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

    作者:陈军红;李东野;张辉;王晓萍;陈静;闫艳

    目的 利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DSE)试验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分析其运动异常心肌节段静息与DSE条件下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变化.PCI术后9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以室壁运动分数改善作为判断心肌存活的标准.结果 PCI前225个运动异常心肌节段中,术后101个节段室壁运动明显恢复(44.89%),判定为存活心肌,124个节段运动无明显改善(55.11%).单独应用DSE准确预测72个节段为存活心肌[敏感度71.29%(72/101)],87个节段未恢复心肌[特异度70.16%(87/124)].STE静息状态下ROC曲线下面积为0.76; SRs截断点-0.49,敏感度71.30%,特异度70.20%;结合DSE后ROC曲线下面积为0.89,SRs截断点-0.75,敏感度89.10%,特异度90.30%.无论静息还是DSE条件下存活心肌SRs均显著大于未恢复心肌(P<0.01).结论 STE与DSE相结合可显著提高预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潜在的有功能的存活心肌可作为筛选PCI适应证和预测PCI疗效的可靠指标.

  •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左室节段容积与收缩功能变化的三维超声研究

    作者:冯振华;李华;陈晓峰;唐莎

    目的 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RT 3D-TITE)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分析缺血性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左室各段心肌收缩应变及局部心腔容量变化特点及二者间相关性,探讨影响缺血性FMR血流力学的因素,为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信息.方法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使用前后,采用RT 3D-TTE及二维应变率技术(TMQ)分析缺血性FMR患者局部心腔容量性及心肌应变率变化特点.结果 使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左室各游离壁基、中段节段性容积(SVr)和节段容积/左室整体容积比值(rgS-Vratio)及应变率(Ssr)有所增加(P<0.05);上述各壁基、中段rgSVratio均值(rgSVratio-aver)分别与Ssr均值(Ssr-aver)相关(P <0.001);上述各壁基、中段rgSVratio均值在负荷前后变化值(ArgSVratio-aver)分别和Ssr均值变化值(ASsr-a-ver)相关,下壁、下侧壁ArgSVratio-aver与△Ssr-aver两者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91、0.85,P<O.001).结论 局部心肌收缩能力的增加可促进对应局部心腔在心动周期内的心排量,对缺血性FMR程度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