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防震;尹长恒;王成君;刘继攀;宋德余;高增书

    对中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2003-06~2005-08收治经胃镜确诊的、临床评估可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50~76岁.

  • 晚期贲门癌介入治疗61例疗效观察

    作者:屈中玉;刘红钊;李学斌

    我院2002-01~2004-01经病理证实为贲门癌61例,经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42例,女19例.年龄40~77岁,平均56岁.均经电子胃镜下活检病理证实为贲门癌,其中腺癌56例,腺鳞癌5例.术前均经上消化道X线,CT及腹部B超检查.其中肝及其他部位转移14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3例.所有患者均未手术治疗.

    关键词: 胃肿瘤/治疗
  • 自体输血对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海中

    本资料通过比较异体输血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生存率和预后的影响,探讨自体输血的优点.

  • DC、CIK治疗胃癌1例分析

    作者:吴敏;黄智钢;师红林;董昆芸

    对DC、CIK治疗胃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8岁.因癌胚抗原(CEA)持续升高4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常规体检中发现CEA升高.随访4个月CEA再增高达48.95ng/ml.入院前饮食、二便、睡眠好.

  • 胃癌腹膜种植的机制和治疗现状

    作者:周平;张奇夫;杨玉波

    胃癌不能根治切除及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腹膜种植.据文献载,胃癌腹膜种植占全胃癌手术的10%~15%,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50%~60%,其治疗效果不佳,5 a生存率基本为0[1].因此,控制腹膜种植是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综述如下.

  • 胃印戒细胞癌206例内镜病理分析

    作者:高虎;余西林;王宏;卞小红

    0 引言在我国,胃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1-11,20],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12-14];全世界范围每年约有68万人新确诊病例[15],胃癌的死亡率也在恶性肿瘤中占据第二位[16],随着胃癌研究进展,早期诊断、治疗的水平明显提高[18,19],5 a生存率显著上升.印戒细胞癌在原发性胃癌中占有一定比例[20-23,26].为了解印戒细胞癌的发病情况及预后,统计我院及解放军第六医院消化内科1990-09/2000-09上消化道内镜检出胃印戒细胞癌206例分析如下.

  • 进展晚期食管贲门癌内镜序贯治疗15例随访

    作者:余国行;王苑本

    院自1991-05开始,对进展晚期食管贲门胃底癌先后采用单纯激光光动力学、微波+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激光光动力学三联疗法[1]进行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常需在短期内重复治疗,且远期疗效不满意;为延长再次重复治疗间隔,并进一步延长患者存活对间,于1996-06,我们又采用内镜下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序贯治疗,对15例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5例患者均符合<进展晚期食管贲门癌诊断标准>2,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53岁~74岁,平均67.4岁,病程7 mo~21 mo,上中段食管癌2例、中下段食管癌10例(其中1例伴有食管一气管瘘)、贲门癌2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1例,缩窄型癌3例、蕈伞+髓质混合型12例,鳞癌13例,腺癌2例,病变范围≤6 cm者3例,6 cm~8 cm者9例,8 cm以上者3例,疗前滴水不进者11例,仅能进水及清流者4例,全部患者明显消瘦,呈恶液质者9例.

  • 胃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余文林;黄宗海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全世界每年约有68万新确诊病例.尽管通过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多数中、晚期患者,其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胃癌基因治疗的新探索,试图从分子水平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辅助疗未.现就胃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自杀基因治疗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MAL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作者:高利利;梁浩;纪小龙

    1983年Marshall和Qarren在微氧条件下从人体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国内外的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发病有密切关系,尤其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re,MALT)淋巴瘤患者中Hp的感染率高达90%,远高于其他胃部疾病,因此近几年Hp与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现将Hp相关性胃MALT淋巴瘤的研究进展现况介绍如下.

  • 中药芪龙方抑制实验性胃肿瘤的作用

    作者:陈飞松;任蜀兵;李春梅;刘晋生;郭培元;危北海;施波;傅招娣;雷小虹

    芪龙方是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在临床应用治疗胃癌癌前疾病数十年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经验方剂芪龙方具有健脾益气,清热活血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胃癌癌前疾病不仅疗效确切,还未发现毒副作用.因此我们为了深入研究芪龙方的作用,以期初步阐明芪龙方治疗胃癌癌前疾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更广泛的应用芪龙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研究的基础.本文以小鼠Lewis肺癌、前胃癌(FC)为体内移植瘤,探讨芪龙方对实验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并以人胃腺癌BGC-823,BGC-803及MNK-28等细胞株为材料,用MTT法进行芪龙方的提取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 胃癌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姜学海;杨学伟;郭筠秋;崔云甫;杨大成;周文学;贾洪波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总结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穿孔前的主要症状及诱因、穿孔的病理类型及病理特点.随访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预后.结果 42例中男27例,女15例.穿孔前上腹不规律性疼痛是突出的症状,乏力、消瘦、贫血是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穿孔的主要诱因为内镜检查、洗胃、饱食、腹部挤压伤等.但约50%的患者无明显诱因.手术治疗39例,皆为进展期胃癌.除1例为胃后壁癌灶旁穿孔外,均为癌灶穿孔.术式选择有探查引流术;穿孔修补术;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未探查及单纯引流者,皆于2wk内死亡;穿孔修补术多于6mo内死亡;姑息性切除者,有存活2 a的病例;但大多在6mo内死亡;根治性切除术,疗效较好,生存期多在1 a以上,有1例术后14 a死于脑血管病.结论胃癌穿孔虽为胃癌的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但如处理得当,仍可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治疗

    作者:商少宏;郑建玮

    幽门螺杆菌(Hp)被发现的近20 a来,胃肠病工作者对其与上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及感染的治疗进行过许多研究和尝试,寻找到一些治疗Hp感染的有效方案,根除Hp已经成为现代治疗一些常见胃肠疾病的重要措施.

