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制方形钩刀在颈椎病前路减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林松;吴强;苗吉显;周献伟;张文明;周英杰;滕军燕;曹向阳

    目的 探讨自制方形钩刀在颈椎病前路减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科采用方形钩刀辅助后纵韧带切除减压治疗的43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8~69(54.2±8.3)岁;神经根型13例,脊髓型21例,混合型9例.患者采用自制方形钩刀辅助行后纵韧带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计算颈髓功能改善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中并发脑脊液漏,保守治疗后痊愈.手术时间67~170(102.4±20.7)min,术中出血量50~280(160.6±51.2)mL,术后住院时间5~11(7.8±1.3)d.43例患者中3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17(10.5±2.1)个月.术后患者无声音嘶哑、血肿、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术前JOA评分6~11(8.7±1.3)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10~17(15.6±1.1)分.颈髓功能改善率65.8% ~93.6%(83.1% ±6.8%).疗效评定:优8例,良24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 颈椎病前路减压方形钩刀辅助后纵韧带切除安全可靠、减压彻底,利于脊髓形态和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 颈前路植骨块脱出并发食道瘘的护理

    作者:李梅;张学娥;任美珍;王霞

    1961年Cloward首次应用颈前路减压自体骨植入融合术治疗颈椎外伤及变性性疾病,之后此手术逐渐开展,并在七、八十年代迅速普及.随着该手术广泛的应用,其缺陷也逐步显露,如移植骨不融合、植骨块脱出或塌陷、继发变性等.我院骨科自l994年8月开展该手术以来,共治疗患者140余人,其中出现植骨块脱出并发食道瘘5例,经医护密切配合,及时诊断治疗,精心护理,治愈4人,自动出院1人(后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龚辉;袁文;贾连顺;谭军;羊明智

    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在临床上占有较大比例,有调查表明,60岁以上人群中,50%患有颈椎病[1].随着包括影像学在内的多种诊断技术的提高,CSM的发现率逐渐上升,外科干预的安全系数也日益提高.通过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和管理,可安全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老年人CSM的手术治疗不再被视为禁忌.现将我们近年来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79例的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张楠;崔立春;王春花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的一种有效方法[1].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对38例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艳锋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7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调查分析,47例患者经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4个月左右,患者椎间植骨得到有效融合.进行10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高度丢失,植骨块未出现移动、断板及脱落等情况,颈椎生理曲度得到良好恢复.其中20例恢复优,21例恢复良,5例可,1例差,总有效率98%.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靠,有着显著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 2种颈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相邻双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杨春;朱裕成;朱爱祥;郑红兵;马军;李涛;史册;彦晰

    目的 总结2种颈前路减压方法治疗相邻双椎间隙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05-06-2010-06诊治的相邻双间隙脊髓型颈椎病28例采用2种不同的前路减压治疗并随机分成2组.观察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椎间隙改变等情况.结果 有27例得到随访平均28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组14例,C级2例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D级12例均恢复至E级.拱桥式减压组13例,D级13例中10例恢复至E级,3例改变不明显.椎间植骨均于12~18周达到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均维持良好.结论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较前路拱桥式减压术临床疗效更加安全可靠.

  • 颈前路钢板联合钛网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作者:戴建辉;吴献伟;林海滨;占鲤生;李荣议;林宇进

    下颈椎损伤中60%~70%合并有脊髓及脊神经根等受压或受刺激症状.自2000年10月~2005年6月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脱位26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髓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赫明堂;刁庆勋

    随着MRI的广泛应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髓损伤的临床报告日趋增多,手术治疗主要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技术,本院自2000年6月以来采用颈前路减压、Cage和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髓损伤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颈前路减压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附51例报告)

    作者:黄成彬;肖增明;李世德;劳山;陈前芬;陈晓明

    下颈椎是指C3~7,包括C7~T1的连接部位.颈椎损伤指的是颈椎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或颈椎间盘突出,常合并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或损伤.自1999年1月~2002年6月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5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张乃鼎;杨子斌;洪建斌;何建荣;张洁

    颈椎骨折脱位致脊髓损伤,造成病人高位截瘫,采用颈前路手术同时植骨治疗,由于存在植骨块松动,不融合而影响疗效.近年来颈前路带锁钢板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我们自2000年6月~2002年2月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同时运用美国枢法模1丹历公司生产的ORION或ZEPHIR钛钢板作颈前路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12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于下:

  • 颈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姚杰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给予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12个月,根据神经功能评分( JOA)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JOA评分明显升高,其中9例优、4例良、6例可、1例差,优良率为65.0%;与术前相比,术后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前路减压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 三种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并发症比较

