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极电图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有效消融靶点的判定作用

    作者:马坚;张澍;楚建民;王方正;张奎俊;陈新

    目的分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成功与非成功消融靶点的单极电图特点,探讨单极电图对房速有效消融靶点的判定作用.方法对15例局灶性房速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同时记录消融电极导管的单极和双极标测电图.结果成功消融14例房速.成功靶点(14个)和非成功靶点(13个)的双极电图A波分别提前(36士15)ms和(30士11)ms(P<0.05).成功靶点单极电图的心房波为完全负向"QS”样图形,本位曲折位于心房波的起始处;非成功靶点单极电图的心房波为"rS”样图形.结论单极电图的"QS”样心房波对判定房速有效消融靶点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选择房速消融靶点的一项可靠指标.

  • 心律失常标测中单极电图的意义和应用

    作者:刘福强;杨庆

    单极标测技术是一项发展成熟的技术,所记录的单极电图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局部电活动,其形态特征有一定的特殊性.单极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有指导作用,并可作为其他标测手段的重要补充.本文就单极电图的产生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虚拟单极电图在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中的价值

    作者:殷然;李宾公;付勇南;文渊;彭景添;王梦洪;郑泽琪

    目的:分析应用Ensite Array三维电解剖系统对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进行(PVC/VT)射频消融过程中,消融点虚拟单极电图的形态特征.方法:35例RVOT-PVC/VT患者应用EnSite Array系统进行标测消融,术后随机抽取无效消融点与对应的有效消融点,回顾性测量分析两组虚拟单极电图形态特征.结果:有效消融点处的局部早激动较体表QRS波起始提前时间(V-QRS)、局部S波起始激动3 ms以后的高度(S3)、5 ms以后的高度(S5)值显著高于无效消融点(均P<0.05);相反,有效消融点处的r波起始至S波低点的时间(r-S)、起始r波的高度(r)值显著低于无效消融点(均P<0.05);而大负向波S的高度(Smax)、局部S波起始激动10 ms以后的高度(S10)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V-QRS及S5是消融是否有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S5对消融是否有效具有强的预测价值(OR=4.918,95%CI:1.622~14.593,P<0.05),其次为V-QRS(OR=3.625,95%CI:1.027~11.945,P<0.05).结论:具有特征形态的虚拟单极电图在RVOT-PVC/VT射频消融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心房下部局灶房性心动过速

    作者:李树岩;崔燕;邢玥;李淑梅

    对6例起源于右房下部及3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行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房速时心房激动顺序,寻找心房激动早起源点标测与消融,临床随访评价疗效.结果:6例右房下部房速心电图Ⅱ、Ⅲ、aVF、V1导联P′为负,Ⅰ、aVL为正,3例冠状窦口部房速心电图Ⅱ、Ⅲ、aVF及V1导联P′波为负\正双向,Ⅰ、aVL P′低平,不易区别.成功消融靶点双极电图A-P间期40±15 ms.结论:体表心电图可大致区分房速起源部位.

  • 单极电图在房性心动过速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罗国庆;王晓华;赖珩莉;阮冬云;周文英;洪浪;盛国太;尹秋林

    目的探讨单极电图对房性心动过速(AT)消融靶点的判断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