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分型检测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作者:蔡庆;朱美财;王蔚;陈友纯

    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是引起人畜急性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与人类腹泻密切相关的是不耐热肠毒素h(LTh)、耐热肠毒素Ⅰb(STⅠb)及耐热肠毒素Ⅰa(STⅠa)三种肠毒素菌株.我们利用一种新型的核酸探针标记和检测技术,建立了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ETEC三种基因探针及通过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种肠毒素基因并分型的方法,取得较好结果.

  • 结肠癌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方辉;李学良;施瑞华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检测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98例结肠息肉(结肠息肉组)和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TK1含量.结果 结肠癌组TK1水平[2.87(1.51~4.36)pmol/L]显著高于结肠息肉组[1.25(0.85~1.52)pmol/L]和对照组[1.17(0.68~1.42)pmol/L](P<0.05);而结肠息肉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结肠癌患者行扩大根治术后血清TK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肠癌组血清TK1检测阳性率61.25%(49/80),与癌胚抗原(CEA)检测阳性率(58.75%,47/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与CEA联合检测,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68.75%(55/80).结论 血清TK1检测在结肠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消化道癌症患者血清胸苷激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平安;李艳;邹力

    在正常人细胞中,胸苷激酶(TK)含量极低,只是在细胞过度增生的情况下,才出现较高的水平.Ellines等[1]报道,恶性贫血患者血清中TK的含量是正常人的40倍,而且,它能够作为肿瘤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2].我们利用抗TK单克隆抗体(Anti-TKmAb),建立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消化道癌症患者血清中的TK,以探讨TK在消化道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Department of Medical Radiobiology, Karolinska Institute,

  • 消化道肿瘤患者细胞质胸苷激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钱纪银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检测在消化道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20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45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和42例健康人血清中TK1含量.结果 消化道肿瘤患者TK1水平显著高于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消化道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0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TK1阳性率远远高于其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50).结论 血清TK1检测在消化道肿瘤诊断、判断预后、监测疗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手术及输血感染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锋;邱辉;周惠娟

    目的: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性标志物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增强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进行初筛检测,阳性标本立即重新复查一次,仍为阳性者判断为初筛试验阳性。对于 HBsAg、抗-HCV 初筛阳性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进行确证;抗-HIV 初筛阳性者送 HIV确诊实验室进行确诊、抗-TP 初筛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 HBsAg、抗-HCV、抗-HIV、抗-TP 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5.83%、0.75%、0.05%、2.73%,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各检测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的阳性率。41123例术前检查患者血清标本中,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共筛查出2399例HBsAg 阳性标本、308例抗-HCV 阳性标本、19例抗-HIV 阳性标本、1123例抗-TP 阳性标本。筛查的阳性标本经各项目的复检确认方法进行复检确认后,共确认出2325例 HBsAg 阳性标本、299例抗-HCV 阳性标本、17例抗-HIV 为阳性标本、1054例抗-TP 阳性标本。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 HBsAg、抗-HCV、抗-HIV、抗-TP 的 S/CO 值分别在5.71、9.24、15.9、10.82以上时,经复检后各检测项目均呈现100%的阳性。结论增强化学发光法 HBsAg、抗-HCV、抗-HIV、抗-TP 的检测特异性大于99%,检测阳性预测值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疗需求,检测过程和工作效率都优于常规免疫标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林;卢仁泉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检测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02例胃癌患者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35例胃良性疾病和38名健康人血清中的TK1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TKI水平[2.35(1.28~3.75)pm/L]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组[(1.21(0.75~1.43)pm/L]和正常对照组[1.14(0.72~1.39)pm/L](P<0.01);而胃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胃癌患者手术后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胃癌患者血清TK1阳性率(57.8%)远远高于其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14.7%)、糖抗原(CA)199(13.7%)、CA50(17.7%)].结论 血清TK1检测在胃癌诊断、判断预后、监测疗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平安;邹力;何其敏;杨平;赵海专

    利用抗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单克隆抗体,建立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血清中的TK.在肿瘤病人中,肺癌的TK阳性率为91.5%,直肠癌为90.0%,胃癌为90.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非淋白血病(ANLL)、淋巴瘤分别为93.3%,65.0%和91.6%;非肿瘤病人TK的阳性率为4.2%.207例体检健康人群血清均为阴性,TK含量明显低于各肿瘤组病人(P<0.001),而与非肿瘤病人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和直肠癌病人的TK阳性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CEA)的阳性检出率(P<0.005).结论:血清TK含量大于5 pmol/L可判定为异常;ECLA检测TK对ALL、淋巴瘤、肺癌、胃癌和直肠癌等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将会成为肿瘤筛查、恶性程度和预后观察的工具.而且本法具有特异性好,结果易于观察且可长期保存的优点.

