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异常隐窝病灶对结直肠癌、进展型腺瘤的预警作用分析和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侯春光;杨琳

    目的:探讨直肠异常隐窝病灶(ACF)对结直肠癌、进展型腺瘤预警作用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接受全结肠镜检和直肠染色观察的56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肠检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进展型腺瘤组和结直肠癌组,分析探讨ACF对结直肠癌、进展型腺瘤患者的预警作用及其危险因素。结果进展型腺瘤组113例和结直肠癌患者168例的ACF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283例患者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F分级统计显示进展型腺瘤患者ACFⅢ级患者较多且其占全部ACFⅢ级患者比例较大,结直肠癌患者ACFⅡ级和Ⅲ级患者较多,其中ACFⅡ级患者占全部ACFⅡ级患者比例较高。患者年龄、吸烟、合并冠心病和未使用阿司匹林是影响患者ACF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吸烟是引发患者出现ACF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阿司匹林是ACF保护因素(P<0.05)。结论临床患者ACF检测结果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并发进展型腺瘤和结直肠癌临床风险较高,分级结果为Ⅱ级患者并发结直肠癌风险较高,影响临床患者ACF并发危险因素为年龄较大、吸烟,服用阿司匹林为ACF病发的保护因素。

  • 二甲双胍与塞来昔布在预防实验小鼠发生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作者:商明红;何龙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塞来昔布在预防实验小鼠发生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用AOM对60只SPF级6周龄的BALB/c雌性小鼠进行处理,建立ACF小鼠模型.随机将这60只实验小鼠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有20只小鼠.对A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对B组小鼠使用二甲双胍进行灌胃,对C组小鼠使用塞来昔布进行灌胃,然后比较三组小鼠大肠的长度、体重、异常隐窝病灶(ACF)的数量、每个ACF中异常隐窝(AC)的个数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干预后,三组小鼠的体重均明显增加,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小鼠体重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B组和C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三组小鼠大肠的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B组和C组小鼠ACF的数量和每个ACF中AC的个数均少于A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小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塞来昔布均能减少ACF小鼠模型体内ACF和AC的形成,从而可预防其发生结直肠癌.

  • 异常隐窝病灶与大肠肿瘤关系及发生途径的初步研究

    作者:卢青;陶珊;陈琳;张亚历;姜泊

    目的 实体镜下连续观察Wistar鼠大肠癌模型中异常隐窝病灶(ACF)的发生情况,探讨ACF与大肠肿瘤的相关性及其发生途径.方法 60只Wismr鼠给予二甲肼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18周,分组处死.将美蓝染色后的大肠组织在实体镜下观察.结果 发现2种不同镜下表现的ACF,即cACF和dACF.dACF与大肠肿瘤形成早期有相似的镜下形态及病理特点,而cACF则无类似特征.cACF与dACF在β-catenin中的表达异常率分别为4.8%和100.0%(P=0.000),在MMP-7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和81.8%(P=0.000),dACF与肿瘤在β-catenin的表达异常率以及在MMP-7的阳性表达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CF与肿瘤发生无明显相关,dACF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其发生遵循Wnt途径.

  • 直肠异常隐窝病灶对结肠肿瘤的预警作用

    作者:米变涛;王新颖;白杨;李明松;巩兰波;刘思德;张亚历;姜泊

    目的 评判内镜下直肠异常隐窝病灶(ACF)与结肠病变及高癌变潜能肿瘤(AN)的关系.方法 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的正常、息肉、腺瘤及癌的患者212例,在退镜时用0.4%靛胭脂对直肠进行染色,根据直肠ACF的数目对患者分级,无ACF者为0级,ACF数目为1~4,5~9,≥10者分别为Ⅰ、Ⅱ、Ⅲ级,统计分析ACF级别与结肠病变(息肉、腺瘤和癌),高癌变潜能肿瘤(≥1 cm,绒毛状、管状绒毛状,高度异型增生或浸润癌)的关系.结果 212例患者中,72例直肠ACF为0级,48例为Ⅰ级,41例为Ⅱ级,51例为Ⅲ级.直肠有ACF(包括Ⅰ、Ⅱ、Ⅲ级)的患者发生结肠病变及结肠高癌变潜能肿瘤的概率较无ACF者明显升高,其OR值(95%CI)分别为22.352(6.716~74.395),7.982(1.838~34.672).结论 直肠ACF对结肠病变及高癌变潜能肿瘤有预示作用.

  • 二甲双胍、塞来昔布对化学诱导小鼠结直肠异常隐窝病灶预防作用的比较

    作者:李达周;王雯;许斌斌;王蓉;刘建强;林克荣;邹多武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诱导的小鼠结直肠异常隐窝病灶(ACF)的预防作用,并与塞来昔布进行比较.[方法]45只6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每组15只;均腹腔注射AOM(10 mg/kg),每周1次,连续2周以建立ACF模型;同时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小鼠分别予0.9%氯化钠溶液0.5 ml·只-1·d-1、二甲双胍250 mg·kg-1·d-1、塞来昔布20 mg·kg-1·d-1灌胃处理,每周监测小鼠体质量变化.6周后处死小鼠并分离结直肠组织,美蓝染色后计数每只小鼠结直肠ACF个数和每个ACF中畸变隐窝(AC)个数.[结果]各组小鼠体质量随周龄增加均呈现增长趋势,干预后体质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结直肠ACF及AC数量分别为(8.80±0.84)个、(26.75±2.63)个,二甲双胍组分别为(3.67±0.58)个、(8.33±0.58)个,塞来昔布组分别为(5.60±0.89)个、(13.40±1.67)个;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塞来昔布组小鼠ACF及AC均显著减少(P<0.05);二甲双胍组小鼠ACF及AC均比塞来昔布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二甲双胍、塞来昔布均能显著抑制ACF形成,对结直肠癌起到预防的作用,且二甲双胍的作用明显优于塞来昔布.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抗体对大鼠大肠异常隐窝病灶及大肠癌的影响

    作者:沈媛媛;刘成霞;王爱丽;程凯;张冉冉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抗体对二甲基肼诱导的大鼠大肠异常隐窝病灶(ACF)、癌瘤数目及大肠癌变过程中MIF表达的影响.方法 二甲基肼诱导建立大鼠大肠癌癌变模型,观察MIF抗体对ACF及癌瘤数量的抑制作用,并采用ELISA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IF抗体对早期癌变肠黏膜及癌瘤形成后MIF表达的影响.结果 MIF抗体干预后可明显抑制ACF及癌瘤的数量(P<0.01).大鼠大肠癌模型中MIF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前病变ACF模型中MIF的表达(P<0.01),应用MIF抗体可明显抑制大鼠ACF及大肠癌模型中MIF表达.结论 MIF抗体可明显抑制大鼠大肠黏膜癌变,可能与抑制ACF数量及MIF表达有关,MIF抗体有望成为大肠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