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种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胡迪;王少飞;晁建虎;刘东钱;尚荣安;杨嘉;杨永辉

    目的 比较2种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n=32),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cage置入融合、钛板内固定;B组(Jn=28),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 2组的JOA及VAS末次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维持及融合率优于A组.结论 2种减压、融合、内固定系统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症状改善,就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提高融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而言,Zero-P系统具有更多优势.

  •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庄超;周栋;汤雪明;徐南伟

    目的 探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and fixation device,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9月,采用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43 ~ 82岁,平均58.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9年.病变节段:C3、45例,C4、53例,C5、66例,C6、7 12例.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14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20~150mL,平均45 mL.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神经损伤、食道瘘、椎前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轻度吞咽不适,1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缓解.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移位或下沉、螺钉拔出或断裂及颈椎不稳征象.术后3、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NDI、椎间隙高度及颈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2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价获优14例,良10例,中2例,优良率92.3%.结论 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稳定性可靠,可重建颈椎曲度并恢复椎间隙高度,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 颈前路单间隙Zero-p联合椎体次全切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高共鸣;农鲁明;周栋;汤雪明;庄超;蒋羽清;徐南伟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间隙Zero-p联合椎体次全切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科采用颈前路单间隙Zero-p联合椎体次全切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60.5岁。病程时间从2w~8年,平均为20.1个月。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指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17分)评价功能恢复。结果本组15例均完成手术,得到随访。术前VAS评分平均为(6.5±0.3)分,术后12个月随访VAS评分平均为(2.5±0.3)分,两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0.05)。术前JOA评分为(10.2±0.4),术后为(14.3±0.3),两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0.05)。 JOA改善率,优为4例,良为7例,中为4例,优良率为73.3%。结论颈前路单间隙Zero-p联合椎体次全切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低,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