  • 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黎东;彭春雷

    目的 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65例肺癌患者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20例肺部良性疾病和2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TK1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TK1水平(3.71±2.86pmol/L)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1.70±1.61pmol/L)和正常对照组(1.18±1.13pmol/L)(P<0.01);但肺部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诊断肺癌的准确度中等偏高.结论 TK1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它的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 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凯;于在诚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58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术前血清TK1的水平,同时检测40例食管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TK1水平;食管癌组随机抽取28例进行连续跟踪随访,检测其术后7 d、术后1个月的血清TK1水平.结果:食管癌组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和血清TK1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中随访的28例患者手术后7 d血清TK1下降不明显(P>0.05),但术后1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检测血清TK1的水平对食管癌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的检测

    作者:刘晓阳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检查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44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TK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K1阳性率为5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P<0.01);腺癌阳性率72.7%,肝细胞癌阳性率68.6%,均较鳞癌的20.0%升高(P<0.05);胃癌、肝癌、胰腺癌及结肠癌TK1阳性率均较食管癌升高(P<0.05).结论:TK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尤其在胃、结肠和胰腺的腺癌和肝细胞癌患者中明显升高,提示TK1检测对消化系统腺癌有一定特异性.血清TK1高表达对于筛查和诊断胃肠道腺癌及肝细胞癌具有应用价值.

  • 胃癌患者检测细胞质胸苷激酶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晓虎;项和平

    目的:通过检测手术前胃癌患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含量,分析血清 TK1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及其对胃癌患者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测6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TK1含量,同时检测6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和35例健康人血清 TK1含量作为对照,并检测胃癌术后1个月患者的血清 TK1的含量,结合临床和术后病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 TK1均值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胃癌组与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胃癌患者 CA199和 TK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1.7%)高于 TK1的阳性率(45%)和 CA199的阳性率(20.0%)。结论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的检测不仅可用于胃癌的诊断,还可用于对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监测。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健宪;黄明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66例肺癌患者血清 TK1的含量,并同时检测4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 TK1含量。结果:肺癌患者 TK1水平(3.28±2.6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肿瘤组患者(1.52±1.32);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中等偏高。结论:TK1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血清胸苷激酶1在胃息肉恶性进展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作者:方辉;李学良;任一鸣;施瑞华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胃息肉恶性进展过程中的水平变化,探讨TK1与胃息肉恶性进展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胃息肉患者,按活检病理结果分为A组(病理为腺瘤,32例)、B组(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7例)和C组(病理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1例).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胃息肉患者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3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TK1含量.结果 TK1水平和阳性率在对照组、A组和B组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胃癌组TK1水平和阳性率显著高于A组、B组和对照组(P<0.05).胃癌组TK1水平和阳性率高,但较C组升高不明显(P>0.05).80例胃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息肉后)和32例胃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复查血清TK1均有下降,但下降仅在C组和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K1水平随着胃息肉的恶性进展而显著升高,在治疗后明显下降.因此,检测血清TK1可用于评估胃息肉的恶性程度,监测胃息肉的恶性进展,同时在早期诊断胃息肉恶变、判断和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快慢转法及不同滤膜和显色检测法在Western blotting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孔令泉;蒲莹晖;马仕坤;涂刚;任国胜

    目的 探讨快、慢转法及不同滤膜和显色检测法在Western blotting中的应用及各实验环节分析.方法 采用MDA-MB-231细胞制备细胞蛋白,应用不同印迹膜[硝酸纤维素膜、聚偏乙烯二氟(PVDF)膜和阳离子尼龙膜]分别采用快转法和慢转法进行增强化学发光法(ECL)和DAB化学显色法检测,并对Western blotting的各实验环节进行了分析.结果 (1)在快、慢转法中硝纤膜的蛋白预染marker条带略强于尼龙膜,而尼龙膜又略强于PVDF膜;PVDF膜和尼龙膜的正反面易于混淆,而硝纤膜的正反面不易混淆.(2)在快、慢转法中,PVDF膜的DAB化学显色法图像略强于尼龙膜和硝纤膜,而尼龙膜和硝纤膜无明显差异;与慢转法相比,快转的硝纤膜和尼龙膜中的蛋白条带略呈波浪状.(3)在慢转法中三种膜化学发光法的图像无明显背景,但在快转法中尼龙膜的背景较明显,而硝纤膜和PVDF膜亦无明显背景.结论 应根据实验需要选用不同的印迹膜;慢转法通常优于快转法,增强化学发光法优于DAB化学显色法;增强化学发光法特异胜强、灵敏度高,是分析蛋白质表达较为理想的方法.

  •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K1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萍萍;肖梅;陈赛英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13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和121名健康人血清中的TK1含量.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TK1水平[3.14(1.87-3.95)pmol/L]显著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疾病组[1.31(0.95-1.63)pmol/L]和正常对照组[1.24(0.62-1.49)pmol/L] (P<0.01);而子宫内膜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子 宫内膜癌患者血清TK1阳性率(61.7%)远高于其他生殖道肿瘤标 志物[癌胚抗原(CEA)(15.6%)]、糖抗原[CA199(14.5%),CA125(17.9%)].结论:血清TK1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