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八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家系基因型和表型分析
目的 对8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采用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血小板对各种诱聚剂的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Ⅱb和β3的含量;PCR法对先证者GPⅡb/Ⅲa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对突变位点进行直接测序,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 8个家系的先证者PLT计数均正常,血小板形态分散,出血时间(BT)延长,凝血象正常;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除家系2先证者为Ⅲ型GT和家系6先证者为Ⅱ型GT外,其余家系各先证者均为Ⅰ型GT.基因分析共发现12种不同类型的突变,分别为G10A、G1412T、G1199A、1525delC、G2223T、C2671T、2930delG、IVS15(-1)delG、A2334C、C1750T、69-79del和C470A.家系3先证者在GP Ⅱb/Ⅲa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GPⅡb/Ⅲa基因突变是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主要原因.G10A、69-79del、C470A、G1412T、G2223T、C2671T和1525delC是导致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的新的基因突变位点.
关键词: 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基因型 表型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抗血小板治疗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作为冠心病患者主要的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显示在一部分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常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仍然会发生不良心脏事件,因此对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抵抗现象越来越引起关注.通过临床监测血小板功能可以及时识别这部分患者并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从而可能使这部分患者获益.目前为止很多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手段已经应用于临床,用来监测及评价冠心病患者预防和治疗血栓事件的疗效.这些检测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测定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结果不同,并且和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95例结直肠癌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学检测同时空腹查外周血GPⅡb/Ⅲa的表达水平;以CD31为内皮标志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5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微血管染色.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小板的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中血小板的数量[(251.61 ±83.71)×109/L与(184.71 ±34.48)×109/L(P<0.05)];血小板的数量与TNM分期相关,其中Ⅰ期数量为(218.81 ±98.77)×109/L,与健康志愿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期、Ⅲ~Ⅳ期的数量分别为(248.34 ±70.39)×109/L、(261.05±88.17)×109/L,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而血小板水平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CEA水平、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GPⅡb/Ⅲ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25.95±16.92)与(4.45±2.49),(P<0.05)],与淋巴结转移[(31.90±17.92)与(19.34±13.00),(P<0.01)]、浸润程度[(28.01±17.22)与(12.95 ±5.32),(P<0.02)]及TNM分期密切相关;GPⅡb/Ⅲa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MVD)(r=0.632,P<0.01)成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标.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结直肠肿瘤 微血管密度 -
半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STEMI行急诊PCI老年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56例和半量组58例.标准剂量组给予替罗非班0.10~0.15 μg/(kg·min)静脉滴注48 h,半量组给予0.05~0.075 μg/(kg·min)静脉滴注24 h.比较2组TIMI及心肌染色分级(MBG)2~3级血流率,术后90 min的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LVEF、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变化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出血、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标准剂量组TIMI及MBG 2~3级血流率较半量组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90 min的sumSTR>50%比例及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出血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3.45% vs 16.07%,P<0.05).结论 半量替罗非班在预防缺血方面的疗效与标准剂量相当,但在出血风险方面的安全性明显升高.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微颗粒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和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7.81±5.68)岁.AIS组62例,对照组为40例.结果 AIS组PMP[(6.11±1.54)% vs (2.31±0.83)%,P=0.000]和PAG[(81.66±7.15)%vs (57.36±7.98)%,P=0.000]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AIS组治疗2周后PMP[(4.28±1.31)% vs (6.11±1.54)%,P=0.000]和PAG[(68.78±7.49)%vs (81.66±7.15)%,P=0.00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IS组患者PMP与PA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63,P=0.037).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PMP、PAG、TC、空腹血糖与AIS预后相关.结论 PMP和PAG可作为检测判断AIS治疗效果及脑梗死预后的指标.
-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诊PCI中出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99例急诊PCI中出现CSF的患者,根据是否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44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2组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 min完全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ST段回落率明显增加(84.1% vs 65.5%,P=0.036),LVEF改善情况明显提高[(7.74±4.21)% vs (5.17±3.63)%,P=0.002],2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466);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 急诊PCI中出现CSF情况时,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灌注,加快LVEF的恢复.
