平均角度为26°,矫正成功率为60.00%(18/30)。术后随访一年半,患者无脊椎损伤,也无神经根损伤。结论:三维导航系统可以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临床意义鲜明。

  • 下肢脑性瘫痪患者矫形手术治疗的护理管理204例

    作者:尚燕

    目的:总结收治的204例下肢脑性瘫痪患经矫形手术治疗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依据手术前后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随访的197例患者中,疗效满意.结论:下肢脑性瘫痪患者矫形手术治疗后的护理管理,能有效的加速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修补微笑绽放幸福

    作者:王丽平

    8月8日,"2007新疆国际微笑行动"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启动.9日,医院筛选150名贫困唇腭裂儿童,8月10日至15日,由来自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免费为这些儿童进行矫形手术和相关治疗.

  • 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手术的配合护理

    作者:谢梅孙

    胸腔镜下漏斗胸矫形手术是小儿胸外科微创手术中的一项新技术.该手术与传统漏斗胸矫形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剥离范围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矫形效果满意等优点.我院于2002年开始应用胸腔镜辅助放入矫形器对先天性漏斗胸进行矫形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脑瘫儿童下肢矫形手术的麻醉选择

    作者:纪宏;陶小云

    矫形手术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CP)又称痉挛性瘫痪(Litter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共进行CP患儿下肢矫行手术93例,前9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后84例均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得满意麻醉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同种异体血管解冻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者:姚红琪

    同种异体血管是心脏外科矫形手术中的常用材料.由于异体血管是在-200℃以下的液氮中冷冻保存的,所以如果手术室护士解冻时操作不当,会造成血管报废.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血友病骨折内固定术二例报告

    作者:孟晓林;宋守礼

    近年来由于凝血因子浓缩制剂的应用,对血友病患者施行较大的矫形手术屡见报道,作者治疗2例.

  • 第八届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国际论坛纪要

    作者:秦泗河;葛建忠

    2013年12月21日-22日,由《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主办,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国际论坛暨Ilizarov技术应用研究学会(ASAMI China)成立10周年庆典”在京召开。大会邀请了意大利、美国、日本、韩国及国内的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家做专题报告。
      秦泗河回顾了Ilizarov技术引入中国22年、ASAMI China成立10周年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及进展。与会代表普遍感觉到中国在此领域与内固定、人工关节等的普及、发展相差甚远,应尽快在各省建立医疗中心与医师培训基地。秦泗河第二个演讲题目“下肢重建外科概论”,论述了中国化的Ilizarov技术与秦泗河的矫形外科技术体系交融,提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在实施3万多例矫形手术的基础上,初步创立了“下肢重建外科”--具有秦泗河矫形外科风格的新学派。300多位国内外代表参观了秦泗河的矫形外科病房--80张病床的快乐矫形骨科,接受来自全国各类四肢畸形、残缺患者,已经救治30多例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其医患关系和谐、外固定技术的巧妙应用、奇特疗效,给参观者留下难忘印象。此次会议丰富多彩,特点突出。

