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春立;吴心怡;王旭梅;谭京;甄英姿;陈芳娇;梁蕊;吴芳琴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不同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术后去枕平卧时间,提高患儿耐受性.方法 2017年6月5日-12月28日,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处于维持治疗阶段,需进行鞘内注射的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鞘内注射后分别去枕平卧2h、3h、4h,观察患儿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对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程度以及去枕平卧期间患儿的主要活动.结果 共有180例患儿完成研究,每组60例,3组在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枕平卧2h患儿耐受性好;3组平卧期间的主要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卧床时间越长,患儿生理需求越多.结论 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够提高患儿的耐受性,建议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

  • 平卧位微穿刺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56例报告

    作者:周祥福;高新;温机灵;肖翠兰;温晓飞;杨波;陆佳荪;陈兴屹;孙颖浩

    目的 总结平卧位微穿刺造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56例结石患者,结石位于左肾23例、右肾26例、输尿管上段7例.结石大小平均为2.6 cm×1.7 cm,单发结石17例,多发复杂性肾结石26例,肾铸形或鹿角形结石13例,大铸形结石为5.7 cm×7.2 cm×4.3 cm.伴重度肾积水者9例,轻中度肾积水者29例.患者取平卧位,患侧腰胁部垫高,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扩张建立经皮肾微穿刺通道,采用输尿管镜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结果 56例碎石取石术均成功.1例术中输血200ml,余55例均未输血.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一期结石取净40例(71.4%),残留结石16例,其中9例二期手术取净,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愈,4例未进一步处理.结论 平卧位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体位舒适,击碎的结石更易冲出,而且利于麻醉师观察患者,方便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的实施.

  • 硬膜外麻醉术后平卧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麻醉与疼痛》曾有一篇文章[2~4],就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与否进行过对比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去枕与否,对硬膜外麻醉术后血压,呼吸,脉搏及术后头痛头晕发生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但许多医院沿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h的方法,其方法主要为了防止麻醉后头痛的发生。据本人多年来观察和思考,认为其理论根据不充分,本文对此加以讨论。

  • 垫肩颈枕仰头位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张晓容;袁强;尔古小迷;刘珉甬

    [目的]通过垫肩颈枕仰头位置胃管临床效果的研究,探索其优越性和可行性,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和肝胆外科术前需置胃管的病人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垫肩颈枕仰头位置胃管)和对照组60例(平卧位),观察两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呕吐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垫肩颈枕仰头位置胃管术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

  • 胸腰椎疾病患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

    作者:吕曼

    目的探讨胸腰椎疾病患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8月~12月胸腰椎疾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根据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胸腰椎疾病并行全麻手术患者术后6h内不能坚持体位指导152例。其中,因麻醉状态导致依从性差65例,占42.8%,医学相关知识缺乏20例,占13.2%,患者想急迫恢复健康15例,占9.9%,对医务人员信任度差17例,占11.2%,不舒适感23例,占15.1%,家属不配合12例,占7.9%。结论通过加强护患沟通,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麻醉未清醒期间的安全管理和心理护理;落实责任制护理,重视健康教育等方式能提高胸腰椎疾病患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

  • 腰麻下剖宫产术后头痛的预防性护理

    作者:王雪梅

    目的 探讨腰麻下剖宫产术后头痛的预防性护理.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腰麻下剖宫产术后的269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5名产妇对其进行头痛的预防性护理,54名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269例患者中215例常规去枕平卧12小时1例发生头痛,发生率为0.05%,54例患者未去枕平卧发生头痛者6例,发生率为1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下剖宫产术后去枕平卧12小时,12小时后仍然以平卧为主至24小时,并48小时内尽量以平卧为主,可降低术后头痛的发生.

  • 儿童腰椎穿刺术后不同平卧时间对头痛、腰背痛及脑脊液渗出量的影响

    作者:尹艳;李素芳;付勤;李蔷;赵海燕;王春艳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术后不同平卧时间对儿童头痛、腰背痛及脑脊液渗出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50例颅内压正常、需进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对照组,穿刺术后分别去枕平卧0.5、1、2、4、6 h,观察腰椎穿刺术后各组头痛、腰背痛的发生率,脑脊液的渗出量.结果 儿童行腰椎穿刺术后不同平卧时间对头痛的发生率及对脑脊液的渗出量均无影响(P>0.05),平卧0.5 h和1 h的腰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腰椎穿刺术后平卧时间可缩短至0.5~1 h.

  • 膝关节联合麻醉术后平卧时间与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欣;韩咲;李亚红;张晓乐;腾爽

    目的 研究膝关节联合麻醉术后平卧的具体时间、方法 以及不同起点计时对患者不良反应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运动医学病房联合麻醉下膝关节手术患者420例,按照病房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0例.其中,观察组又按房间不同分为A组70例、B组70例、C组70例.对照组自患者回到病房后作为起点去枕平卧6h;观察A组为麻醉拔出硬膜外导管后作为起点去枕平卧6h,观察B组为麻醉拔出硬膜外导管后作为起点去枕平卧4h,观察C组为麻醉拔出硬膜外导管后作为起点低枕平卧4h.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与不舒适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更容易发生尿潴留;两组腰背酸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更容易引起腰背酸痛;其他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组内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坐起前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组内舒适度为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和B组间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麻醉拔管时间作为术后平卧的起点,并适当缩短平卧时间至4h,采用低枕平卧的方式,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比较平卧与半坐卧位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差异

    作者:杨芳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比较平卧位与半坐卧位在预防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导管异位中的差异。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对照组30例(病情许可,能平卧),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30例(部分患者因病情只能半坐卧位),在半坐卧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置管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19%)干预组l例(4.0%)。干预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以显著减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 浅谈外伤患者疼痛致昏厥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程黎

    目的 总结外伤患者因疼痛致昏厥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了2011年12月~2013年8月在急诊科抢救的16例外伤患者因疼痛致昏厥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16例外伤疼痛致昏厥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并无后遗症发生结论通过正确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外伤疼痛致患者昏厥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及时的终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轻患者痛苦,挽救了患者生命其中平卧和掐人中的方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在该类急诊中要保障平卧和掐人中方法的实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