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白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龚伟;何敏;俞一飞;王蒙;杨叶萍;孙菲;郭诗哲;吴梦;朱小明;鹿斌;闻杰;杨叶虹;叶红英;胡仁明;李益明;张朝云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正常白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结果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CKD的患病率为33.84%(355/1049),在肾功能受损[CKD3期及以上,预估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1]患者中,25.3%(25/99)表现为正常白蛋白尿,32.3%(32/99)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42.4%(42/99)表现为大量白蛋白.与肾功能受损伴白蛋白尿(ALB-CKD 3~5期)的患者相比,正常白蛋白尿但肾功能受损(NA-CKD)的患者年龄偏低[(54.5±11.3)比(74.8±4.9)岁,t=12.49,P<0.05]、糖尿病病程短[10(5,22)比14(10,20)年,Z=2.97,P<0.05]、体质指数高[(26.6±3.6)比(24.4±3.7)kg/m2,t=2.26,P<0.05]、总胆固醇水平低[4.00(3.09,4.80)比4.62(3.90,5.36)mmol/L,Z=2.53, P<0.05]、收缩压低[132(120,144)比141(130,164)mmHg,Z=2.47,P<0.05](1 mmHg=0.133 kPa).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贫血[OR=0.084,95% CI(0.02~0.35)]和体质指数[OR=0.83,95% CI(0.72~0.95)]与正常白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独立相关.结论 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NA-CKD患者临床表现年龄偏低、糖尿病病程短、肥胖,但血压、血脂控制较好;肥胖和贫血是NA-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正常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特点调查

    作者:杜瑞琴;张毅;李全民;李琳

    目的 探讨正常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肾病(NA-DKD)患者的患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肌酐(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数据资料完整的病例3 813例,统计入组患者年龄、不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白蛋白尿分布情况等,计算年龄特异性的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疾病(DKD)患病率,根据性别、平均动脉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A-DKD组患者的比值比(OR)及95% CI.结果 NA-DKD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蛋白尿且eGFR<60 ml·min-1·(1.73 m2)-1组[25.47%(971/3 813)比9.86%(376/3 813)];有蛋白尿且eGFR≥60 ml· min-1·(1.73 m2)-1组介于前两者之间(18.15%).三型患者均随年龄增大患病率升高,NA-DKD组患者年龄更大,在61~70岁年龄组患病率高.NA-DKD组男性患病率较低[OR=0.63,95%CI(0.39~0.87)],血糖控制不佳NA-DKD组OR值降低[OR=0.91,95%CI(0.88~0.95)],而血压、血脂控制不佳的NA-DKD组OR值升高[OR=1.31,95%CI(1.15~1.46),OR=1.14,95% CI(0.98~1.25)].结论 与有蛋白尿的DKD比较,NA-DKD在我国2型糖尿病人群中患病率更高,高龄、女性及血糖控制良好的人群中更常见,高血压及血脂控制不佳中此型肾病的发生也增加.

  • 正常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萌;黄清梅;方红娟;杨金奎

    目的 探讨正常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期间经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并且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40例.以GFR≤60ml/[min·(1.73 m2)]为GFR的下降组,>60 ml/[min·(1.73 m2)]为对照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GFR下降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P<0.01)、病程(P<0.05)、收缩压(P<0.01)、糖化血红蛋白(P<0.01)、总胆固醇(P<0.05)、低密度脂蛋白(P<0.01)、血尿酸(P<0.0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P<0.05)、血肌酐(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年龄(OR=1.109,95%CI:1.075~1.143)、收缩压(OR=1.379,95%CI:1.162~1.495)、低密度脂蛋白(OR=1.829,95%CI:1.262~2.651)及血肌酐水平(OR=1.247,95%CI:1.130~1.364)是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合并多重GFR下降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尿白蛋白正常也应进行GFR的评估.

  • 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而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静雅;梁雅灵;徐勇;李衍辉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近期研究表明,正常白蛋白尿而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并不少见,尤其是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而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肾间质纤维化、缺血性血管疾病以及尿液中尿白蛋白碎片的比例增加有关.其临床特点为女性比例较高,糖尿病病程较短,高血压发病率更低等.正常白蛋白尿而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特点为整体肾小球硬化.目前关于正常白蛋白尿而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与白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其预后可能比后者更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