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过敏性紫癜转归与血D-二聚体和FDP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过敏性紫癜(HSP)35例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的检测,探讨D-二聚体和FDP与HSP引起的紫癜性肾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D-二聚体 FDP 紫癜 过敏性/血液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和呼吸内科就诊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确立D-二聚体检测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利用免疫比浊法的原理,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经实验发现,确诊为肺栓塞的45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1.86±0.29)μg/ml高于正常临界值(0.5μg/ml);治疗4 d后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8±0.24)μg/ml,比治疗前降低;7d后测量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45±0.19)μg/ml,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肺栓塞发生的敏感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观察肺栓塞治疗效果的指标.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D-二聚体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5例疑似PE患者进行检查.分别评价螺旋CT肺血管造影、D-二聚体及两者联合检测对PE的诊断价值.结果 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 87.8%、95.2%,血浆D-二聚体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5.4%、63.7%,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8.9%和85.7%.结论 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D-二聚体可明显提高诊断PE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冠心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检测及意义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早期诊断方法也越来越多,本组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稳定型心绞痛(SA)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水平的改变,分析如下.
-
急性白血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急性白血病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的改变而形成高凝状态或者出血,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白血病/血液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人类 -
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肝硬化失代偿者中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失代偿者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PLT,以探讨在肝硬化病变中的意义.方法:肝硬化失代偿者98例,健康对照21例,均检测PT、APTT、TT、FIB、D-二聚体及PLT,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硬化失代偿者随病情加重PT、APTT、TT、D-D不同程度增高;FIB及PLT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肝硬化失代偿者凝血及纤溶机制存在明显异常,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肝硬化/血液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血液凝固试验 -
血浆D二聚体组织因子及内皮素对血栓性脑梗塞的意义
血栓性脑梗塞是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血栓性脑梗塞的发病多见于在血管病变或损伤基础上,与凝血状态和血液成份的改变及血管活性肽的激活等有关.本文通过检测血栓性脑梗塞在不同时相D-Dimer、TF及ET水平的变化,探讨了三者在血栓性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报道如下.
-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对收治的124例HSP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P患儿急性期PLT、MPV、PCT、PDW、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并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组与非HSPN组D-二聚体水平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03,P<0.05).结论:HSP患儿急性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持续高水平的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可能与HSP的肾脏并发症有关.
-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血清D-二聚体、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100例肺癌患者按TNM分期法分为四期:Ⅰ~Ⅱ期组(63例),Ⅲ~Ⅳ期组(37例),肺良性疾病组32例,48例正常为对照组,测定以上三项指标.结果 肺癌组血清CYFRA21-1、D-二聚体、CEA水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3项指标联合在肺癌的不同期也存在差别.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或血浆CYFRA21-1、D-二聚体、CEA可弥补单一指标的不足,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对肺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肺肿瘤/诊断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D二聚体和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并比较差异,并与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进展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01).结论 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检测有助于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标本来源我院住院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2例,使用NycoCard REAS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测定仪检测D-二聚体,使用北京赛科希德产Sc-2000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D-二聚体、PAgT(max)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病变与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血小板功能增强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应积极预防血栓形成.
关键词: 糖尿病 Ⅱ型/血液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血小板聚集 -
D-Dimer联合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联合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PE)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患者进行D-Dimer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筛选出疑诊患者的例数.然后对疑诊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判断D-Dimer联合超声心动图对PE诊断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结果:D-Dimer联合超声心动图对PE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70.8%.结论:D-Dimer联合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对PE的诊断.
-
2型糖尿病肾病PF1+2、D-二聚体检测及意义
2型糖尿病肾病(DN)在患病初始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到发现时肾脏的病变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失去了有效防治的佳时机.探讨2型D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意义重大.我们以无肾功能损害的2型糖尿病20例为对照,检测血中血浆凝血酶原片断1+2 (PF1+2)、D-二聚体,以观察2型DN的凝血及纤溶异常情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D-二聚体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是监测纤溶活性的有价值的指标[1].我们通过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旨在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关键词: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初诊D-二聚体阴性的肺栓塞10例分析
目的 认识D-二聚体阴性并不能排除所有肺栓塞(PE),减少该病误诊率.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市第六医院确诊的PE患者中初诊时D-二聚体阴性的患者10例,记录并分析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预后等.结果 本组PE患者诊断周期长(平均确诊时间为24.2 d),容易漏诊、误诊.病程长、曾使用抗凝药以及某些急性PE患者初诊时D-二聚体可能为阴性.结论 首次D-二聚体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PE诊断.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血液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颅脑损伤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含量与颅脑损伤患者伤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方法,动态检测90例不同伤情的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DD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的关系.结果:患者组D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DD含量与GCS、GOS呈负相关,并随伤情演变同步升降.结论:血浆DD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伤情与预后.
关键词: 颅脑损伤/血液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创伤严重指数 预后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方法:99例TIA患者按病程划分为A、B、C三组,所有病例在起病24 h内检测血清CRP和D-D的水平,观察72 h内头CT或MRI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IA患者血清CRP[A组(11.8±1.4) mg/L,B组(18.4±1.3) mg/L,C组(26.8±1.4) mg/L]和D-D[A组(0.57±0.15) mg/L,B组(1.03±0.19) mg/L,C组(1.38±0.22) mg/L]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RP(5.0±1.2) mg/L,D-D(0.26±0.11) mg/L](P<0.01),B、C组CRP和D-D的水平均高于A组(P<0.01),而B、C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TIA各组CRP和D-D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RP与D-D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A组r=0.723,P<0.01;B组r=0.761,P<0.01;C组r=0.768,P<0.01.结论:(1)CRP是D-D水平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2)CRP和D-D水平的升高可能是TIA患者的危险因素;(3)CRP和D-D水平的升高可以对TIA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较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肿瘤、肺部感染、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估计方面有重要意义,综述如下.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以及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纤溶、抗凝和凝血系统是维持机体出血与止血平衡的重要因素,当这些系统中某些因子的数量或功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出血或形成血栓.因此测定这些因子的改变有助于诊断易栓症和监测血浆凝血状态.本文主要介绍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应用.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中的应用1.1 PIH的病因 PIH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妊娠期凝血-纤溶机制的改变被认为是诱发妊高征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常妊娠时,特别是在孕晚期即有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各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均较非孕女性增多.同时,孕期纤溶系统的活性也相应增强.因此,晚期妊娠凝血与纤溶之间处于一种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
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血栓性疾病.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且近年来有渐增之势,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的重要指标,同时还是溶栓药物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对血栓形成性疾病如DIC、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心肌梗死等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通过对D-二聚体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