-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8与白细胞血小板间黏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IL-8)表达量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探讨趋化因子IL-8参与冠心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冠心痛患者102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冠心病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前,空腹抽取静脉血6ml,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6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及GPⅡb/Ⅲ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水平.结果 冠心痛组IL-8[(65.98±26.44)ng/L vs (41.91±19.67)ng/L]、GPⅡb/Ⅲa[(15.06±7.89)% vs (8.06±2.34)%]、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和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8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和GPⅡb/Ⅲa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IL-8表达水平与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检验指标和治疗靶点进行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冠心病 白细胞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血小板粘附 -
VerifyNow对比血小板聚集仪分析氯吡格雷药效
目的 比较检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的2种实验方法的异同.方法 随机收集207例门诊和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服用氯吡格雷后,抽取静脉血,同时进行光比浊法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与VerifyNow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系统实验,并进行分析.结果 血小板聚集仪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PAgP) 156例在40%~80%,占75.4%,25例<40%,占12.1%,26例>80%,占12.6%.VerifyNow分析P2Y12受体的化学反应数值(PRU) 126例在240~350,占60.9%,50例PRU<240,占24.2%,31例PRU>350,占15.0%. PAgP与PRU呈正相关,PAgP与抑制血小板聚集率(INHI)呈负相关,PAgP+INHI趋近于一个定值.结论 VerifyNow抗血小板治疗监测系统可作为氯吡格雷药效监测的良好实验方法.
-
血小板平均容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小板平均容积(MPV)水平与术后心肌灌注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AMI并接受急诊PCI的老年患者273例,根据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分为灌注良好组(MBG 3级)159例和灌注不良组(MBG 0~2级)114例.比较2组入院时血常规等情况,分析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灌注不良组MPV[(11.2±1.4)fl vs (9.4±1.2)fl]及白细胞计数[(11.2±1.0)×109/L vs (10.1±1.3)×109/L]较灌注良好组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OR=2.409,95%CI:1.640~3.539,P<0.01)和白细胞计数(OR=1.683,95%CI:1.107~2.558,P<0.05)是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因素;相关分析显示,MPV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与急诊PCI术后MBG(r=-0.616,P<0.01;r=-0.449,P<0.0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r=-0.671,P<0.01;r=-0.265,P<0.05)呈负相关.结论 在接受急诊PCI术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老年AMI患者中,其MPV和白细胞计数越高,术后心肌灌注情况越差.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联合替罗非班出血的危险因素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undrome,ACS)患者PCI联合替罗非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64例,行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71例(年龄≥65岁)和非老年组93例(年龄<65岁),采用TIMI出血标准,分析2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组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3.1% vs 25.8%,P<0.05).老年组大出血、小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4.1% vs 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404.434,95% CI:1.767~92543.210,P=0.030)、体质量(OR=0.817,95%CI:0.675~0.990,P=0.039)、肾小球滤过率(OR=1.185,95%CI:1.003~1.400,P=0.046)是老年组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ACS患者PCI联合替罗非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高于非老年患者,女性、低体质量、肾功能下降是老年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发生出血风险的预测指标.
-
血栓弹力图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1948年,Harber首次研制出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并开始应用于实验研究.TEG可动态监测从血小板纤维蛋白相互反应开始,包括血小板聚集、血凝块强化、纤维蛋白交联以及血凝块溶解的全过程.
-
血小板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变化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血小板膜糖蛋白(GP)、D二聚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根据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分为有心绞痛事件发生56例和无心绞痛事件发生60例.分别测定各组体内D-二聚体、GP水平,分析有无心绞痛事件发生之间的差异,检测其与心绞痛事件发生的敏感性.结果 高血压组、UAP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P<0.05,P<0.01);高血压组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有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D-二聚体、G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患者(P<0.01);有心绞痛事件阳性检出率D-二聚体、GPⅡb、GPⅢa敏感性较GPⅠb明显增高.结论 GP、D-二聚体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D-二聚体、GPⅡb、GPⅢa可以作为预测心绞痛事件发生较为敏感的指标.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冠心病 高血压 -
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无复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注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PCI术并全部使用抽吸导管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抽吸治疗后,经指引导管应用替罗非班,常规剂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实验组30例,常规组基础上,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常规剂量外周静脉持续泵入.比较2组围术期出血、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前向血流情况.结果 实验组首次用药的罪犯血管TIMI 2~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86.67% vs 63.33%,x2=4.356,P=0.037);末次用药的罪犯血管TIMI 2~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93.33% vs 70.00%,x2 =5.455,P=0.020);实验组TIMI 3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66.67% vs 30.00%,P<0.05),2组表面出血和内脏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 vs 3.33%,3.33%vs6.67%,x2=0.351,P=0.554).2组围术期和术后近期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时,经过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地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
关键词: 抽吸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介入治疗后氯吡格雷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PCI术后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药物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筛选PCI术后CYP2C19基因突变为CYP2C19* 2/*2、CYP2C19* 2/*3或CYP2C19* 3/*3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2倍组22例和3倍组23例.常规组75 mg氯吡格雷、2倍组150 mg氯吡格雷、3倍组225mg氯吡格雷,1次/d.分别于PCI术后1、3、6个月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各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及再发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6个月内,2倍组和3倍组患者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81.8% vs 31.8% vs 21.7%,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2倍组和3倍组氯吡格雷药物抑制率较常规组显著升高(P<0.01),2倍组与3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血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变异患者增加氯吡格雷药物服用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小板的抑制,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
