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尖瓣成形和置换术治疗室壁瘤合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盛;仲肇基;孙寒松;宋云虎;吕锋;王水云;王欣;许建屏;凤玮

    目的 比较二尖瓣成形术或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合并室壁瘤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纳入2009年7月~2015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因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合并室壁瘤患者行二尖瓣手术者49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二尖瓣置换组9例,二尖瓣成形组40例.对上述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3.1±2.0)年.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死亡无统计学差异(P=0.569).两组出院前二尖瓣返流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二尖瓣成形组LVEF高于置换组(P=0.016).随访期死亡3例.成形组远期二尖瓣返流高于置换组(P=0.020).末次随访时,两组LVEF、LVEDD均无统计学差异(P=0.981、0.596).结论 在合并室壁瘤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中,二尖瓣置换术与成形术手术风险相似.二尖瓣成形存在远期返流复发的风险,但远期生存及心功能无显著差异.

  •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研究

    作者:王星懿;周微微;王效增;刘楠楠;焦晓芳;李雪;李贵申;于春海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67例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返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程度将3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A组,29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二尖瓣返流患者分为B组,同时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C组.二维超声测量二尖瓣返流的流颈宽度及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左室各节段射血分数,比较各组间相关参数.结果 A组患者二尖瓣返流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为(24.90% ±2.34%),显著高于B组的(18.20% ±6.68%),A组患者的流颈宽度为(4.60±1.04)mm,显著高于B组的(3.00±2.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节段射血分数较B、C两组均减小,其中,前侧壁基底段、中间段,下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后间隔基底段、中间段较C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无创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准确评估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信息.

  •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及预后——单中心6年回顾性研究

    作者:施根灵;张奇;张瑞岩;胡健;张建盛;张宪;何汝敏;沈卫峰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及出院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入选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初发A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二尖瓣无返流组、轻度、轻-中度、中-重度返流组,随访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在448例AMI患者中,急性期院内死亡者24例.住院期间心超结果发现二尖瓣返流发生率为67.2%,其中轻度返流为51.1%、轻-中度为9.4%、中一重度为6.7%.门诊或电话随访到患者268例(59.8%),平均随访(33.8±19.6)月,共发生死亡37例(13.8%),其中心源性死亡19例(7.1%),非心源性死亡18例(6.8%).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死亡与二尖瓣返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R=1.504,95%CI:1.002~2.256,P=0.049),心源性死亡与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显著正相关(RR=3.088,95%CI:1.767~5.395,P<0.001),均独立于入院时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及有无靶血管重建. 结论: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在初发AMI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对预测AMI患者的远期死亡有意义,建议纳入AMI预后的危险分层,指导今后的临床治疗.

  •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左室节段容积与收缩功能变化的三维超声研究

    作者:冯振华;李华;陈晓峰;唐莎

    目的 应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RT 3D-TITE)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分析缺血性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左室各段心肌收缩应变及局部心腔容量变化特点及二者间相关性,探讨影响缺血性FMR血流力学的因素,为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信息.方法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使用前后,采用RT 3D-TTE及二维应变率技术(TMQ)分析缺血性FMR患者局部心腔容量性及心肌应变率变化特点.结果 使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后,左室各游离壁基、中段节段性容积(SVr)和节段容积/左室整体容积比值(rgS-Vratio)及应变率(Ssr)有所增加(P<0.05);上述各壁基、中段rgSVratio均值(rgSVratio-aver)分别与Ssr均值(Ssr-aver)相关(P <0.001);上述各壁基、中段rgSVratio均值在负荷前后变化值(ArgSVratio-aver)分别和Ssr均值变化值(ASsr-a-ver)相关,下壁、下侧壁ArgSVratio-aver与△Ssr-aver两者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91、0.85,P<O.001).结论 局部心肌收缩能力的增加可促进对应局部心腔在心动周期内的心排量,对缺血性FMR程度的改善有促进作用.

  •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富湘;崔跃;利建;陈注有;莫介超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M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10例,其中55例伴有MR者设为观察组,55例不伴有MR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5年内的跟踪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MI)率为27.27%(15/55)、再次MI率为14.55%(8/55)、心力衰竭(HF)率为67.27%(37/55)、猝死发生率为7.27%(4/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3%(7/55)、7.27%(4/55)、38.18%(21/55)、3.64%(2/5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率为29.09%(16/55)、房性早搏率为27.27%(15/55)、心房纤颤率为20.00%(11/55)、窦性心动过缓率为23.64%(13/55)、总发生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11/55)、16.36%(9/55)、14.55%(8/55)、14.55%(8/55)、64.45%(36/55),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MR与中度MR、重度MR相比,急性心肌梗死、再次MI、HF、猝死和心率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后两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MR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再次MI、心力衰竭(HF)、猝死和心率失常发生率均低于重度MR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缺血性二尖瓣返流会提高冠心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影响其预后。

  • 二尖瓣成形环瓣环环缩术在缺血性二尖瓣返流中的应用

    作者:仲肇基;刘盛;凤玮;孙寒松;许建屏;吕锋;王水云;尹朝华

    目的 研究应用二尖瓣成形环行瓣环环缩术治疗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并发室壁瘤的患者72例,根据二尖瓣病变部位及性质选择成形方案,其中33例使用二尖瓣成形环进行瓣环环缩术.回顾性分析手术的近期、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4例(6%).术后二尖瓣返流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中度及中度以上二尖瓣返流1例(1%).术后随访(5±3)年,随访期死亡11例(16%),出现中度及中度以上二尖瓣返流12例(18%).是否使用成形环进行瓣环环缩术后早期二尖瓣返流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但远期成形环环缩组较对照组二尖瓣返流程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并发室壁瘤的患者中,二尖瓣成形术可安全、有效地重建二尖瓣功能.使用成形环进行瓣环环缩可改善远期效果.

  • 不同心肌梗死部位对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影响

    作者:薛红霞;穆爱荣;周丽;纳丽莎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心肌梗死部位对缺血性二尖瓣返流产生的影响.方法 统计收治的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塞部位和缺血性二尖瓣返流的发生情况.结果 241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前壁梗死161例,伴有缺血性二尖瓣返流110例;后、下壁梗死80例,伴有缺血性二尖瓣返流55例.两组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易伴发缺血性二尖瓣返流,前壁和下后壁心肌梗死的产生机制不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