  • TK基因联合mIL-2基因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善禹;顾琴龙;刘炳亚;朱正纲;尹浩然;林言箴

    目的通过转基因方法观察自杀基因TK对小鼠胃癌的杀伤作用,并联合mIL-2基因,观察免疫反应在增强TK杀伤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方法转导自杀基因TK,应用脂质体方法转导细胞因子基因mIL-2.通过体外实验观察TK基因对小鼠胃癌MFC细胞的杀伤性和旁观者效应;体内实验中首先在615小鼠建立胃癌模型,然后分组将病毒上清注入瘤体内,并结合应用前药和mIL-2基因,分别观察它们对肿瘤的杀伤作用.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在局部的聚集情况.结果 TK基因在体外即显出明显的杀伤作用,20%的转基因细胞可以杀伤70%~80%以上的肿瘤细胞.体内实验表明TK基因结合前药GCV可显著杀伤肿瘤,而TK基因本身并无杀伤作用(P=0.046).联合mIL-2后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加强,部分肿瘤完全消退(P=0.005).免疫组化显示CD ,CD 细胞在局部聚集.结论自杀基因TK联合前药GCV对小鼠胃癌产生显著杀伤作用,不仅转基因细胞被杀死,而且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大量周围细胞.细胞因子基因mIL-2可增强TK的抗肿瘤作用.

  • 复方参七汤抑制大鼠胃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玉泉;沈洪薰;周树军;陈莉;于秀;陆丽萍

    目的中草药对胃癌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的有关机制尚不清楚,通过诱发大鼠胃癌模型,研究复方参七汤对胃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 100mg/L连续喂养Wistar大鼠9mo,制成胃癌模型,实验大鼠在喂养MNNG的同时,连续喂给中药复方参七汤18mL/kg.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癌发生率为6.9%(3/43),对照组胃癌发生率为58.9%(23/39).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复方参七汤能显著降低MNNG诱发的大鼠胃癌发生率,对胃癌有明显的抑制和预防作用.

  • 进展晚期食管贲门癌的内镜治疗

    作者:王苑本;余国行;高友芝

    我国为食管癌(多伴有贲门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居世界之首,大量统计资料证明;在我国高发区中高发病率达48.87/10万,而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高发病率仅为5/10万,不同地区统计资料又证明,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发病率居第2或第3位;其死亡率也居世界之首,标化年死亡率为14.59/10万~23.40/10万,每年约有14万~15万人死于本病,其中年死亡率超过100/10万以上的县市有19个,高死亡率可达303.37/10万.因此食管癌(包括贲门癌)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到医院就诊者多为失去手术根治机会,或手术、放疗、化疗后又复发的进展晚期患者;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类患者多采用多种内镜下治疗,以解除肿瘤引起的梗阻、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适当延长生命.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作者:冯勇;孙现军;吴志先;刘学智;马恒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21例中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7例,确诊率仅为33.3%,手术切除20例,行全胃切除12例,胃大部切除8例,剖腹探查1例,5年生存率为57.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以胃镜活检为主要手段,但确诊率仍待提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辅助化疗有助于晚期肿瘤的手术切除.

  • 晚期胃癌内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子鑫;刘巍

    目的:总结晚期胃癌内科治疗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探讨其治疗发展方向及新动态.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探索系统,以“晚期胃癌化疗、靶向治疗和二线”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45条.纳入标准:1)胃癌治疗发展;2)晚期胃癌一线治疗;3)晚期胃癌二线治疗;4)长期生存获益;5)晚期胃癌靶向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5篇.结果:胃癌内科治疗发展缓慢,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一线联合化疗可以获益,但仍无统一的标准方案.对于适当的胃癌患者可以考虑给予二线治疗.随着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抗血管生成及抗HER-2药物的加入,晚期胃癌的治疗前景逐渐广阔.结论:大多数晚期胃癌患者有机会接受一线治疗,当前的联合方案有更好的耐受性,治疗效果亦有所改善.分子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成效可喜,但终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治疗地位仍需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

  • 晚期胃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加高频热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发强;李本全;冯立东;张胜;詹香草;李新菊;王道军;靳桂红

    晚期胃癌患者病变广泛,腹腔脏器受侵、区域淋巴结以及远隔部位广泛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控制肿瘤局部复发、临近扩散和远端转移,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为探讨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加高频热疗对晚期胃癌的疗效,我们对69例晚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加高频热疗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 胃癌穿孔 45例诊治分析

    作者:伊丕钦;高庆冉;仇长敬

    胃癌穿孔属晚期胃癌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3%~6%[1].随着临床及病理学的深入研究及胃癌治疗水平的进展,对本病的治疗不只限于急诊急救,更要重视远期疗效.我院1988年1月~1998年1月,共收治胃癌穿孔患者45例,占同期胃癌患者的7.7%(45/586).治疗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 胃肠道间质瘤14例临床分析

    作者:侯少洋;黄瑞文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14例胃肠间质瘤中病变发生在食管1例,胃5例,小肠7例,直肠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恶性9例,良性2例,交界性3例.9例随访1~99个月,随访期死亡4例. 结论 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恶性病变术后需做综合治疗.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