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镜对回肓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温巧生;徐友才;周亚梅

    目的探讨大肠镜对回肓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 a来纤维结肠镜和电子结肠镜送达回肓部被检查者1786例,检出回肓部病变者116例,占6.5%其中男74例,女42例,年龄19岁~82岁,平均46岁,病程1 mo~6 a,1 a内占60%,首发症状以腹痛、腹泻、右下腹肿块为主.结果腺癌9例,恶性淋巴瘤1例,憩室12例,血管畸形1例,回肓瓣脱垂1例,钩虫病1例,炎性病变106例,包括炎性息肉12例,单纯性溃疡4例,溃疡性结肠炎15例,克隆病2例,结核6例,淋巴滤泡增生症11例,单纯性炎症56例.其中病变累及2个部位有15例.上述12例憩室中10例是通过电子结肠镜检出的,1例回肠末端血管畸形也是经电子肠镜发现并通过手术证实的.结论①既往不易发现的回肓部病灶可以通过大肠镜特别是电子结肠镜明确诊断②大肠镜检查的患者,应尽可能将镜头送达回肓部,多部位病灶的发现靠的是医生的耐心和细心.③大肠镜检查诊断阳性率高,能正确判断病变的具体部位、性质与范围,尤其对一些小的病灶如憩室,血管畸形,小息肉,慢性炎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胃癌、食管癌发生与吸烟的关系及临床影象学研究

    作者:朱向会;杨中华;杨琳

    目的探讨吸烟对人类胃癌、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讨论吸烟所诱发胃癌和食管癌的X线表现及CT表现.方法 52例经过手术或病理学证实胃癌和食管癌的完整资料52例中吸烟史有44例,多为吸烟5 a以上.胃癌30例、食管癌22例;男39例,女13例,X线和CT表现比较突出,并且较早出现影象学表现.采用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及CT检查,可以较全面了解病灶部位、大小、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较早、较完整的资料.结果吸烟人群的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生比例高于不吸烟人群3.7倍.其X线表现和CT表现出现机会早结论吸烟致肺癌已经普遍被人们所认识和在思想上容易接受,但是,因为吸烟而增加胃癌和食管癌这一观点很难、很少被人们所认识到,本组病例证实、吸烟人群胃癌与食管癌所发生概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约高3.7倍,国外资料报道高3.4倍.因此,提昌戒烟对预防胃癌、食管癌有重要意义.

  • 经内镜钳取上消化道异物24例

    作者:朱文芝;王绪言

    目的观察内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上消化道异物患者24例:经内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治疗.24例中食管异物19例,胃腔内异物5例.异物主要为动物骨头,食块,鱼刺,果核,铁钉,硬币,金属缝针等,从异物吞入到就诊时间一般为30min~24 h,男15例,女9例,年龄12岁~76岁.临床表现主要是胸骨后疼痛不适,异物感.全部病例均在清醒状态下进行,行咽喉局麻后,循腔缓慢进镜,边进镜边仔细观察,一旦发现异物调整好镜端位置,根据异物性质,形状,大小分别选用适当器械.金属钉针一般采用鼠齿状钳,不规则动物骨头,果核等一般选用四爪钳或网蓝套取.铁钉,缝针等应夹取针的大头端,针尖向下,使针的纵轴与内镜镜身平行,好能将缝针拖入到活检通道内,随镜身缓缓取出.结果 24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异物20例,取出成功率为83.3%,有2例食管内异物为食物团块,均用内镜将其送入胃腔后自愈.2例胃腔内未取出,后手术发现取出.本组病例术后情况良好,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经内镜下钳取上消化道异物既简单又安全,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