    作者:祁敏;王新伟;刘洋;梁磊;陈华江;杨立利;袁文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 (A组)、前路椎体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B组)和ACDF+ACCF“混合式”减压术(C组),其中A组男性69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3.48±8.50岁;B组男性51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4.36±7.82岁;C组男性61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3.68±7.80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年(1.5~5年).共有69例在手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植骨未融合11例,其中C组3例(2.75%),B组8例(8.51%),B组植骨不愈合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声音嘶哑12例,其中A组5例(4.03%),B组3例(3.19%),C组4例(3.67%);吞咽困难26例,其中A组11例(8.87%),B组7例(7.45%),C组8例(7.34%);C5神经根麻痹12例,其中A组2例(1.61%),B组5例(5.32%),C组5例(4.59%);脑脊液漏5例,其中A组3例,C组2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B组2例,C组1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94%,B组为26.60%,C组为21.10%,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中,ACDF的并发症发生率低,ACCF术式应慎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 生物型可吸收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应用于单节段颈椎病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杨海松;陈德玉;史建刚;史国栋;许国华;郭永飞;陈宇

    目的:探讨生物型可吸收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应用于单节段颈椎病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采用传统钛合金钉板系统固定,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脊髓型颈椎病9例)采用生物型可吸收钉板系统固定.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椎病分型及病变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颈椎正侧位+屈伸动力位X线片及颈椎MRI检查.影像学评估其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变化、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有无内固定断裂及移位、是否存在MRI伪影干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程度及持续时间,采用VAS、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半年后每月复查颈椎X线片一次,观察是否融合).结果:钛合金钉板固定组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例,可吸收钉板固定组术后第1天出现轻度吞咽困难1例,均在术后2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术后第1天生物型可吸收钉板固定组颈椎MRI上伪影面积及伪影涉及层数较钛合金钉板系统固定组明显减少(P<0.05).钛合金钉板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15.9±1.4分,与术前(9.0±1.9分)比较明显提高(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7.5±1.2分减少至0.6±0.7分(P<0.05).可吸收钉板固定组术后12个月时的JOA评分为16.1±1.0分,较术前(9.7±1.9分)有显著改善(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6.9±0.9分减少至0.5±0.5分(P<0.05),两组术后12个月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钛合金钉板固定组1例未融合,融合率为93.3%,融合时间为7.8±0.4个月(7~8个月);可吸收钉板固定组15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骨融合,融合时间为7.4±0.5个月(7~8个月),两组融合率、融合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与椎间高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内周定断裂及移位的发生.结论: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后采用生物型可吸收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效果满意,可明显减少术后MRI伪影干扰,短期随访不会因钉板降解而导致吞咽困难的发生.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廖心远;陈德玉;陈宇;王新伟

    脊髓型颈椎病是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于有明显临床症状,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或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往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1~2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3个或3个以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手术疗效往往难以预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于MCSM的佳手术治疗方案一直存在较多争议[1~3].现将目前常用的MCSM的手术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 颈椎病手术中植骨与内固定的关系

    作者:朱庆三;尹飞

    自20世纪50年代Smith、Robinson及Cloward等报道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以来,由于其不仅可以去除致压物达到直接减压的目的,而且可以纠正畸形,恢复颈椎生理弯曲及椎管容积,并且具有愈合时间短、手术费用低等优点,曾一度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

  • 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刘洪军;韩雪松;王栋

    对我院1992年至2001年收治的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钛钢板内固定术,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 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观察

    作者:杨子斌;赵伟;吕乔;董锡亮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3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随机分组,治疗Ⅰ组(颈前路减压+MC+?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组)13例和治疗Ⅱ组(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组)10例。结果两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前凸角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的前凸角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MC+R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钛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改善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作者:陈兵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 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个月.结果: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神经功能改善根据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0%,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稳定效果好,值得应用.

  • 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的临床观察

    作者:贾树贞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后辅以ORION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辛集市第一医院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患者43例,将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后辅以ORION钛板内固定治疗的2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颈后入路进行手术的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 ~18个月,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后辅以ORION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及骨折脱位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胡建中;周嘉辉;王锡阳;邓展生;徐大启;黄跃平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3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后,分别采取髂骨植骨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随访时间平均10.2个月, 采用Zdeblick影像学判定椎体间融合的标准,以JOA 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功能评价:术前平均为(11.91±2.62)分,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分别为(14.82 ±1.89)分,(14.97±1.73)分,(15.10±1.61)分,(14.96±1.90)分, 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平均改善率为88.14%, 其中优34例, 占44.73%;良18例, 占23.68%;中15例, 占19.73%;无变化6例,占7.89%;差3 例, 占3.94% .结论 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植骨融合手术操作简单,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外固定时间,有助于防止植骨块塌陷,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前曲,这将有利于提高手术远期效果.

9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