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盂输尿管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再生;叶敏;施红旗;周一波;季敬伟;吴汉;孙鹏;陈良佑;刘全启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癌手术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3例肾盂输尿管癌手术患者资料.男91例,女52例.年龄33~86岁,平均64岁.术中行区域淋巴结清扫67例,未清扫76例.术后TNM分期:清扫组T1、T2、T3、T4期分别为6、9、44、8例,未清扫组分别为21、14、36、5例.病理分级:清扫组G1、G2、G3级分别为3、25、39例,未清扫组为2、38、36例.分析区域淋巴结清扫对生存率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 结果 清扫组平均随访56.2个月,未清扫组42.7个月.两组T3~T4期患者的肿瘤复发或进展率分别为19.0%、49.0%(x2=9.16,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6%、31.7%(x2=7.17,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清扫组T1、T2、T3、T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11.0%、32.0%、78.0%(x2=6.01,P<0.05),G1、G2、G3级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16.0%、46.0%(x2=7.51,P<0.01).两组肿瘤相关性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7%和57.1%(P=0.061),两组T3~T4期患者相关性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2%与29.9% (P=0.017).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级(P=0.0008)、分期(P=0.0013)及淋巴结清扫(P=0.0087)为预后相关因素. 结论 肾盂输尿管癌手术时行肿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能更准确地进行肿瘤分期,将显著改善W3 ~ T4期患者的生存.

  • 2005年泌尿肿瘤协会冬季会议简况

    作者:张玉石

    2005年12月2至3日在美国马里兰Bethesda举行的泌尿肿瘤协会(Society of Urologic Oncology,SUO)冬季会议上,4位学者针对有关泌尿系肿瘤影像诊断的新方法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泌尿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海捷;吴大鹏

    目的:研究介入手术治疗在泌尿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对现有的治疗手段进一步完善,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9-2014.9在我院确诊的200名泌尿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名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在实际应用中与手术治疗相结合,为泌尿肿瘤患者提供有利的手术条件,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大力推广。

  • 膀胱透明细胞腺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任俊奇;张文凤;魏建国

    目的 探讨膀胱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CCAC)的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例CCAC和1例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组织呈不同比例腺管、小管、乳头状及实性片状结构,肿瘤细胞呈立方、柱状及多边形,胞核外形欠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活跃,胞质淡染至透明;乳头结构鞋钉样胞核明显,实性片区细胞异型性明显且见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中Pax-8、p53、CK7均呈弥漫强阳性,AMACR、CA125和CEA均局灶阳性,p63、ER和CK20均阴性.结论 CCAC属于罕见的恶性肿瘤,需与肾源性腺瘤、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或Mullerian分化、透明细胞(富于糖原)型/富于脂质型尿路上皮癌、前列腺尿道部前列腺腺癌、其他部位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等鉴别.CCAC预后差,完整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

  • “互联网+”时代泌尿肿瘤多学科诊治模式探索——“中国泌尿肿瘤MDT会诊平台”简介

    作者:叶定伟;秦晓健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是一系列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集合,包括发病率较高的三大肿瘤即前列腺肿瘤、膀胱肿瘤、肾脏肿瘤及较为少见的睾丸肿瘤、阴茎肿瘤等[1].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成为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高的肿瘤.前列腺癌正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男性健康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应引起充分重视[2];伴随烟草消费、工业化水平增加及人口老龄化,中国人膀胱癌发病率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不论在城市或农村,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3];我国肾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增高,对国民生命健康的危害进一步加大[4].

  • MCM与泌尿系肿瘤

    作者:李云祥;苟欣

    MCM(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是DNA复制许可因子,在DNA复制起始与延伸中起关键作用,确保DNA的复制在每个细胞周期中仅发生一次.它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MCM 泌尿肿瘤
  • 何谈魄力,只为初心——记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张元芳教授

    作者:

    本刊:我国泌尿肿瘤的诊疗有了什么样的进展?您作为该领域的先驱者,能否谈谈泌尿肿瘤的治疗有了哪些突破?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否得到了显著提高?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张元芳教授:在过去的50年里,泌尿肿瘤诊治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治疗方式的单一到多学科综合治疗,从大创口的开腹手术到微创甚至无创治疗,从诊断时大多患者已到疾病晚期到早期诊断患者越来越多,从"一刀切"的根治到尽可能保留患者机体功能的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从当初的20%~30%上升到现在的70%~80%,这其中得益于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益于泌尿科医生几十年来不断"追逐"着国外的先进技术.时至今日,无论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水平,还是新的科研成果,我们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泌尿肿瘤已不再是"绝症",不少患者能够获得治愈,就算不能治愈,也能带着肿瘤很好的生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