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将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分为实验A组、B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B组同时应用胺碘酮,A组应用厄贝沙坦、胺碘酮.结果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左室射血分数较实验B组有明显上升(P<0.05).实验A组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80.00%,高于实验B组(x2=5.25,P<0.05).结论 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明显,值得应用.
-
缬沙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确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缬沙坦、依那普利为主药物治疗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12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A=64)和对照组(B=62),全部入选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并控制血糖正常水平.治疗组用缬沙坦80 mg,1次/d,银杏叶片2片,3次/d.对照组用依那普利5 mg,2次/d,治疗6个月比较血压、肾功能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治疗过程中高血糖未控制者排除在外.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给患者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减少(P<0.05),血肌酐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用缬沙坦联合银杏叶片对2型糖尿病肾患者尿蛋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不同剂量伊贝沙坦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剂量即常规剂量和大剂量伊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联苯化合物/治疗应用 四唑类/治疗应用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
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能否有效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再发率,以探讨ARB在AMI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
-
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对比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差异性.方法:维吾尔族和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30例,给予厄贝沙坦片和氰氯噻嗪口服,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服药8周后汉族组达标率为96.67%,维吾尔族组达标率为83.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同剂量下,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汉族组疗效优于维吾尔族组.
-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氟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氟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口服胺碘酮加缬沙坦、氟伐他汀,对照组口服胺碘酮,观察12个月.结果:观察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左房结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水平在12个月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氟伐他汀能更有效预防房颤复发.
-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我科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EH),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其对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报告如下.
-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现将缬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
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2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和坎地沙坦,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用药前及给药6个月后测定血浆BNP浓度、LVEF(心脏射血分数)、FS(左室短轴缩短率).结果:治疗组EF、FS改善(P均<0.01),BNP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坎地沙坦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浓度,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很好.
-
伊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
高血压病(EH)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公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有效降压同时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亦是肾功能衰竭时首选降压药物之一,但ARB对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报道较少[1].我们选择伊贝沙坦(安博维)进行了此研究,并与ACEI之洛汀新(苯那普利)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四唑类/治疗应用 联苯化合物/治疗应用 高血压 肾性/药物疗法 -
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及24 h平均血压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IVST、PWT、LVM和LVMI明显下降(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均可有效的降低血压,并明显改善心室肥厚.
-
缬沙坦对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对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A<1.0)而收缩功能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于缬沙坦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及背向散射积分检查.结果:缬沙坦治疗后E/A比值明显增高(P<0.01),E/Ea比值显著降低(P<0.01),循环周期变化幅度(CV-IBS)明显增加(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可以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
-
联合降压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29例,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40 mg/d;B组29例,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d+缬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80 mg/d.结果:治疗8周后,B组收缩压(SBP)<130 mm Hg和舒张压(DBP)<80 mm Hg,达标率分别为68.96%和93.10%,较A组明显增高(P<0.05),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钙拮抗剂联合ARB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低.
-
大剂量缬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缬沙坦组(n=30)服用缬沙坦(valsartan)320 mg/d,联合组(n=30)服用雷米普利(Ramipril)10 mg/d联合缬沙坦160 mg/d,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白蛋白、血钾、肾功能(BUN、Cr)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联合组降舒张压优于缬沙坦组;治疗前后24 h尿白蛋白定量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联合组效果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前后血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安全,联合治疗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叠加的减少尿蛋白及降血压作用.
-
缬沙坦的临床应用进展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1)动脉:刺激收缩平滑肌增生.(2)心脏:加强收缩,导致心室肥厚.(3)脑:产生渴感,释放抗利尿激素.(4)肾上腺:刺激分泌醛固酮.(5)肾:抑制肾素释放,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刺激血管收缩,释放前列腺素.
关键词: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四唑类/治疗应用 -
缬沙坦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缬沙坦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给予保肝、利尿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69.4%(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并有较好的耐受性.
-
缬沙坦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和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对75名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测量主动脉中心动脉压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 35例服用缬沙坦160 mg/d(缬沙坦组),40例服用氨氯地平5~10 mg/d(氨氯地平组)控制高血压.药物治疗24周后复查ba-PWV和主动脉中心动脉压.[结果]24周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之间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肱动脉和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间治疗前ba-PWV差异无显著性(12.6±2.6)比(12.1±2.6)(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ba-PWV明显降低(12.6±2.6 比 10.8±1.9,P<0.01),而氨氯地平组ba-PWV改变无统计学意义(12.1±2.6 比 11.4±2.7,P>0.05).[结论]缬沙坦较氨氯地平在同等降低肱动脉和中心动脉血压水平的基础上可以明显改善其动脉弹性.
-
川黄口服液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川黄口服液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10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干预和严格血糖控制.对照组口服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黄口服液,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 HbA1c、FBG、2hPG、TC、TG和LDL-C均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但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UAER、BUN、SCr、MDA和AOPPs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OD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黄口服液联合氯沙坦对早期DN的疗效确切,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缬沙坦80 mg/d口服,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对照组仅给缬沙坦80 mg/d,其他治疗方法两组相同,疗程为4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血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和MDA、UAE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比单用缬沙坦能更有效地减轻蛋白尿和保护肾脏.
-
伊贝沙坦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和可能的机制.[方法]67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在血压和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伊贝沙坦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提示伊贝沙坦可延缓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治疗应用 联苯化合物/治疗应用 四唑类/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