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关节也能置换

    作者:康南

    王惠强患脊髓型颈椎病已经一年多了,打针、吃药、理疗、按摩等方法都试过不知道多少次,可就是不管用,近来四肢肌肉甚至开始萎缩,疼痛得无法休息,跑了北京多家医院,都劝他手术切除椎间融合,但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海涌主任推荐的手术方案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 不同方法治疗腰椎双节段病变价值

    作者:郑德超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腰椎双节段病变的效果.方法:收治腰椎双节段病变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A组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B组采取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双节段病变效果良好.

  • 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间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体会

    作者:潘云春;陶风海

    目的:研究RF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10年采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体间后外侧植骨方法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9例,术后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滑脱恢复程度、椎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全部19例病例随访3个月~2年,术后有16例滑脱完全复位,17例达到骨性融合,临床疗效的优良率84.2%,仅有2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采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体间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能够达到理想的复位和良好的椎间融合,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合并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效果分析

    作者:糜大国;成红兵;周斌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合并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54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均有腰痛及一侧下肢疼痛)。其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31~63岁。单节段43例,其中 L3/42例,L4/527例,L5/S114例;双节段11例,其中L3/4和L4/52例,L4/5和L5/S19例。暴露单侧责任椎板及关节突,置入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切除椎间盘处理终板,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手术前后按JOA评分评定手术疗效。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和与 cag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单节段平均45 min ,双节段平均72 min。术中出血90~370 ml ,其中单节段平均90 ml ,双节段180 ml。术前 JOA评分平均(10.7±0.6)分,术后3个月时平均(23.4±0.7)分。优良率为92.60%。随访19~32个月,平均23.1个月,2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治疗。末随访显示患者椎体间融合率96.3%,2例假关节形成,未发现断钉及 cage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合并单枚 cage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手术简单、有效、经济,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 减压碎骨块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并狭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孟凡志;高芹;王兴龙;何勇

    目的:探讨自体减压碎骨块在椎间融合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钉棒固定单侧改良TLIF入路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并狭窄42例,男18例,女24例,其中24例单纯用自体减压碎骨块为椎间融合材料(治疗组),18例用cage加自体骨作为椎融合材料(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情况,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骨性愈合时间、椎间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疗效的差异.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比例、腰椎不稳程度及随访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椎间高度丢失情况、椎间融合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减压碎骨块行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并狭窄,术后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临床疗效满意,设计科学合理,并发症少,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不稳并椎管狭窄提供了经济、实用、临床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张建乔;董黎强;金才益;曾忠友;韩建福;项俊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双枚碳纤维椎闯融合器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不同,分为A组(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和B组(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A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单节段不稳38例,L4,5、L5S1两节段椎间失稳3例.B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3~72岁,单节段不稳53例,L4,5L5S1两节段椎间失稳3例.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丢失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35个月,平均2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面)评估临床疗效,A组由术前平均(10.11±2.40)分上升到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4.88±2.30)分,其中优25例,良12例,中4例;B组由术前平均(9.62±2.60)分上升到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5.19±2.40)分,其中优37例,良13例,中6例.A组39例获得融合,融合率为95.1%(39/41),B组53例获得融合,融合率94.6%(53/56).术后7 d平均椎间高度A组为(11.2±1.2)mm,B组为(11.3±1.4)mm,术后2年A组为(11.0±1.4)mm,B组为(11.1±1.4)mm.经组间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椎间高度丢失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单枚或双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高,丑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而单枚碳纤维椎间融合器相对双枚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保留后柱结构、价廉等优点.

  • 腰椎节段不稳的诊治进展

    作者:韩松

    腰椎节段不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是一个热门话题.1985年国际腰椎学会曾举行专题讨论.大会主席Kirkaldy-Willis提出三个问题:①腰椎不稳的定义;②如何发现腰椎不稳;③针对各种程度的腰椎不稳的佳治疗方案.直到今天以上问题仍无定论,本文将腰椎不稳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 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彦鹏;史相钦;彭晓东;马虎升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38例,根据邹德威疗效评价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38例病例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优2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2.1%.结论: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植骨融合率高,可保持术后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与腰骶椎前路融合器设计相关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周国兴;陈东保;文建明

    目的:通过腰骶椎影像解剖学研究,为腰骶椎前路融合器(lumbosacral anterior fusing cage,LAFC)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测量60名正常人腰骶椎各椎间隙的前后点高度、腰骶椎的矢、冠状径得出腰骶椎相关解剖学数据,根据相关数据设计出LAFC.结果:正常腰骶椎椎间隙前高大于后高,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高范围(9.03±1.31)/(7.11±1.43)~(13.93±1.58)/(9.73±0.91)mm.正常腰骶椎横径大于矢状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矢状径范围是(40.51±1.53)/(29.38±1.27)~(46.20±2.17)/(33.98±1.49)mm.结论:LAFC设计符合腰椎生理解剖,适合临床应用.

