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应用经验
我们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我院18例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操作技巧、成败原因及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心肺复苏成败原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成败原因,提高CPR的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12月~2011年11月有完整资料记录的396例心搏骤停(CA)患者(晚期肿瘤,慢性疾病终末期除外)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PR开始时间,地点、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65例5 min内开始CPR,抢救成功86例,成功率为52.1%;85例5~10 min开始CPR,抢救成功29例,成功率为34.1%;其余140例10 min后开始CPR,抢救成功0例,说明5 min内CPR成功率明显高于5min后.院内CPR 140例,抢救成功80例,成功率为57.1%;院前CPR 256例,抢救成功35例,成功率为13.7%,说明院内CPR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CPR成功率;2 min内电陆除颤CPR成功率(54.2%)明显高于2 min后电陆除CPR成功率(34.0%);有气管插管CPR成功率(34.1%)明显高于无气管插管CPR成功率(13.0%);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CPR成功率为39.1%,明显高于未接呼吸机(包括气管插管和未气管插管的患者)CPR成功率(10.7%);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尽早正确有效的CPR、电击除颤及熟练气管插管是CPR成功的关键,要提高CPR成功率必须加强专业急救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急救网络,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密切配合,普及全民急救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CPR成功率.
-
院前心肺复苏100例临床分析
心跳骤停是临床上紧急的危重症,是世界急诊医学中的难题,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技术不准确都会导致失败.据报道即使发生在院内的心跳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也仅为10%左右,而发生在院外的患者复苏成功率更低,仅为4%[1].现将我中心2008年院前复苏100例心跳骤停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通过分析成败原因,以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
-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成败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合作医疗成功的经验与原因在我国许多地区合作医疗启动和运行举步维艰的状况下,我国某些地区合作医疗运行几十年来却经久不衰.如苏南地区代表的昆山市目前有28个乡镇全部实行基本医疗与大病风险相结合的合作医疗制度.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能够将合作医疗持续办下去?他们具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汲取呢?通过文献调研,归纳一些作者的观点,认为这些地区合作医疗运行成功的经验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89例空洞型涂阳肺结核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空洞型涂阳肺结核病短程间歇疗法效果,探讨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05~2008年间采取短程间歇方案治疗的189例空洞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化疗成败原因.结果 初治空洞型涂阳肺结核治愈率(85.82%),低于复治空洞型涂阳肺结核治愈率(87.5%).结论 短程间歇疗法对初治空洞型涂阳肺结核病人疗效较差,建议选择每日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
-
急诊死亡患者救治分析
急诊病人病情变化快,可预见性小,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应尽快正确地进行复苏,否则会增加死亡率[1].近年来猝死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其中约75%死于医院外,40%死于发病后15 min,30%死于发病后15 min~2 h[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猝死定义为:不能预测的突然性内因性死亡,通常死亡时间为瞬间或24 h以内,我国采用WHO规定在6 h以内[3].一般死亡不含交通事故、外伤、中毒、他杀、自杀、其他事故等.院前死亡是指病人在未来得及到医院就诊,由于各种创伤和非创伤因素引起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或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死亡.本文对我院151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对现场复苏成败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院外、院内急救能力,减少急诊死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