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达式气胸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为解决战争和灾害现场伤员气胸快速检测和诊断的难题,设计并实现一种雷达式气胸快速检测系统.方法:采用微功率超宽谱雷达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根据肺组织在正常情况与气胸病理状态下的超宽谱电磁特性差异,设计实现该系统.结果:该系统对气胸模拟模型检测的正确率达到64.3%.结论:该方法及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气胸的早期快速检测,对战场便携式气胸快速诊断设备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
首都雷达操纵人员视觉疲劳防护措施的效果
目的 探讨视觉疲劳综合防护措施对空军某地面雷达操纵人员视觉疲劳的防护效果.方法 以首都空军某部队雷达操纵人员共30例为对象,在应用视觉疲劳防护措施前后分别进行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FF)检测、眼部视力、结膜炎等不适症状检查.视觉防护措施效果观察采用主观评价问卷调查和眼部检查,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防护措施防护后,除眼睑沉重和眼睛干涩外,眼睛酸胀、眼痛、流泪、畏光、充血、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和结膜炎等眼部不适症状较防护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觉防护措施应用前后,CFF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499.P<0.01).结论 视觉疲劳综合防护措施对首都空军雷达操纵人员视觉疲劳具有明显的防护效果.
-
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微波技术在通讯、雷达、探测、电视、核物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微波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益处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是反映微波损伤较敏感的系统之一,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射频电磁场的遗传毒性:现状和发展方向
射频电磁场(以下简称"射频场")是指频率在100kHz~300GHz的电磁场.普通生活环境中的射频场主要由移动电话、基站、广播电视发射塔、微波炉、电磁炉和雷达等产生,而职业环境中的高频感应加热、高频介质加热、微波加热及发热和射频溅射等设备也能产生射频场.
-
电磁辐射的损伤与防护
电磁辐射存在广泛,既见于核武器爆炸及炸药、炮弹爆炸,也见于雷达和人类生存环境中.电磁辐射武器(即定向能武器,包括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电磁脉冲武器)更是当前加紧研制的高技术武器之一.
-
某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扩建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 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建设单位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类比法与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 该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新建雷达发射或接收信号时产生的微波辐射.通过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可知,类比平台雷达作业过程中微波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因此,建设项目如在雷达设备上严格选型,在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长时间微波辐射照射的前提下,该项目微波辐射强度可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一些卫生防护措施,经评价组分析评价认为以上措施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控制设计,并结合评价报告提出的补充措施加以完善,以保证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从而防止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2月10日是国际气象日,于1991年由法国人在巴黎附近的一个叫依西·雷莫里的地方组织发起并确定的,当时有16个国家的25个电视台参加了气象日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学专家,从参加气象日的电视台中,评出了优秀的气象节目、气象小姐和气象先生.到了 2000年,已有65个国家的130十电视台参加国际气象日的活动了.我国是国际气象组织的成员之一,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能够运用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系统的天气预报了.
-
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暴露于不同强度微波辐射环境下的雷达作业人员的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某军区有雷达防护措施(防护组)和无防护措施(暴露组)的基层雷达部队男性战士各30名,正常男性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 暴露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和防护组(P<0 05),防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微波辐射造成的应激可以使血清胃泌素含量上升,雷达防护措施有减轻辐射影响的作用.
-
雷达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性激素和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性激素水平和精液常规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有雷达防护措施(防护组)和无雷达防护措施(暴露组)的两个基层雷达部队男性战士各30名,同期选择未接触雷达微波辐射正常男性30例作为对照组.留取血液和精液标本,放射免疫法对性激素进行检测,采用WEILI-9000电脑自动精液分析仪对精液进行常规分析.结果 暴露组的睾酮水平与防护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 05),防护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暴露组的精子密度、a级精子百分率、b级精子百分率与对照组及防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防护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 05).结论 雷达微波辐射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睾酮、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对于提高作业人员生殖健康水平十分必要.
-
某部阴虚体质雷达作业人员精液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阴虚体质雷达作业人员的精液质量情况,为临床提高男性生殖健康水平及完善雷达防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某基层雷达部队作业人员107名进行精液标本分析,阴虚质35名,平和质72名,探讨不同体质类型雷达作业人员的精液质量.结果 阴虚质雷达人员精液量少于平和质,液化时间长于平和质(P<0.05);不同体质作业人员精子密度、精子总数和精子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人员A级、A+B级精子百分比和精子活动率低于平和质(P<0.05).结论 阴虚质雷达作业人员更易受雷达微波辐射的影响,精液质量相对较差.
