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超声造影检测兔V 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引流路径观察

    作者:张勇;王宗邦;杜丽丽

    目的:观察采用经皮超声造影的方法检测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引流路径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选取的20只实验兔全部用接种肿瘤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VX2乳腺癌转移淋巴结),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Sono Vue,通过超声造影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造影增强的图像。结果20只建立动物模型的实验兔检测结果为:超声造影检测:终检出34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包括12个回声增强均匀的和22个回声增强不均匀或是部分有充盈缺损的。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是38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染色为阳性的有24个,超声造影检出阳性的是21个。结论采用经皮超声造影的方法检测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引流路径明显准确,且此法检出率高,敏感性强,具有较强的优势,是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 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

    作者:张涛;陈保平;魏希亮;李中;崔乃鹏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用同位素法示踪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 node,SLN),除常规HE染色外,对前哨淋巴结还进行间隔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5月~2008年7月间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存在转移的108例患者,以研究非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SLN活检的成功率为96%,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8%,假阳性率为0,准确率为96.6%.当原发肿瘤>2cm或者脉管受侵时或者前哨淋巴结转移灶大径>2mm,非SLN的转移率分别为66.7%(54/81),84.1%(37144)和87.3%(55/63).如果原发肿瘤>2cm且脉管受侵,或者原发肿瘤>2cm且前哨淋巴结转移灶大径>2mm,或者脉管受侵且前哨淋巴结转移灶大径>2mm,非SLN的转移率分别为85.7%(18/21).93.8%(15/16)和94.7%(18/19).如果原发肿瘤>2cm,脉管受侵且前哨淋巴结转移灶大径>2mm,则全部14例非SLN都有转移.结论:非前哨淋巴结是否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前哨淋巴结转移灶大径和脉管是否受侵有关,患者具有的不良因素越多,则非前哨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越大.

  • 术中不同部位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学伟;阴贵华;朱振庆

    目的:对比术中不同部位注射生物染料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LN )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行亚甲蓝染色法注射检测SLN患者108例根据注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取皮内皮下注射,对照组54例采取乳腺实质内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检测率98.1%,SLN检出率98.2%, SLN转移检出率32.4%;对照组成功检测率98.1%,SLN检出率96.5%,SLN转移检出率31.8%;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时通过皮内皮下注射或乳腺实质内注射亚甲蓝染色法,可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其诊断准确性相似,优势明显。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行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价值

    作者:谢军花

    目的:探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1LN)行冰冻切片(FS)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RIHC)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分成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利用FS法行SLN活检,研究组应用RIHC与FS联合法进行SLN活检,比较两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两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敏感度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N活检采取FS、RIH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诊断敏感性,从而予以临床治疗指导,具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超声造影检测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引流路径观察

    作者:卢静;李莉;岳娟

    目的 观察采用经皮超声造影的方法检测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引流路径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实验选取的20只实验兔全部用接种肿瘤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VX2乳腺癌转移淋巴结),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Sono Vue,通过超声造影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造影增强的图像.结果 20只建立动物模型的实验兔检测结果为:超声造影检测:终检出34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包括12个回声增强均匀的和22个回声增强不均匀或是部分有充盈缺损的.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是38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染色为阳性的有24个,超声造影检出阳性的是21个.结论 采用经皮超声造影的方法检测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引流路径明显准确,且此法检出率高,敏感性强,具有较强的优势,是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 hMAM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刘震;马德寿;沈国双

    探讨人乳腺球蛋白(human mammary globulin,hMAM)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T-PCR检测20例乳腺癌组织及正常淋巴结组织中hMAM的表达;SLN定位后通过RT-PCR与常规病理检测SLN转移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SLN转移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乳腺癌组织中有18例过表达,表达率为90.0%,而正常淋巴结中hMAM不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病理检查转移率为50.98%,RT-PCR法检测的阳性率提高到70.59%,RT-PCR法比常规病理检测的检出率高19.61%,两者之间差异显著(x2=38.28,P< 0.01).SLN无转移组、微转移组、转移组与肿瘤位置、ER表达及病理类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hMAM可作为辅助判断SLN是否转移的标志.

  • 经皮注射淋巴结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徐雪峰

    乳腺癌患者临床表现以乳房肿块、泌乳障碍、胸痛、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头破碎等症状为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2].前哨淋巴结是乳腺癌肿瘤引流区域淋巴结中的特殊淋巴结,是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批淋巴结,在一定程度可以对有无其他淋巴结转移进行预测[3].

  • 经皮注射淋巴结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泽爱;樊云清;王兴田

    目的:探讨经皮注射淋巴结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及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以手术过程中的亚甲蓝染色作为对比,应用经皮注射冻干粉剂对这些患者的前哨淋巴结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经过超声造影检查显示发现前哨淋巴结的患者29例(38枚淋巴结),前哨淋巴结19枚(病理1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9枚(病理17枚),敏感性是83.3%,特异性是92.3%,准确性是93.1%。常规超声检查患者37例,发现淋巴结21枚,13枚前哨淋巴结(病理10枚),非转移性淋巴结8枚(病理6枚),敏感性是37.5%,特异性是42.9%,准确性是53.8%。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所提高,两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注射淋巴结超声造影可以对前哨淋巴结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临床诊断价值优于常规超声检查。

  • MUC1和CK19蛋白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漆兰

    目的:探讨检测MUC1和CK19蛋白用于术中冰冻联合快速免疫组化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诊断中的可行性、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以蓝染法对164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154例成功,对检得的475枚淋巴结施行术中冰冻切片并联合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以粘蛋白MUC1和细胞角蛋白CK19为检测指标,与金标准术后连续切片为对照.结果: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化法行SLN术中检测诊断阳性率(26.3%)高于常规冰冻切片(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金标准术后连续切片检出率(27.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SLN术中诊断中,以MUC1和CK19为指标行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可以提高SLN的术中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从而减少了假阴性导致的二次手术发生,且安全、快速、花费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探讨不同部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作者:赵洁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利用淋巴术前显象,注射亚甲蓝标记所选患者的淋巴结,利用术中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和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病理等处理,得出前哨淋巴转移规律.结果?3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占56.25%,有18例.32例前哨淋巴结,阳性占53.13%,17例.前哨淋巴经活检技术:灵敏度96.88%,准确度93.75%,假阳性率6.25%,假阴性率3.13%.内上、外下、外上、内下象限前哨淋巴结转移率:46.88%,53.13%,68.75%,34.38%.结论 亚甲蓝追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效果较为满意,灵敏度和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运用,发现不同部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规律,大多向外上象限乳腺癌转移至1组淋巴结.

  •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效果评价

    作者:宋慧茹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患者共计30例,2015年2月-2017年10月为研究选取时间,对所有患者先后予以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评价常规超声检查、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的疾病有效检出率.结果: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的疾病有效检出率较单一常规超声检查的数据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予以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具有极为肯定的诊断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