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长型高位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长期误诊1例分析

    作者:陈浩;何俊;魏平波;杜涛;李小军

    椎管内神经鞘瘤临床并不罕见.然而,高位颈段巨长型神经鞘瘤因肿瘤巨大、解剖部位特殊,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极高.绵竹市医院神经外科于2008-10成功收治,现分析如下.

  • 椎管内肿瘤误诊82例分析

    作者:贺宝荣;祁朝阳;王景叶;王全平

    我们自1993~2000年共收治椎管内肿瘤543例,其中早期误诊82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31例,年龄9~70岁,平均43岁,病程5个月~6 a,平均2 a8个月.肿瘤位于颈段14例,胸段23例,腰骶段45例.硬膜外肿瘤10例,髓外硬膜下肿瘤51例,哑铃形9例,髓内肿瘤12例.其中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47例,颈椎病13例,急腹症6例,生长性疼痛5例,外伤性截瘫4例,慢性胰腺炎3例,肩周炎2例.

  • 腰椎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分析

    作者:郝文建;邢振广

    2002-01~2005-12我院共发生腰椎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现分析如下.

  • 骶骨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分析

    作者:沈鹏程;翁峰标;蒋富贵;徐能;李建强;金小平;朱晓东

    2000-10/2007-10我院共诊治骶骨肿瘤11例,其中6例首诊时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比率达54.5%.分析如下.

  • 陈旧性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椎管内肿瘤1例

    作者:林翔;王荣茂;石树培

    1 病例报告男,43岁.10 a前曾有腰部扭伤史,经推拿、按摩等治疗症状缓解.入院前20 d余,跑步后出现右下肢酸胀,症状持续并与体位改变无关,大小便正常.行腰椎MRI示:(1)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L4~5椎间盘变性并向后突出;(2)L5后缘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占位,相应椎管狭窄,行Gd-DTPA增强见类圆形软组织轻度增强.查体:无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腰椎生理前凸存在,活动度好,腰椎无叩压痛,双下肢皮肤感觉、肌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右侧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诊断为椎管内肿瘤伴L4~5椎间盘突出症.

  • 椎管内神经鞘瘤1例分析

    作者:孙妍;张飞飞

    对椎管内神经鞘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 女,59岁.右下肢发麻1 a余,双下肢感觉障碍、无力4个月余,右足烫伤1个月于2008-12-02入院.患者于2007-08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发麻,以右侧小腿外侧明显,无痛觉减退,伴轻度腰痛,未在意.以后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双下肢发麻、力弱,口服中药及抗风湿药物无好转.4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感觉障碍,痛温觉明显减退,双足踩棉花感,双下肢活动障碍,以后逐渐不能行走,大便干燥,小便费力,无双上肢力弱、发麻等症状,无头痛、头晕,无肉跳感,在当地医院查头颅MRI诊断为脑梗死,给予药物及针灸治疗无效.

  • 椎体转移瘤低场磁共振诊断评价

    作者:李桂英;时惠平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268个椎体转移瘤及对照组151例223个椎体骨折的低场MRI形态、信号等改变.结果 在水脂分离序列(WFS)及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等脂肪抑制序列图像上所有转移瘤均呈高信号.椎体转移灶在T1WI上218个呈低信号,50个呈等信号;在T2WI上71个呈稍高信号,67个呈等信号,130个呈低信号.增强扫描209个有不同程度强化,59个增强扫描后信号与椎体信号相近.结论 椎体转移瘤在MRI上表现为椎体内异常信号,以脂肪抑制序列为敏感,低场MRI可对椎体转移瘤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 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附68例报告

    作者:陈兆秋;李万湖

    脊柱是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尸检证实70%的骨转移瘤发生在脊椎[1].我院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脊柱转移瘤且资料完整的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 脊椎转移瘤的MRI诊断