  • 术前支具治疗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矫形效果的影响

    作者:于斌;王以朋;邱贵兴;沈建雄;仉建国;赵丽娟

    目的:分析术前支具治疗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手术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01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单一后路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女性青少年特发性主胸弯脊柱侧凸患者70例,其中术前接受支具治疗组(A组)26例;未接受支具治疗组(B组)44例.两组发现畸形年龄、术时年龄、术前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凸侧Bending像Cobb角、侧凸柔韧性、手术融合椎体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随访时间超过1年者分别为23例和34例,随访时间分别为12~101个月(平均37.7个月)、12~87个月(平均28.7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矫形效果.结果:A组与B组患者术前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52.8°±8.3°和54.0°±10.7°,术后分别矫正到12.3°±7.3°和11.5°±8.1°,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主胸弯矫形率分别为(77.0±12.6)%和(79.3±11.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16.7°±8.4°和15.4°±7.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胸弯矫形率分别为(68.8±14.5)%和(70.5±13.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者术前主胸弯顶椎偏距分别为41.4±14.3mm和36.8±13.7m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分别被矫正到10.4±5.4mm和7.2±5.6mm,B组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4.4±11.3mm和12.1±8.5m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失平衡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5.4% (4/26)和9.1%(4/44),15.4%(4/26)和15.9%(7/44),4.3%(1/23)和8.8%(3/34),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者术前主胸弯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2.9°±11.1°和18.7°±11.3°,A组胸后凸更小(P<0.05),术后主胸弯矢状面Cobb角分别被矫正到18.0°±6.3°和22.3°±7.8°,矫正度分别为5.0°±9.8°和3.6°±12.6°,两组矫正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B组患者主胸弯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0.0°±6.7°和22.4°±7.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支具治疗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主胸弯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矫形效果未产生明显影响.

  • 后路矫形手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高度的影响

    作者:钱邦平;毛赛虎;孙旭;刘臻;朱泽章;朱锋;邱勇

    目的:评估后路矫形手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高度的矫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接受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AIS患者277例,单弯(single curve,SC)173例,双弯(double curve,DC) 104例,站立位主弯Cobb角平均53.63°±15.38°(40°~140°),仰卧位主弯Cobb角43.87°±15.01°(20°~124°).脊柱高度(spinal height,SH)定义为仰卧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T1椎体上终板中点至S1椎体上终板中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术前、术后SH,△SH为手术矫正SH值.评估不同Cobb角侧凸患者的△SH,并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脊柱侧凸术前Cobb角、Cobb角矫正值、Cobb角矫正率、术前SH及术后SH与ASH的相关性.结果:SC组仰卧位Cobb角术后矫正至15.69°±9.21°(4°~79°),DC组仰卧位主弯Cobb角术后矫正至19.50°±13.07°(3°~95°),矫正率分别为69.7%和65.5%.SC组和DC组术前SH分别为41.29±2.96cm和39.97±3.26cm,术后SH分别为43.77±2.71cm和42.86±3.04cm.SC组术前仰卧位Cobb角分别为≤30°、31°~40°、41°~50°、51°~60°、61°~70°、71°~80°、>80°时,ASH分别为1.97±0.79cm、2.14±0.63cm、2.52±0.65cm、2.77±0.51cm、3.92±0.61cm、4.33±0.22cm、4.85±0.22cm;而在DC组中,△SH分别为2.37±0.60cm、2.35±0.69cm、2.56±0.53cm、3.27±0.40cm、3.79±0.94cm、3.89±1.11cm、5.46±0.91cm.△SH与术前Cobb角[SC:r=0.702,P<0.001;DC(主弯+次发弯):r=0.718,P<0.001]、Cobb角矫正值[SC:r=0.659,P<0.001;DC(主弯+次发弯):r=0.698,P<0.001]和术后SH[SC:r=0.182,P=0.017; DC(主弯+次发弯):r=0.213,P=0.033]呈显著相关性,但与Cobb角矫正率[SC:r=0.083,P>0.05;DC(主弯+次发弯):r=0.039,P>O.05]和术前SH[SC:r=-0.082,P>0.05;DC(主弯+次发弯):r=-0.047,P>O.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后路矫形手术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的SH,术前Cobb角和Cobb角矫正值是影响SH矫正程度的主要因素,术后SH是次要影响因素,而Cobb角矫正率则影响不大.

