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祥宝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CT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徐州民政医院放射科82例因头晕或肢体抽动行头颈CT血管成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低剂量组采用50 ml对比剂+2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70 ml对比剂,对所得原始图像进行技术重建,对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进行联合阅片后给出终CT头颈血管成像结果,比较两组的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CT值,并对两组图像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53±11.46)岁和(49.74±11.92)岁,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7/14、28/13,体质指数分别为(22.62±2.54)kg/m2和(22.44±2.63)kg/m2。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及体质指数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颈动脉、颅内动脉显示情况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静脉显示情况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1.439,P<0.01);低剂量组横断位图、容积再现(VR)图和大密度投影(MIP)图均可清晰显示血管,成像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患者的动脉大强化、脑动脉分支评分、脑静脉干扰评分和动静脉大强化差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129、0.384、-1.221和-1.228,P>0.05);低剂量组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分叉和左颈总动脉分叉的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右大脑中动脉和左大脑中动脉的CT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CT头颈血管成像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CTA图像,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ABCD2评分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作者:何平;王丽华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来本院神经内科因TIA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1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CTA检查及ABCD2评分,记录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ABCD2评分与TIA后2、7及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关系。中危组与低危组在TIA后2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低危组在TIA后2、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中危组在TIA后2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TIA后2、7及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关系。中度颈内动脉狭窄与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在TIA后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与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在TIA后2、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与中度狭窄患者在TIA后7及30 d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狭窄程度患者中(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或闭塞)不同ABCD2评分(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患者TIA后2、7及30 d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2评分结合CTA对预测TIA患者2、7及30 d内脑梗死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头颈CTA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立;钱伟军;刘芳;杨成森;赵文;刘军旗;房玉英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头颈CT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例行头颈CT血管成像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采用50 mL对比剂+2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70 mL对比剂,应用双盲实验法进行研究,CT头颈血管成像结果由2名经验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进行评价.结果 颈动脉、颅内动脉显示情况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x2=1.475、1.837,P>0.05),静脉显示情况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x2=11.439,P<0.01);低剂量组横断位图、VR图和MIP图均能清晰显示血管;2组患者的脑动脉分支评分、脑静脉评分和动静脉大强化差比较无明显差异(t=0.384、-1.221和-1.228,P>0.05);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分叉和左颈总动脉分叉的CT值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t=17.172、13.546和13.415,P<0.01);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t=1.843和1.926,P>0.05).结论 在CT头颈血管成像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CTA图像,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颈部CTA结果分析

    作者:闫俊杰;高鹏飞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颈部CTA影像学表现及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NVAF及瓣膜性心房颤动(VAF)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9例,分为NVAF组96例和VAF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危险因素及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两组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斑块积分、颅内动脉狭窄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NVAF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是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 利用表面遮盖法做头颈部 CTA 联合去骨成像的骨质阈值设定探讨

    作者:林伟;汤化民;贺倩;张波利

    目的:探讨利用表面遮盖重建( 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进行头颈部CTA去骨成像的重建阈值设定。方法:选取在同一单位工作的30位体检人员,测定其颈椎平均CT值、L3~5椎体平均骨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以BMD值为参照,进行颈椎平均CT值、性别及年龄的两两对照及多元回归拟合,建立回归方程,与前期颅骨骨质密度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收集本院11例头颈部CTA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回归方程得到的预估CT值作为SSD重建的阈值进行去骨成像,评价去骨后的图像质量,验证其可行性。结果:经统计分析,颅骨与颈椎骨质密度相差过大,采用重建阈值小化原则,利用颈椎CT值作为SSD重建的阈值进行去骨成像,所有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均为5分,可视为去骨成功。结论:利用SSD重建进行头颈部CTA去骨成像的方法是可行的。

  •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组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效果

    作者:黄星宏;郭昌俊;陈诚

    目的:研究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组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0例行头颈部CT检查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扫描,实验组采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组技术.观察两组CT图像质量,并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图像噪音(12.04±1.65),参照组图像噪音(11.35±1.54),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颈动脉强化平均值(675.62±102.34),参照组颈动脉强化平均值(445.18±75.24),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CT剂量指数为(3.52%),参照组CT剂量指数为(20.27%),实验组剂量长度乘积为(165.65±7.58),参照组DLP为(925.34±46.6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组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降低颈动脉强化平均值、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