    作者:刘吉华;徐锐;徐爱德;高振华;鞠志国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阅读103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患者的MRI片,并分析和记录各种征象.结果 103例共累及338个脊椎,其中3个仅累及附件,82个仅累及椎体,253个椎体和附件同时受累.依据椎体形态和椎体病变特点将椎体受累的335个脊椎分为四型:Ⅰ型97个,椎体内单发病灶;Ⅱ型102个,椎体内多发结节病灶,边界较清晰;Ⅲ型16个,全部椎体信号异常;Ⅰ~Ⅲ型椎体均无压缩.Ⅳ型120个,全部或大部椎体信号异常伴压缩骨折,其中114个椎体上和(或)下缘凹陷,116个椎体后和(或)前缘隆突.累及附件的256个脊椎中,238个有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及椎体相邻部分同时受累,235个病变椎弓根及附件其他部分外形增大.软组织肿块见于133个病变脊椎,矢状位像上均以病变脊椎为中心,其中130个上下范围小于或略超过病变椎体高度.结论脊椎转移瘤易累及多脊椎,根据病灶分布、脊椎形态及软组织肿块特点,MRI可对多数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 脊柱肿瘤术前穿刺活检的价值

    作者:刘晓光;党耕町;刘忠军;袁慧书;马庆军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术前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的方法,评价其在脊柱肿瘤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脊柱破坏初诊为脊柱肿瘤的患者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并与其他的诊断方法相比较,结合影像学资料和临床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结果:292例初诊为脊柱肿瘤的患者包括颈椎136例(寰枢椎34例)、胸椎76例、腰椎68例、骶椎12例,经穿刺诊为结核43例,转移瘤93例,脊柱原发恶性肿瘤59例,脊柱良性肿瘤48例,肿瘤样病变16例,化脓性感染8例,骨质疏松病理骨折后骨修复改变8例,Paget病3例,其他14例.活检阳性率95.21%,手术114例,手术后病理证实活检符合率95.61%.平均随访37.7个月,活检的准确率为92.81%(271/29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是脊柱肿瘤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对制定脊柱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起重要的作用.

  • 脊柱骨巨细胞瘤36例诊断与治疗

    作者:马庆军;党耕町;刘忠军;陈仲强;刘晓光

    目的:总结3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3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12~67岁.颈椎16例,胸椎6例,腰椎5例,颈胸段、胸腰段和骶骨各3例.1990年前的10例中3例颈椎骨巨细胞瘤单独应用放射治疗,余7例用外科手术切除加放射治疗.1991年以后,23例有CT和MRI扫描,故用Enneking外科分期,并结合Weinstein-Boriani-Biagni外科分期进行分类,SⅡ期6例和SⅢ期3例沿肿瘤假囊行椎体切除与脊柱内固定治疗,13例SⅢ期病例用全椎切除与脊柱内固定治疗.结果:单独应用放射治疗的3例颈椎骨巨细胞瘤和应用手术加放射治疗的7例随访7~30年,无肿瘤局部复发.椎体切除的9例与全椎切除的13例,随访2~8年,有3例因切除不彻底复发,其余19例到目前无局部复发.结论:完全切除病损是控制脊柱骨巨细胞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放射治疗是有益的辅助治疗方法.

  • 15例低位椎管内肿瘤误诊误治分析

    作者:杨明;朱有法;陈正形

    目的探索提高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及疗效.方法对收治曾被误诊的胸10椎体节段以下的低位椎管内肿瘤1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误诊误治经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对椎管内肿瘤的症状、体征缺乏认识,体检不够细致,影像学检查选择不当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以临床特征为基础,配合X线片、腰穿脑脊液检查以及MRI检查可降低低位椎管内肿瘤的误诊率.MRI是诊断椎管内肿瘤的佳手段.

  • 低场强MRI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金辉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32例脊椎转移瘤共累及158个椎体,单发转移2例,多发转移30例,其中呈跳跃式分布28例.131个受累椎体呈稍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12个椎体呈稍不均匀的长T1、短T2信号,15个椎体T1WI为低信号、T2WI为等或高低混杂信号,STIR上152个受累椎体见明显高信号、6个椎体未见明显高信号.本组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18个,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合并附件转移16例,无一例出现椎间盘受累征象.[结论]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和其他疾病鉴别.

  • 颈段椎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8例报告)

    作者:王宣虎;袁卫民

    本院从1992年1月至2001年 10月,共收治颈段椎管肿瘤28例,其治疗结果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