  • 后路脊柱矫形术对右胸弯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乳房对称性的美学影响

    作者:史本龙;毛赛虎;孙旭;刘臻;朱泽章;朱锋;钱邦平;邱勇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矫形术对右胸弯型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乳房对称性的美学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且有完整影像学及正面外观照片资料的60例乳房Tanner分级不小于3级的右胸弯型女性AIS患者,于其术前、术后外观照上测量凹凸侧的乳房美学指标,包括乳头间距(nipple-nipple length,NNL)、乳头至锁骨中点距离(clavicle-nipple length,CNL)、乳头至胸骨轴线距离(middle sternum-nipple length,MSNL)、乳头至胸骨上窝距离(sternal notch-nipple length,SNNL)、乳房内径(medial mammary radius,MR)、乳房下径(inferior mammary radius,IR)及乳房外倾角(α角).乳房不对称程度定义为凹侧-凸侧的差值,其绝对值越小,不对称程度越低.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术前、术后凹凸侧乳房各个指标的不对称程度及手术对不对称程度的影响.结果:术前CNL、MSNL、SNNL、MR、IR、α角凹凸侧不对称程度分别为-1.7±7.1mm、3.0±7.2mm、2.4±8.4mm、7.5±6.6mm、1.3±3.9mm、-1.2°±5.1°,其中MSNL、SNNL、MR及IR在凹凸侧存在显著不对称差异(P<0.05).术后CNL、MSNL、SNNL、MR、IR、α角凹凸侧不对称程度分别为3.3±6.0mm、2.5±6.8mm、3.4±8.4mm、7.2±6.9mm、0.2±4.4mm、-2.6°±5.3°,其中CNL、MSNL、SNNL、MR和仅角在凹凸侧存在显著不对称差异(P<0.05).配对t检验示CNL和α角的术后不对称程度显著加重(P<0.05),SNNL术后不对称程度亦加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矫形手术打破了右胸弯型女性AIS患者凹凸侧乳房美学指标在适应脊柱畸形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平衡状态.术前相对对称的乳头至锁骨中点距离及乳房外倾角的凹凸侧不对称程度在术后明显变大,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乳房的整体不对称程度.

  • 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的手术治疗

    作者:于斌;王以朋;邱贵兴;翁习生;仉建国;沈建雄;徐宏光;杨新宇;赵丽娟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患者的矫形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31例患者中合并骨性纵裂4例,纤维性纵裂23例,混合性纵裂4例,纵裂涉及胸段10例,腰段6例,胸段及腰段14例,颈段到腰段1例.矫形手术方法包括前路矫形内固定2例,后路矫形内固定14例,前路松解联合二期后路矫形内固定10例,一期前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5例.仅1例患者在后路矫形手术时先行切除了骨嵴,纤维性纵裂均未予处理.手术前、后脊柱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顶椎偏距、顶椎旋转度、躯干偏移平均分别为65.4°和35.1°;51.2mm和32.2mm;1.3°和1.2°;13.5mm和8.9mm,主弯冠状面矫形率平均为49.1%.术后均无神经功能缺陷发生或神经功能缺陷加重.结论:根据合并脊髓纵裂的类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先天性脊柱侧凸可以获得很好的矫形效果并可避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单纯前路与前后联合入路矫形手术治疗重度颈椎后凸畸形

