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见消化系疾病不合理用药分析

    作者:乔传虎

    消化系疾病临床上十分常见.据统计胃肠病和肝病引起的疾病负担占所有疾病的1/10.随着疾病发病机制的不断阐明及新药的开发问世,消化系疾病的药物治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然而随着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多,药物的误用或滥用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增加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笔者随机抽查了某院80份消化科病历,现分析如下.

  • 消化性疾病与临床用药

    作者:段晓红;刘玲;刘玉明

    消化性疾病治疗用药品种繁多,原因是此类药物毒性小,副作用少,口服或静脉注射可短期内使血药浓度升高,达到止痛、止酸、解痉作用.部分药物特点是保护胃黏膜或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生长.

  • 硫酸镁在消化系统疾病现代应用价值

    作者:蒋民德;周校堂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胆道残余及再生结石之排石作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用价值.方法胆囊切除后6mo~24mo内再生或残余结石,经B超证实共32例,其中男7例,女25例,用33%硫酸镁口服30 mL/d或10 mL/次,3次/d,部分加用熊去氧胆酸50 mg,3次/d,舒胆通40 mg,3次/d,每次排便检查有否结石.男对99年收住急性胆源性胰腺炎50例,随机口服硫酸镁13例,未服37例,对尿激粉酶转阴天数等进行对比观察,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经治疗后B超复查及排出结石17例于3d~7d内排石,4例1 mo排石,6例2 mo排石,排出结石直径0.4cm~2.4 cm,5例失败,平均排石时间12.5 d,排石率(排净率)84.37%.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用硫酸镁组尿激粉酶转阴天数(非硫酸镁组以下相同)4.15±3.63(10.03±5.56),排便日期2.23±1.41(6.24±3.41),住院天数6.08±9.56(26.59±15.82),费用6421.88元±4522.54元(14581.18元±10753.53元),胃肠减压时间4±2.35(n=5)[8±7.51(n=13)],禁食天数4±2.94(9.70±6.36).组间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硫酸镁对总胆管结石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有肯定临床价值

  • 光合细菌口服制剂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晓东;王叶;郭培德;赵荣芝;田维熙

    目的观察光合细菌口服制剂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服用光合细菌口服制剂(主要含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选消化不良患者10例,胃炎20例,其中急性胃炎12例(60%),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40%),消化性溃疡10例,其中胃溃疡4例(40%),十二指肠溃疡6例(60%),伴慢性结肠炎8例(20%).男28例,女12例,年龄20岁~55岁,其中21岁~45岁30例(75%)病程3 a~12 a,其中5 a~9 a 28例(77%),临床表现为胃胀,食欲不振,呕吐24例,泛酸,厌食6例,嗳气12例,伴腹痛12例,肠炎腹泻8例3mo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症状的改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口服3 mo后,临床症状痊愈12例,显效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0例消化不良中9例痊愈,1例好转,总有效率90%;12例急性胃炎中8例好转,4例转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5例好转,3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5%;4例胃溃疡中痊愈2例,1例好转,1例无变化;6例十二指肠溃疡中5例好转,1例无变化,对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为80%;8例伴慢性结肠炎中5例痊愈,2例好转,1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7.5%.经患者主诉,应用内镜、结肠镜和钡餐造影等检查,溃疡患者PCM总数下降,溃疡病变始终处于非活动期,微痛,溃疡创面愈合快,结肠炎患者炎症程度减轻,无并发溃疡,且食欲增强结论服用光合细菌口服制剂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奥曲肽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王玉静

    目的 对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并对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肝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成对照组和奥曲肽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用药为常规使用的垂体后叶素,奥曲肽组患者治疗用药为奥曲肽,对2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止血时间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奥曲肽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6.67%(116/120),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17%(101/120);奥曲肽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19.6±9.8)h,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33.4±11.2)h;奥曲肽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83%(7/12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0)%(21/120).结论 结果显示,2组奥曲肽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具有迅速止血,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 中医"和法"在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席淑华

    目的 探讨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病邪所在,应用中医"和法"治疗. 结果 研究组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肠炎、肝硬化的总有效率为95.00%、95.00%、95.00%、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76.67%、70.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和法"弥补了单纯西药治疗的欠缺之处,对消化内科疾病起到了显著的调理作用,同时提高了肠道中的药物浓度,便于药效的发挥,收效确切,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 抗肿瘤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作者:周爱萍;王奇璐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是恶性肿瘤化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黏膜炎、腹痛和腹泻等.这些不良反应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常常妨碍化疗的顺利实施和药物剂量的提高,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这些不良反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和腹泻及其防治进展.

  • 临床药师参与消化内科用药实践的案例分析与体会

    作者:李晓平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重点发展方向。推行临床药师制、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临床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决策和药学监护,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多年,作者主要在消化内科开展工作,现将在工作过程中参与用药实践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