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一例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nmonas testosteroni)是以雄酮为惟一碳源的细菌,是丛毛单胞菌属(comanmonas)的一个种,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外已有从血液、脓液、尿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分离出该菌的报道,我们从1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颅内感染一例
-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及3α-羟类固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鉴定产3α-羟类固醇脱氢酶(3α-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α-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克隆表达3α-HSD.方法:将池塘泥浆样品接种到以雄酮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对分离到的菌株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为进一步鉴定该菌株,根据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中的3α-HSD的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细菌基因组DNA,将扩增片段插入到载体pET15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15b,并在E.coli. BL21(DE3)pLysS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得到的蛋白进行鉴定并测定其酶活力.结果:一系列生化反应和培养特征证实,该菌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符合率为85%,适生长pH值为7.0,佳生长温度为30 ℃.在E.coli. BL21(DE3)pLysS中经诱导表达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103 具有酶活性的融合蛋白,可催化雄酮(3α-羟类固醇)脱氢.结论:从池塘泥浆中分离到一株产3α-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E.coli.中表达得到了具有酶活性的融合3α-HSD.这为利用金属螯和亲和层析纯化融合3α-HSD,并进一步建立以其为工具酶的血清总胆汁酸酶循环测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3-α-羟类固醇脱氢酶 聚合酶链反应 胆汁酸 -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少见病原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的认识.方法 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致肺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患者,50岁,以"咳痰、气短2周,发热1d"入院,入院前胸部CT提示肺脓肿,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积极抗感染,症状有所缓解,仍反复发热,痰培养提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为多耐药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后体温正常.结论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感染引起肺脓肿及感染性休克为首例报道,此病原菌感染多有相关易患因素,不同部位感染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特性及药敏结果各不相同.
-
痰液培养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te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的一个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外已有从血液、脓液、尿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分离出该菌的报道,但作者尚未见国内有关报道.我们报告从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连续2次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年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23株,标本全部来源于阑尾脓液和腹腔分泌物,分别占91.3%和8.7%;感染发生在普外科病区和ICU病区,分别占95.7%和4.3%;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为21.7%,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高达100.0%.结论 本院检出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均比较敏感,应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减少耐药性菌株产生及扩散.
-
血液中分离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一例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rstosteroni)是丛毛单胞菌属的一个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国内尚未见从血液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我们从血液培养中连续两次分离出同一种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耐药性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药敏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及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共分离出15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其中11例病人为医院感染;15株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中对替加环素(15/15)、亚胺培南(13/1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15)、左旋氧氟沙星(10/15)较敏感,对氨苄西林(5/15)、头孢唑啉(5/15)、氨曲南(6/15)、环丙沙星(6/15)敏感性较低,其中有5株为多重耐药株;治疗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所致的感染,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为主,严重感染病人使用复合制剂或联合用药,其中11例病人治愈.结论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引起的感染较为少见,多数为医院感染且患者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
-
1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足部感染病例报道
目的 探讨1例足部组织伤口感染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用药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临床药师协助医师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结果 临床药师根据病菌、药物特点及患者情况,实施用药指导,提高了患者用药的疗效.结论 临床药师应善于总结和积累用药经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
Kirby-Bauer法检测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
目的:用无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解释标准的KirbyBauer(K-B)法和有CLSI解释标准的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法分别测定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耐药性情况,评价K-B法用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敏感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K-B法、MIC法测定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的敏感性,K-B法暂借铜绿假单胞菌的解释标准,并对两种方法相互间的符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K-B法、MIC法检测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比较,完全符合率97.4%,部分符合率2.6%;检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比较,完全符合率100%;检测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比较,完全符合率94.7%,部分符合率5.3%;检测头孢他啶比较,完全符合率97.4%,部分符合率2.6%;检测环丙沙星比较,完全符合率86.8%,部分符合率10.6%,完全不符合率2.6%.结论: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得出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微生物实验室用K-B法对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药敏检测可仅报告实验检测结果,而不报药敏检测解释结果.
-
胸水标本中分离出多重耐药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是一类革兰阴性专性需氧杆菌,有资料把其归为单胞菌属的食酸菌群,现与食酸丛毛单胞菌、土生丛毛单胞菌等同属丛毛单胞菌属[1].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水源和土壤中大量存在,也可从牛乳、冻虾中分离到,易导致医疗器具的污染,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