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加同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加同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各节段脊柱结核病灶进行充分的病灶清除、减压、矫正畸形,再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同期前路或后路同定.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畸形基本矫正,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核无复发.结论 椎体间植骨加同期内固定,能在清除脊柱结核病灶的基础上对脊柱提供良好的即时和远期稳定,缩短卧床时间.
-
应用rhBMP-2行脊柱后侧方固定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rhBMP-2(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行脊柱后侧方固定的可能性.方法:用rhBMP-2与PVP(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复合物,注入28只白兔右L4/5水平横突间肌肉中,对侧单独注入PVP作为对照,分别在2、4、6和8周取材,作X线、组织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LP)及电镜检测.结果:rhBMP-2/PVP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新生骨在横突间可完全愈合.结论:作者认为应用rhBMP-2能够完成脊柱后侧方固定,复合物可望在临床上应用于脊柱后侧方固定.
-
第十五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通知
-
第十五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通知
-
第十四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通知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14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十四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安排学员进行尸体标本(或模型)操作训练。
-
第十四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通知
-
第十四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通知
-
第十四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通知
-
经椎弓根脊柱固定置钉的椎间孔方案
经椎弓根脊柱固定手术关键是螺钉能否准确地经椎弓根到达椎体的合适部位,进钉点、入钉角度的准确判断是椎弓根螺钉技术核心.笔者2005年2月~2007年1月使用自拟的椎间孔个性化方案定位,对20例椎体椎弓根进行经椎弓根脊柱固定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
第十届全国经椎弓要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
-
脊柱内固定区域骨结构及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采用脊柱内固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早期复位,增加脊柱稳定性并提高植骨融合率[1,2].目前对脊柱内固定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而忽视了内固定后固定区域的远期效果[3,4].由于脊柱是椎体、椎间盘及韧带组成的复合体,其各种结构对应力遮挡的反应与长干骨不一致[5,6].近来部分学者对脊柱固定区域的应力遮挡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2,7,8].
-
顺椎弓根中央进钉脊柱固定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经椎弓根脊柱固定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复位好,三维固定可靠等优点,9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但由于技术要求高,需术中严格X线监测,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受到限制.我科自1998年起,从江西医学院一附院引进顺椎弓根中央进钉脊柱固定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31岁,第12胸椎至第3腰椎骨折8例,(合并神经损伤症状者5例),第4、5腰椎滑脱各1例.手术中使用顺椎弓根中央进钉技术进螺钉36枚,内固定系统Dick6例、steffee2例、RF2例.术后X线证实36枚螺钉进钉位置准确,脊柱固定良好.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内固定可靠,无再错位.1.2 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取俯卧位,胸前、双髂嵴垫枕,腹部悬空.根据体表标记初步定位,以伤椎棘突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长约12~14cm,紧贴脊突、椎板作骨膜下剥离,注意受伤椎板及椎管的再损伤,显露并检查棘上、棘间韧带、椎板、小关节突、横突损伤情况,确定双侧第12肋,推算受伤椎体及进钉椎体.
-
胸腰椎骨折佩带充气弹性脊柱固定支架316例临床护理
近年来,我院采用佩带充气弹性脊柱固定支架治疗胸腰椎骨折31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与效果.方法:80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被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联合组患者接受病灶清除与脊柱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矫正率、下床行走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rankel分级.结果:联合组的下床行走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发率、矫正率、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和Franke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应用病灶清除与脊柱固定术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治疗后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小儿脊柱侧凸手术早期疗效观察
21例脊柱侧凸病例均采用了手术疗法,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平均矫正27.2度,先天性结构性脊柱侧凸平均矫正18.4度.随.访14例有骨性融合.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强调脊柱固定必须在主弯上一个及下两个椎体.术中应注意有无隐性脊柱裂及纵裂畸形.
-
增强椎弓根螺钉系统对脊柱固定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它通过椎弓根这个“力核”达到三维固定.然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因其脊柱的骨质状况较差,故很难获得稳固的内固定,给脊柱外科手术带来极大困难,如何提高椎弓根螺钉系统对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固定的稳定性,是当前脊柱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就近年来对加强椎弓根螺钉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