  • 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徐宏光;宋俊兴;王弘;刘平;王凌挺;陈学武;杨晓明;张屿;李逸峰;俞宏星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植骨融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PEEK动态内固定组(A组)20例和坚强内固定组(B组)20例.两组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用PEEK棒安装于椎弓根螺钉钉尾予以动态稳定内固定,B组以钛棒安装于钉尾进行坚强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同期椎间植骨融合率等.治疗效果评价采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同期椎间植骨融合率根据X线片和CT平扫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7~16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P<0.01).术后3个月A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末次随访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坚强内固定和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其中椎弓根螺钉PEEK棒动态稳定内固定术后椎间融合时间更短,治疗效果更优,因此更值得推荐,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 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和椎间融合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郑琦;廖胜辉;魏威;刘耀生;石仕元;汪翼凡

    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减压手术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盘融合的效果.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自适应划分网格并交互生成附属组织结构,同时构建正常腰椎模型和三种手术治疗模型,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复杂性LSS模型活动度比正常模型减少20%左右;而单纯减压模型出现不稳,活动范围增加近40%;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稳定性部分提高、活动范围只增加25%,而进一步结合椎体间盘融合后腰椎弯曲刚度超过正常模型.在应力方面,单纯减压的应力出现较大增加、达到1.7倍左右,结合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间盘融合有比较明显的减压作用.显示单纯的减压手术虽然可以缓减神经疼痛,但可能进一步造成腰椎稳定性的破坏,结合椎弓根内固定不能提供全面的稳定性,进一步结合椎体间盘融合的治疗效果比较稳定.

  • 腰椎退行性病变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

    作者:申练兵;谭俊铭;何翔;张颉锋

    目的 探讨腰椎退行性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45例.结果 手术融合率95.5%,无神经损伤、断钉、退钉发生.结论 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式操作安全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肯定,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较好方法.

  • 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及康复

    作者:张国川;张英泽;丁文元;张仲;李宝俊;申勇;张为

    目的:评价经关节突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及手术前后康复治疗的综合疗效,并阐明该术式的适应证.方法:经关节突入路行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43例,随访40例,平均年龄58.2岁.患者选择标准为症状以腰痛伴腿痛为主,体征多表现为神经根受压,CT和MRI显示椎管内的压迫不明显,脊髓造影显示椎管大致通畅,滑脱节段的一侧或双侧神经根袖充盈欠佳.术前、术后均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平均随访时间1.65年.结果:术后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优良率为87%,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7.81%.术后无螺钉松动、断裂或者滑脱加重等并发症.结论:以神经根受压为主要表现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患者,手术应选择经关节突入路神经根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并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邹坤明;张森;张卫东;郑哲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53例用减压切除的棘突、椎板制成骨粒植骨,15例因切除骨量不足同时取自体髂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减轻,56例获18个月随访,腰腿痛症状完全缓解者49例(87.50%),7例遗留轻度腰痛和/或下肢轻度麻木,56例经6个月以上随访,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 本方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彻底,同时又解决了因退变和手术可能引起的腰椎不稳,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长期临床疗效

    作者:彭兰林

    目的 对比分析单侧或者双侧椎弓根螺钉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联合疗法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单侧椎弓根螺钉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联合疗法,对照组应用双侧椎弓根螺钉与经榷间孔椎间融合术的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治疗时间,对比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患者的出血量和总治疗时间明与对照组比较,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记录显示,两组椎间融合率和术后临近节段的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单侧或者双侧椎弓根螺钉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均能够实现治疗目的,且长期疗效均较好,但是单侧椎弓根螺钉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创伤更小,值得推广使用.

  • 椎间融合手术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滑脱效果比较

    作者:罗忠开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手术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滑脱效果,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26例老年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隐藏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63例患者采用椎间融合手术;B组63例患者采用后外侧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对近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两组术后滑脱百分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2个月,A组滑脱百分率丢失、椎间隙高度丢失值明显少于B组,A组融合率为100%,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融合方法均可有效融合,且各具优势,但从长远看椎间融合手术疗效更好。

  • 有限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稳定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玉增;海涌;杨晋才;关立;祖丹;叶斌;逄川;李艳宁;王朝君

    探讨有限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稳定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朝阳医院骨科自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L4~L5稳定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疾病患者17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手术.所有患者均为L4椎体滑移,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测量无明显腰椎失稳表现,比较术前、术后腰疼或者下肢腿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在术后6~12个月随访,94%患者达到脊柱骨性融合.结果 随访结果中无断钉断棒现象发生,椎间融合率94%.术前术后腰痛、下肢痛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限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稳定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短期临床随访效果满意.

  • 后路自体椎间植骨结合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孟新;尹文波;廉玉鹏;高兴宵;游先强

    目的 探讨经后路自体椎间植骨及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腰椎滑脱症经后路椎管减压,采用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32例随访均超过12个月,优良率90.6%,6~12个月后复查X线均显示椎间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手术采用RF-Ⅱ椎弓根螺钉系统能使腰椎滑脱得到较为确实的复位和固定,脊柱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行单双侧椎弓根钉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陈歌海;郑建河;黄济嘉;江钦文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症行单双侧椎弓根钉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将94例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分为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单侧组,n =58例),双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双侧组,n=36例),比较两者的疗效及功能状况.结果 b2组在融合情况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1、2、3、4、5年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单侧组同期水平.结论 退行性腰椎失稳症行双侧椎弓根钉椎间融合器治疗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 后路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许鹏雍;凌尚准;陈俊;陆晓生;梁广权

    目的 探讨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9例腰椎滑脱症经后路行椎管减压、改良自体棘突及微粒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年2个月.所有患者原有症状及Oswe-strt伤残指数(ODI)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出现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动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 经后路改良自体棘突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椎体间融合方法.

446 条记录 1/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