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配对间期房性早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时向民;单兆亮;王玉堂;王利;孟凡华;麻晓林

    多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由配对间期极短的房性早搏(房早)诱发,心电图呈现P在T上现象[1].而配对间期稍长的房早很少能诱发房颤.这些房早多数起源于肺静脉,但在心房其它部位给予适时的房性早搏刺激也可诱发房颤,本研究意在探讨短配对间期房早及其起源部位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而寻找始动房颤的关键因素.

  • 食管心房调搏程控早搏刺激中的裂隙现象

    作者:逄淑兰

    裂隙现象(GP)是1种异常的心电现象,在临床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中均可出现.本文在200例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程控刺激(PES)中,检出各部位GP 86例,现报告如下.

  • 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5例分析

    作者:丁志坚;蒋晓岚;蒋建光;邹瑞秀;纪元;陈鸿

     我科于1996年10月~2000年6月对55例房室结折 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55例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13~77岁,平均39±11. 3岁。术前 均停服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其中5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房扑、房颤。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二、电生理检查:置管高位右房(HRA)、希氏束(HBE)、冠状窦(CS)、右 心室(RV),同步记录体表腔内ECG。经右室心尖部增频和早搏刺激,测定维持1∶ 1室房(VA)传导 的短刺激周期和VA逆传有效不应期(VA-ERP)。再经HRA和CS刺激,增频刺激直至出现房室(AV)文氏传导和诱发AVNRT,早搏刺激 直至显 示DAVNP和诱发AVNRT,测定快径有效不应期(CEF-ERP)和DAVNP的 跃 增值(A2H2跃增),如房室传导曲线“光滑”者,给予两个心房刺激(A1 A2A3)。完成慢径消融后重复上述刺激和测值。对电生理特殊的病例则在AVNR T时行心室 RS2刺激、ATP试验及房室拖带试验,以除外间隔部旁道和间隔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三、RFCA:所有病人均作慢径改良,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放置消融导管,在后前位投 照下标测HBE和CS口连线的中下部,寻找局部电图为小A大V、A/V<0 .25、A>60ms且AV之间无H波的部位为消融靶点,同时测量HBE、A波与大头 电极标测A波之间的间期。  四、成功标准:1.A型终点为阻断慢径且不再诱发AVNRT;2.B型终点为保留慢径 前传,但不再诱发AVNRT和心房回波;3.C型终点为保留慢径且能诱发1~3个心房 回波。

  • 经食管心电生理与心内电生理测定房室传导功能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永春;赵国安;黄陆力;刘建庄;李红军;吕风华;袁宇

    探讨经食管心电生理与心内电生理测定房室传导功能的差异程度.对10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接受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成功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并在此后1周内行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分别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功能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刺激采用程控早搏刺激(S1S2)法.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测定出的数据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明确了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房室传导功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双房同步起搏:请严格选择适应证--再论双房同步起搏适应证的选择问题

    作者:王振东;郭涛;王松丽

    2000年6月<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刊出了朱中林教授的述评"正确掌握双房起搏的适应证及加强随访观察”一文[1],旨在为国内医师选择双房起搏治疗作出导向.笔者在查寻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再次对双房起搏的适应证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房间传导阻滞(IACB)是指右房的电活动经Bachmann束向左房传导的时间明显延缓或阻滞. 由IACB引起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ATA)药物疗效差,电刺激治疗也无效,多需体内或体外电转复.从1989年1月起,Daubert等[2]首次为IACB患者施行双房同步起搏,以控制频繁发作的ATA和改善血液动力学紊乱的状况,结果令人鼓舞.28例患者行双房起搏术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由181±28 ms下降到116±12 ms.随访34±15个月,其中21例患者未再有ATA的发作,另外7例患者仅发生1~3次ATA.以后,双房同步起搏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但近年来所报道的结果并非令人满意.Levy等[3]对19例药物难治性持续性或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行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试验,以70次/分的起搏频率行右房和双房起搏各3个月,发现右房和双房起搏对房颤发作的频率(87±106 vs 56±91次,P=0.34)和持续时间(19±31 vs 16±26天,P =0.7)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故认为双房起搏比传统的右房起搏无更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Ge rstenfeld等[4]把61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的患者随机分配到无起搏组、右房起搏组和双房起搏组,后两组患者持续以100次/分起搏96 h或直到房颤发作(持续时间>6 min), 研究终点为第一次房颤的发生,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发展为房颤的比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分别为33%、29%、37%,P>0.7).认为双房起搏与右房起搏相比,不能有效降低房颤的发生.Greenberg等[5]随机给予154例心脏术后患者(冠状动脉旁路术88.3%,主动脉瓣置换术4.5%,冠状动脉旁路术加主动脉瓣置换术7.1%)右房起搏、左房起搏、双房起搏72 h,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8%、20%、26%.Wu等[6]在1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不同起搏模式对房颤防治的有效性和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发现与Bachmann束(BB)、右后房间隔(RPS)冠状窦远端(DCS)起搏相比,右心耳(RAA)加RPS(即DSA)及RAA加DCS(即BIA) 同步起搏并不能延长有效不应期,也不能加快心房传导速度,且DSA和BIA起搏配对RAA早搏刺激分别有7和8例患者发生房颤,BB、RPS、DCS起搏配对RAA早搏刺激却无一例患者发生房颤.作者认为,BB、RPS、DCS起搏比DSA、BIA起搏更能有效的防止房颤的发生.以上研究结果给我们一种印象:双房起搏并不比右房起搏更能有效的防治房颤的发生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