替罗非班在老年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预防无复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人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6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83例)和对照组(80例).替罗非班组在导丝通过病变后经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之后予替罗非班0.15 ug/(kg·min)持续静脉滴注24 h.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入院后30 d 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 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3级和TMPG 2~3级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IMI血流0~2级和TMPG 0~1级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主要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减少无复流,改善心肌灌注和心功能,且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无复流现象 冠状血管造影术 -
血小板活化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其影响.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老年OSAHS患者90例为试验组,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将OSAHS患者分轻、中、重3组,其中16例重度OSAHS患者接受nCPAP治疗为治疗组,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比较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中、重度老年OSAHS患者组血浆GMP-140[(16.6±2.3)μg/L、(18.9±3.1)μg/L]、GPⅡb/Ⅲa(38 468±952/49673±1037、39 867±1264/50 899±247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8±2.1)μg/L、37672±769/48469±1672, P <0.05],nCPAP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01);(2)GMP-140、GPⅡb/Ⅲa与AHI呈正相关(r值为0.5273、0.4829/0.4562,均为P <0.001),与SaO2min呈负相关(r值为-0.6481、-0.5846/-0.6264,均为P <0.001).结论中、重度老年OSAHS患者存在明显血小板活化,并与夜间低氧血症密切相关,其可能在OSAHS患者心脑血管栓塞性并发症高发生率中起重要作用;nCPAP治疗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P选择素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
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冠状动脉腔内注入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冠状动脉腔内注入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及对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诊断明确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梗死相关血管(IRA)为急性闭塞病变,且成功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128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通过造影导管于IRA按10 μg/kg替罗非班在5 min内完成腔内注入,对照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通过造影导管于注入等容积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IRA注入替罗非班或生理盐水10 min后的冠状动脉内血栓及血管再通状况,术后院内出血并发症情况,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及心功能.结果 试验组IRA注入替罗非班10 min后33例血栓负荷减低,其中26例心肌梗死试验性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1级,对照组6例血栓负荷减低,3例TIMI≥1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分别为2例和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时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腔内注入替罗非班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有助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IRA的血栓消退及血管再通,有效且安全.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心肌梗死 放射学 介入性 -
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不同年龄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 72例老年ACS患者按照年龄不同分为80岁及以下组及80岁以生组,均给予氯吡格雷75 mg/d与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应用2周.运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各组经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体外共同活化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a(GPⅡb/Ⅲa)及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的变化. 结果 80岁及以下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及P选择素的基线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11.0、71.2±8.7)%,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14d后,血小板GPⅡb/Ⅲa及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9.1、57.3±12.4)%;80岁以上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及P-选择素的基线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12.7、75.8±8.6)%,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14d后,血小板GP Ⅱ b/Ⅲ a及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l.2±8.5、47.3±10.3)%,80岁以上组血小板GPⅡb/Ⅲa及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 结论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抑制血小板活化效果在80岁以上老年ACS患者较80岁及以下老年ACS患者明显增加.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 将104例经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1组(34例)、干预2组(32例)及对照组(38例).干预1组和2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 mg/d,同时加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后3周检测血中CD62P、PAC-1、hs-CRP;治疗后6个月时超声检查斑块及血脂情况. 结果 干预1、2组及对照组比较:①斑块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3组不稳定性斑块数分别为54、46、49个,稳定性斑块为5、6、4个,治疗后不稳定性斑块分别为44、34、50个,稳定性斑块为15、17、5个.与治疗前自身和对照组比较,两个干预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两个干预组治疗后,CD62P、PAC-1及hs-CRP较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治疗后两个干预组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4.0 mmol/L者,干预1、2组治疗前分别为2例和1例,治疗后为7例和14例(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治疗后急性脑血管事件,对照组3例,干预1组 1例, 干预2组0例.干预2组药物不良反应有6例(18.8%),干预1组有1例(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阿司匹林联合10 mg/d的阿托伐他汀较20 mg/d更安全.
-
血小板膜糖蛋白αⅡb P126H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aⅡb P126H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aⅡb Pl26H真核表达载体,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将其与表达β3亚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M8Ⅲa共转染293T和CHO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膜上aⅡ b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鉴定aⅡb P126H突变体在转染细胞内的总体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aⅡb P126H突变体的细胞内定位.结果 转染突变体的细胞膜表面仅可见痕量表达的aⅡb,突变aⅡb P126H与β3共表达后,可检测到前体aⅡb,但未检测出成熟aⅡb.突变aⅡb β3蛋白主要分布于内质网,仅有极少量进入高尔基体中.结论 aⅡb P126H突变阻碍了pro-aⅡbβ3复合物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转运,导致细胞内滞留,从而影响了aⅡb β3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是导致血小板表面缺乏aⅡb β3复合物,产生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突变 血小板无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