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护理与疏导在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陈爱宁

    人工流产手术是目前人工较常选择的一种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刺激及机体的创伤对于受术者,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次考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镇痛手段的应用,给患者极大的减轻了手术所带来的痛苦.

  • 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妇女情绪的影响

    作者:孔莹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妇女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3,11.934,P<0.01).干预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8,P<0.05).结论 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心理情绪,提高手术治疗的配合度.

  • 芬太尼合用丙泊酚或七氟烷行无痛人流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吴晓霞

    目的 比较芬太尼合用丙泊酚或七氟烷进行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P组32例和S组35例,P组采用芬太尼合用丙泊酚的方法,S组采用芬太尼合用七氟烷的方法.并监测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麻醉副反应(体动、宫口扩张满意度、注射痛)及手术出血量.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中SBP、DBP、MAP、HR、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体动、注射痛、出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宫口扩张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芬太尼合用丙泊酚是目前无痛人流常用方法,芬太尼合用七氟烷也尝试运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在无痛人流手术时,应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 护理干预对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白小平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能否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规程给予通气治疗,观察组在通气治疗前进行调查评估,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治疗中,密切观察,及时处理不适,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设定参数,每天治疗2次,每次3~4h,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好,两组PO2、PCO2、SPO2、PH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干预能大幅度提高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 1例双肺部分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脱离呼吸机的护理

    作者:朱桂霞

    全麻下双肺部分肺叶切除术后常需要呼吸机的支持,防止呼吸肌疲劳、缺氧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消瘦的病人呼吸肌力弱,支持时间、支持条件的掌握对脱机产生影响,为避免脱机不当,术后需要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配合医生完成脱机过程.

  • 心脏手术患者机械通气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张春桂

    回顾性分析29例心脏手术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发生躁动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提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健康宣教,维持有效的人工气道并保持通畅,熟练掌握呼吸机的操作技能,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是确保患者安全脱离呼吸机的关键所在.

  • 肺心病患者多次机械通气撤机护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沈淑梅;王红梅

    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是指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1].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院MICU共有23例肺心病患者有2次以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多为9次,平均4次.其中21例成功撤机.现报告如下.

  • 进行无创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窦英茹

    无创通气(NIV)指在病人和呼吸机之间通过无创接触面(鼻罩或面罩)来传递对肺的机械通气支持,可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无创呼吸机具有广泛优点:①可间歇正压通气;②无须插管;③可应用不同的通气方法;④能正常的吞咽饮食和湿化;⑤容易脱机;⑥生理性加温和湿化气体.由于具有以上优点,无创呼吸机在ICU被广泛应用.我院ICU病房1年中收治的80例进行无创通气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人工流产术中笑气吸入与助产陪伴护理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慧芳;朱晓燕;陈健华;李清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采用笑气吸入性镇痛作人工流产术,对照组(100例)采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作人流术.两组同时给予全过程助产士陪伴护理,观察镇痛效果,阴道出血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的总满意率达98%,而对照组总满意率为51%,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2%,对照组为15%,P<0.01;两组的阴道出血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笑气吸入性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有效,方便、安全、价廉,可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适用于人工流产术需要.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监护

    作者:江锡环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及其监护措施.方法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人院后或急诊手术后立即采用半导体降温毯行亚低温治疗,温度设定为33~35C,同时微量泵输入冬眠合剂,给予呼吸机辅助内呼吸,降温维持2~3日,对其中3例颅内压高达38mmHg以上者降温时间延长至5~8日,复温采用自然复温法.治疗监护常见并发症,如颅内高压、感染、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癫痫等.结果通过对常见并发症的监护,采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28%).结论加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监护,做好预见性护理,是提高亚低温治疗成功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 重度吸入性损伤人工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芳

    吸入性损伤见于吸入火焰、干热空气、蒸汽、有毒或刺激性烟雾和气体所致,多伴有其他部位的烧伤.重度吸入性损伤指伤及支气管以下甚至肺泡,呼吸困难发生得早而严重,单纯气管切开往往不能缓解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导致组织缺氧、窒息、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是严重烧伤的死亡原因之一.

  • 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燕玲;彭素云;郑小燕

    目的探讨心脏双瓣膜置换术(DVR)围手术期在护理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主要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DVR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经过成功的手术、精心的护理,20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得到改善,痊愈出院.1例因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结论深入了解病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重视维持术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加强抗凝治疗的监护及术后健康宣教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 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进展

    作者:韩平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腔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人工气道建立的同时,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过滤、加温、加湿及防御机能,使水分丢失过多、痰液粘稠不易排出,易造成气道阻塞.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同行对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施有效吸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吸痰的时机、吸痰方法及技巧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 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研究

    作者:徐玉花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4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天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 PaO2、 SaO2)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PH值、PaO2升高,PaCO2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 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患者身心的负性影响及护理

    作者:张宝珠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工呼吸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挽救了许多呼吸困难患者的生命.但也不容忽视它给患者身心造成的负性影响.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 探索流产后关爱有效方式及其效果分析

    作者:崔超美;卢艳;陈湘华

    【目的】探索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 ,PAC)服务有效方式及其效果。【方法】982名自愿行人工流产的女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服务方式;研究组采用PAC服务方式,即在普通常规服务方式基础上增加PAC服务内容,术后12个月评估两组服务效果。【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12个月随访率分别为83.10%、88.39%。术后12个月对照组与研究组有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分别为19.70%与8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对照组与研究组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19.4±1.3)、(26.7±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意外妊娠、重复流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普通常规服务方式基础上增加PAC服务内容,能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保护女性生殖健康。

  • 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在口腔颌面肿瘤接受人工气道内吸引患者主观感受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俞蕾蕾;郑莉萍;阮洪;胡嘉乐;郝桂华;顾雅洁;胡琳

    [目的]探讨Colaizzi的7步法在分析口腔颌面肿瘤接受人工气道内吸引患者主观感受.[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8例口腔肿瘤患者,采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接受人工气道内吸引的感受.[结果]口腔颌面肿瘤患者对人工气道内吸引的主观体验提炼为5大主题:逃避与矛盾心理、不舒适感、渴望沟通、患者对人工气道内吸引存在误区、操作者需慢而轻柔.[结论]重视患者主观感受,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增加患者对气道吸引相关认知,是减少患者心理负担的重要措施.并且以循证为基础,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安全.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晓燕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模式.术后一周,采用焦虑自评袁(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SF-36中文版健康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消化道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

    作者:黄永红;胡玉兰

    【目的】探究消化道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化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VAP 的发病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0%和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和40.0%,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消化道护理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住院时间,降低VA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

    作者:陶丽君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需要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积极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1例患者成功脱机,病情逐渐好转,终痊愈出院,成功脱机率为85.00%(51/60),9例患者病情恶化,出现死亡,病死率为15.00%(9/60)。[结论]在临床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87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