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气管哮喘未控制患者生活质量与肺功能及情绪因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方桂桔;焦维克;薛青;李树奇

    目的 评价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未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其与肺功能及情绪因素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某三级医院呼吸内科首次确诊哮喘,并在6个月后仍处于未控制状态患者102例,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肺功能检测、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ospital anxei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测量相关变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6个月后仍处于未控制状态的哮喘患者SGRQ症状得分、活动能力得分及总分、抑郁得分、焦虑得分均升高,与6个月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实测值/预计值、FEV1/FVC 6个月前后的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GRQ活动能力得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分、总分均与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各维度得分均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FEV1/FVC无相关性.结论 情绪因素可影响哮喘未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

  • 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未控制者再次手术的选择

    作者:范春晖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未控制者的疗效.方法 小梁切除术后未控制者进行再次手术的35例(35眼),其中A组选择复合小梁切除术,B组选择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 ~ 20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前房角、视野及OCT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皆能控制眼压.结论 依患者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手术方案,皆取得良好效果.

  • 升级治疗在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啸洪;张佩红;李华浚;章杭湖

    目的 观察升级治疗与标准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求找出治疗哮喘佳方法.方法 对2009年1-1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98例支气管哮喘病情未控制的患儿,随机分成标准治疗组与升级治疗组.标准治疗组按GINA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的分级标准进行治疗,升级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升一个级别治疗4~8周,症状缓解、肺功能正常后给予降级治疗.治疗随访1年,每4周检测1次肺功能、症状评分(C-ACT),观察2组患儿的C-ACT、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4周、8周升级治疗组C-ACT、肺功能明显好于标准治疗组;1年后2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升级治疗是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可选取的方法之一,但需及时降级,以减少不良反应.

  • 联合噻托溴铵在哮喘控制不良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黄娟;张军;舒俊华;陈颖;陈霞;龙珍;周小勤;戚红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在哮喘控制不良患儿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哮喘门诊诊断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按2008年修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进行临床评估,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125 μg/次,2次/d)治疗3个月仍评估为哮喘未控制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辅舒酮125μg/次,早晚各2喷;B组:辅舒酮125 μg/次,2次/d+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奥克斯都保)4.5 μg 1次/d;C组:辅舒酮125 μg/次,2次/d+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18 μg 1次/d),观察4周.结果:A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治疗后FEV1和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哮喘控制不良患儿夜间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日间临床症状评分(P<0.001);无论是日间还是夜间临床症状评分3组患儿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C组夜间临床症状评分较B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对于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哮喘控制不良的中度持续性患儿,每日加用一次长效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罕见,可成为哮喘治疗效果不佳患儿的另一种可选择方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