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建华;孙戈新

    灌注成像技术不仅能显示形态学的变化,而且能同时反映组织的生理学功能改变,因此也被称之为功能影像学,日前已逐渐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1].1991年开始Mile等[2]结合快速CT扫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获得评价血流灌注情况的彩色图像,首先提出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I)概念.

  • 血管性痴呆与皮质下缺血性脑梗死CT表现的相关研究

    作者:白芝兰;张秋娟;薛冠英;齐乃新

    背景:皮质下缺血性脑梗死在脑血管病中为常见,但其具体的影像学表现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脑梗死CT表现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在双肓情况下采用完全随机相互对照的横断面、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1999-10/2002-01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28例CT证实有皮质下多发脑梗死患者,其中女68例,男60例,年龄54-89岁.方法:对比分析皮质下多发性脑梗死有痴呆和无痴呆患者的CT表现.主要观察指标:皮质下脑梗死的发生部位、体积及数目;伴随脑白质疏松的程度及脑萎缩指标的测量.结果:痴呆组中额叶皮质下、内囊前肢、尾状核、半卵圆中心前部、侧脑室体旁前部白质及丘脑梗死发生率、平均梗死灶数目及平均梗死体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3级(3.%,18/60)、4级(32%,19/60)脑白质疏松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0/68;7%,5/68;x2=4.81,12.22,P<0.05);脑萎缩指数测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额叶皮质下及丘脑梗死灶数目、侧脑室旁前部白质梗死灶体积、脑白质疏松以及脑皮层萎缩的程度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皮质下多发脑梗死性痴呆与梗死灶的部位、数目、体积和脑白质疏松及皮质萎缩的程度密切相关.

  • 基于CT灌注成像的侧支评分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的价值

    作者:王庆松;张圣;张美霞;陈智才;楼敏

    目的:评估基于CT灌注成像的软脑膜侧支评价方法(CTP-CS)在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动脉取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CTP-CS和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侧支评分(DSA-CS)对侧支进行评分,DSA-CS或CTP-CS评分3~4分定义为侧支良好.预后优定义为术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为2分及以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侧支循环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SA-CS和CTP-CS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获得血管再通33例(82.5%),临床预后优16例(40.0%).与预后不优的患者比较,预后优的患者侧支评分更高(均P<0.05),侧支良好比例更高(均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侧支评分是预后优的独立预测因素(CTP-CS:OR=48.404,95% CI:1.373~1706.585,P<0.05;DSA-CS:OR=34.651,95% CI:1.147~1047.018,P<0.05).一致性分析提示,CTP-CS和DSA-CS两种评分间的一致性良好(κ=0.697,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P-CS 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能力与DSA-CS 相当(均AUC=0.726,95%CI:0.559~0.893,P<0.05).结论:CTP-CS评分能独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动脉取栓治疗的预后.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孝君;王爱民;柳四新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经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筛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261例,依据TOAST分类标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79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87例、脑梗死组95例,对未检出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未破裂动脉瘤伴发情况,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结果]26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出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检出率为4.98%(13/261);其中脑梗死组中共有10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有1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中有2例.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 M1段末端动脉瘤2例,颈动脉起始部位夹层动脉瘤2例,囊性动脉瘤1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常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其中以脑梗死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亦可伴发以小、中型动脉瘤为主的未破裂动脉瘤.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6例临床与CT分析

    作者:罗惠珠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系指围产期新生儿窒息所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病情重、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是当今医学及社会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作者对经本院确诊的且资料完整的 HIE 156例进行临床和CT分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