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骨软骨游离骨折手术治疗43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2-03~2003-08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关节骨软骨游离骨折43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43例分为A、B两组.A组共19例,游离骨软骨的软骨下骨厚度在3 mm以下.男11例,女8例.年龄18~60岁,平均32.4岁.受伤时间:6 h~13 d.
-
伴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40例MRI分析
目的:探讨伴有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X线平片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疑有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前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15例,后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24例,10例伴有相应韧带的弥漫性损伤.结论:MRI在诊断伴有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
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68例分析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ACL)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对68例AcL断裂的患者行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解剖重建.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均无膝关节不稳、关节间隙摩擦感、打软腿及伸膝受限.术后1 a,6例患者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余均为阴性.全部患者前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后评分为(94±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重建ACL能够可靠恢复关节功能,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研究进展
关节软骨是滑膜关节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旦关节软骨发生损伤,由于软骨组织本身缺乏血管,缺乏修复损伤和缺损的未分化细胞,软骨细胞包埋于致密的胶原-蛋白多糖基质中,限制了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所以自身修复能力非常有限,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难以形成正常的关节软骨,因而无法满足正常关节的功能需求,将会导致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1-2].
-
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调查及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降低感染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术后感染病例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设计干预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本院关节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为10.02%;高龄是术后感染大的高危因素;不同手术类别及不同医生组间的感染率稍有差异;优化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后有助于降低手术后感染风险。【结论】应加强关节外科围术期的全方位监测工作;针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优化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案从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
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er钢板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45例膝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全部采用关节镜下重建术,股骨端用Endobutter钢板固定,胫骨端用界面螺钉固定,选择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于对抗下拉紧固定。结果本组45例,随访(18±3.2)个月,优3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1.11%。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术后关节活动恢复快,固定牢固,早期、远期稳定性好,重建的肌腱抗张强度理想,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21例
目的 探讨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同定治疗肘部创伤21例,均获完全随访,男13例,女8例;年龄17~62(37.6±11.3)岁;左侧9例,右侧12例;其中开放性损伤5例;髁间骨折8例,髁上骨折5例,Ⅳ型Monteggia's骨折2例,肱尺关节后脱位伴肱骨外上髁骨折2例,尺骨鹰嘴骨折4例.结果 本组所有21例随访3个月至2.5年,平均(8±2.1)个半月.肘关节活动度为5°~140°(120°±0.6°),19例前臂旋转范围与对侧相差不到10°,2例旋转受限较明显,参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在终随访时11例优,5例良,3例可,2例差,平均(87.6±0.8)分(52~97分).4例发生并发症:1例为桡神经暂时性麻痹.1例为尺神经牵拉伤,均经口服神经营养药及理疗后恢复,另2例为去除Schanz钉后仍有钉道渗液,经搔刮钉道及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治愈.结论 使用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144例
目的 探讨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44例肩周炎患者运用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结果 治疗144例,痊愈126例,占88%,显效12例,占8%,有效6例,占4%,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
-
电针、关节松动术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护理下电针、关节松动术、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关节松动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疗法.结果 治疗3周后,患者在疼痛、功能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2%(4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治疗均在缓解疼痛、功能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因此,在电针、关节松动术的基础上加上生物反馈疗法是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
关节松动术联合电针与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电针与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就诊的肩周炎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进行电针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 治疗3 周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松动术联合电针与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具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