-
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波辐射对雷达官兵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军区有雷达防护措施(防护组)和无防护措施(暴露组)的基层雷达部队男性战士各30名,正常男性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植物神经功能问卷调查,比较神经衰弱的发生率.结果 暴露组的神经衰弱发生率明显高于防护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防护组和对照组神经衰弱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植物神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防护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防护措施对雷达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 分析有无防护的雷达作业人员心电图差异.方法 选择某军区有雷达防护措施(防护组)和无防护措施(暴露组)的基层雷达部队男性战士各30名,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无防护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防护组,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中,电轴偏移差异显著(P<0 05).结论 微波辐射可导致心电图异常,采取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的影响.
-
微波辐射对蛋白质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波已被广泛应用到通信、医疗、航天、军事、导航、食品加工、工业分析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使人们对微波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近年来微波的生物学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微波的生物学效应是指微波单独作用于生物体后所发生的现象、机制和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微波的生物学效应不仅在宏观上有改变,在分子水平上也有改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改变,研究成果也较多.研究分子水平上的改变以揭示一些宏观现象改变的机制.
-
微波辐射对雷达操作人员精子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精子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0名雷达作业人员作为雷达组,同期选择30名未接触雷达微波辐射的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分别留取两组人员的精液标本,采用精液常规检测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精子的凋亡。结果雷达组a级精子百分率、b级精子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c级精子百分率、d级精子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相比雷达组的活精子百分率显著下降,精子总凋亡率显著增高,死亡精子明显增多(P<0.05)。结论微波辐射可对雷达作业人员的精子凋亡产生影响。
-
防护措施对雷达作业人员血细胞、免疫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雷达微波对雷达作业人员血液、免疫系统的影响,并评估相关防护措施对雷达微波辐射的防护作用.方法 选择某军区有雷达防护措施(防护组)和无防护措施(暴露组)的基层雷达部队男性战士各30名,正常男性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从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观察.结果 对照组、防护组、暴露组的血常规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防护组的血红蛋白升高率高于暴露组(P=0 035),防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降低)率低于暴露组(P=0 031),暴露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常(升高)率高于对照组(P=0 01),且高于防护组(P=0 015);暴露组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24),且低于防护组(P>0 05).结论 雷达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的血细胞、免疫细胞均有影响,且采取防护措施对作业人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探测人体肿瘤的"雷达"——PET/CT——世界高端水平分子影像诊断设备PET/CT落户武警山西总队医院
近日,武警山两总队医院引进了世界高端水平影像诊断设备PET/CT,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为此本刊记者针对引进PET/CT设备特色优势,采访了该院PET/CT中心主任范跃星.
-
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随着微波技术在通讯、雷达、探测、电视、核物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波照射生物体时能穿透组织产生热和非热的生物效应[1],而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是反映微波损伤较敏感的系统之一.作者通过大量文献,就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现况做一综合评述.
-
放射诊断质量评价ROC理论及其数据处理
ROC理论来源于早期应用于比较不同雷达之间效能差异的信号检测理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Lee Lusted于1960年首先将ROC分析应用于医学诊断,随后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可以对成像系统的背景噪声中微小信号的检出能力进行解析和评价.
-
精微于心灵动于形Ingenuity TF PET/CT 系统
作为分子影像领域的排头兵,PET/CT技术将PET的功能成像与CT的形态成像进行了完美互补,通常会产生“1+1>2”的临床诊断效果。作为未来靶向治疗的核心设备,PET/CT既可像雷达一样对肿瘤进行精准探测,防微杜渐肿瘤的生长扩散;还可用于疗效评估与复发监测等复杂应用。作为高端医院的新一代“代表性标配”产品,本文以飞利浦Ingenuity TF PET/CT为例,详解购置PET/CT时相应的注意事项。
-
移动电话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近年来,应用于个人、工业和商业目的的电磁技术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电视、收音机、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雷达和应用于工业、医学及商业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