    作者:钟沃权;姜亮;孙宇;张凤山;张立;刘晓光;党耕町;刘忠军

    目的:探讨单纯前路与前后联合入路矫形手术治疗重度颈椎后凸畸形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重度颈椎后凸畸形(Cobb角>40°)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3~69岁,平均28.75岁.引起颈椎后凸的病因为:先天性发育畸形4例,神经纤维瘤病3例,退变性后凸2例,创伤性畸形2例,因颈脊膜瘤行后路C2~C5椎板切除术后颈椎后凸1例.术前JOA评分7~16分,平均11.6分;后凸Cobb角41°~113°,平均69.7°.均行颈椎矫形手术,其中8例(Cobb角41°~86°,平均58.9°,后凸节段无明显后方骨性融合,JOA评分平均11.9分)行前路手术;4例(3例Cobb角>90°,1例前后方均有明显的骨性融合,Cobb角48°~113°,平均91.3°,JOA评分平均11.0分)行前后路联合手术,一期完成1例,二期完成3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Cobb角及随访时的JOA评分、Cobb角变化.结果:8例单纯前路手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6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520ml;术后2例患者出现肢体肌力下降,其中1例因术后5d内固定松动行手术重置内固定,再手术后肌力恢复到术前,另1例患者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肌力恢复到术前;术后Cobb角平均24.1°,畸形矫正率为59.1%;随访8~60个月,平均27.3个月,末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为36.9°,矫形丢失率为36.8%;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1~17分,平均15.1分,改善率为62.7%.4例前后联合入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20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1088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肢体肌力下降,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肱二头肌、三角肌肌力仍较术前减弱,其余肌力恢复至术前;术后Cobb角平均32°,畸形矫正率为65.0%;随访6~45个月,平均24.8个月,未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为45.5°,矫形丢失率为22.8%;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9~16分,平均13.5分,改善率为41.7%.结论:重度颈椎后凸畸形患者Cobb角40°~90°且无明显后方骨性融合时采用单纯前路矫形手术治疗,Cobb角>90°或前后方结构均有明显的骨性融合时行前后路联合矫形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均较好.

  • 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进展

    作者:冯帆;钱邦平;邱勇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关节韧带骨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病变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广泛的脊柱关节和韧带骨化终导致脊柱的完全融合僵直.在骨化过程中,患者逐渐发展成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胸腰段是常受影响的部位,但颈椎和上胸段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累及,导致颈胸段后凸畸形,表现为视野显著受限,平视功能丧失;严重者出现张口困难,呈"颌触胸"畸形,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和发作性窒息[1,2].截骨矫形手术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干预措施[1】.现就AS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杰;赵永飞;李明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重建躯干平衡,而这种平衡决不仅仅是冠状面的平衡,从术后的远期效果来看,矢状面平衡的意义重大.而矢状面上以往探讨的焦点多集中在融合区域远端运动节段的功能[1,2].随着第三代后路矫形器械的发展及为了更大程度地保留脊柱的运动节段,越来越多地采取选择性后路节段性融合的手术策略,但术后融合节段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proximal i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3~8].笔者就PJK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冈素、发生机制及对患?的影响等内容进行文献回顾,综述如下.

  • 颈椎矢状序列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元;倪斌

    正常的颈椎序列对于维持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及正常运动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恢复颈椎的正常矢状序列乃是颈椎矫形手术的关键。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得临床上如何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颈椎矢状序列成为了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的关键。如何正确地选择并应用合适的颈椎矢状序列测量方法仍是临床医生在处理各类颈椎疾病患者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几种经典的及近些年新出现并被较多应用的测量颈椎矢状序列的方法综述如下。

  • 对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行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

    作者:李明;仉建国

    对特发性脊柱侧凸(IS)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矢状位和冠状位平衡,并尽可能多地保留运动节段.目前,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手术主要分为前路矫形融合术与后路矫形融合术.对于不同类型的侧凸通常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矫形率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仉建国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侧凸常见的类型;尤其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多见.20世纪60年代;Harrington技术的应用开创了脊柱侧凸手术治疗的新时代;使脊柱侧凸的矫形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手术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与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分为严重神经损伤和轻度神经损伤;前者为脊髓损伤;后者为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虽然低;但后果严重.随着内固定器械和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矫形率也逐渐提高;但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是否也有增加的趋势呢?

  • 关于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矫形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邱勇

    后路矫形一直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标准术式.随着对脊柱侧凸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很多前路矫形手术的报道,并产生了很多新的前路内固定器械和手术方法,使得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治疗有了更多的手术方案选择,但目前对于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采用前路矫形还是后路矫形,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

  • 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入路对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国华

    对Cobb角大于45°、支具治疗失败且进行性加重的脊柱侧凸患者需行矫形手术,其主要目的在于矫正畸形、控制进展和预防肺功能恶化.然而,手术虽能改善患者的外观,但本身亦可对肺功能造成损害.

174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