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坏死性肺炎的胸部 CT 诊断

    作者:王国俊;蒲鹏;刘丽

    目的:归纳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M P)感染患儿所致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 ,NP)的胸部C T影像特点,为临床医师了解及诊断该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医院收治的9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NP患儿胸部CT的表现特点,探讨CT在指导诊断NP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98例患儿中均出现肺实变,增强C T扫描可见肺实变内均存在强化减低区的患儿97例,占总例数98.7%,54例患儿出现胸腔积液占总例数55.1%,25例患儿出现胸膜增厚发生率为25.5%;病程3年后35例复查胸部C T ,27例患儿肺部C T大致正常,2例出现肺叶残留囊性变、4例患儿出现肺不张、3例遗留条索状影。结论当临床生化指标提示坏死性肺炎时,应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明确肺部病变性质指导治疗。

  • 儿童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玉静;刘春峰

    目的:总结肺炎链球菌所致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本院儿科临床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且影像学证实有坏死性病变者15例。收集临床资料,总结其性别、年龄、高体温、住院时间、发热时间、肺部影像学特征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纸片扩散法和小抑菌浓度法分别对15株及其中11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各药耐药率、敏感率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儿中,发热、胸腔积液15例,有肺外并发症1例;X线胸片或肺CT表现右肺病变者7例,左肺7例,双肺同时坏死性病变1例。所有病例均有外周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敏感性高,对青霉素耐药率比较严重,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普遍耐药。平均住院时间为39 d,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临床过程延长,耐药严重,症状重,易并发胸腔积液,但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较良好。

  • 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37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李伟霞;王秀芳;张艳丽;宋哲

    目的 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37例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37例患儿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5.8±2.3)岁;热程(22.0±10.9)d;住院天数(21.9±9.4)d;病初均有高热、咳嗽;32例患侧呼吸音减低,13例可闻及湿啰音,其中5例可闻及哮鸣音.肺部影像学为肺实变区多发囊泡影或空洞形成,29例合并胸腔积液,外周血WBC峰值(17.7±7.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峰值(80.9±7.4)%;C-反应蛋白峰值(130.2±59.8)mg/L;D-二聚体峰值(6.6±4.6)mg/L;出现肺坏死的病程为(25.5±6.4)d;36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术,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例行肺叶切除术,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热程、住院时间长,当出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D-二聚体升高,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合并胸腔积液时,及时行肺部CT检查,以早期识别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尽管病程长,多数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坏死性肺炎30例胸部CT表现及转归

    作者:李素荣;牟京辉;常丽;闫淯淳;袁新宇;陈慧中

    目的 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NP)的胸部CT征象、转归,并对NP病例常见炎性指标变化特点进行初步探讨,对临床医师认识本病CT特点及时进行CT检查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NP的胸部CT征象,分析NP大叶肺实变及相关征象随病程进展出现的动态变化;比较NP组与24例非NP对照组的炎性指标差异.结果 (1)NP组(30例)胸部CT征象:单侧大叶性实变(28例),其中20例累及1个肺叶,10例累及多个肺叶;肺空腔(27例);增强CT扫描可见肺实变内均存在强化减低区(22例).(2)治疗过程中NP组CT征象动态变化:病程2个月复查23例,肺实变吸收2例(9%),肺内出现空腔18例(78%),胸膜增厚16例(70%),肺不张2例(9%),胸膜瘘1例(4%);病程3个月时复查11例,肺实变吸收7例(64%),胸膜增厚10例(91%),肺内出现空腔7例(64%),肺不张5例(45%),肺叶囊性变2例(18%),胸膜瘘1例;病程3.5年时复查10例,未见肺实变,出现肺不张4例,肺叶残留囊性变4例,遗留条索状影1例.(3)NP组与对照组常见炎性指标比较,两组间在发热持续时间(d) [25.0(12~80)与11.5(7~36)]、外周血WBC峰值(×109/L)[18.1(9.8 ~27.4)与11.1(3.1~20.5)]、中性粒细胞比率[0.814(0.397 ~0.928)与0.663 (0.522 ~0.887)]、WBC异常持续时间(d)[19.5(0~67)与5.0(0~17)]、CRP峰值(mg/L) [92.1(25.6 ~235.0)与35.1(17.0 ~212.0)]、CRP异常持续时间(d)[25.0(9 ~53)与7.0(4.0~ 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儿童NP胸部CT征象包括:肺叶实变以及肺实变内出现强化减低区和(或)空腔,病变吸收缓慢,转归后CT表现可大致正常或遗留条索影、肺不张或囊变.当怀疑出现坏死性改变时,密切观察某些炎性指标(如外周血WBC峰值、中性粒细胞比率、CRP峰值,发热、外周血WBC及CRP异常持续时间),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决定进行胸部CT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 细菌感染致儿童坏死性肺炎16例诊治分析

    作者:马红玲;陈杰华;杨方方;孙洁;郑跃杰;鲍燕敏

    目的 总结细菌感染致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6例影像学诊断符合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病原学、治疗及预后.结果 男9例,女7例,年龄4个月至6岁[平均(1.7±1.5)岁],15例既往健康.16例均咳嗽、有痰、发热,体温(39.4±0.5)℃,热程6~31(16.4±8.0)d,治疗1~21(9.1±5.1)d后热退.住院时间11 ~53(21.4±11.2)d.WBC<5×109/L者3例,(5~ 12)× 109/L者3例,>12×109/L者10例,平均(30.20±12.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3±0.12.16例CRP增高,33.3~231.0(115.1±73.3) mg/L.病程3~ 18(11.4±4.0)d时胸部X线平片或CT可发现肺部囊性病灶.右肺叶受累多见,均未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或血培养明确病原7例,肺炎链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其中1例肺炎支原体抗体1:1280);其中3例与痰培养病原一致.13例使用万古霉素和(或)亚胺培南治疗;5例加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9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1例行胸腔脓肿切开引流术及纤维板剥离术;均未行肺叶切除术.所有病例出院后6个月内随访X线平片或CT,提示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或基本吸收.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热程及病程长、血象高、影像学表现较重,但及时抗感染治疗远期预后较好.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较为常见的病原,铜绿假单胞菌值得关注.

  • A族溶血性链球菌坏死性肺炎6例诊治分析

    作者:赵成松;刘金荣;赵顺英;韩志英

    目的 总结A族溶血性链球菌(GAS)坏死性肺炎(NP)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住院的6例GASNP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6例GAS中男女各3例,年龄2岁9个月至12岁6个月,均有高热及咳嗽,2例感染中毒症状明显.6例均有患侧呼吸音减低,均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肺部影像学为肺大叶实变伴多发空腔,均合并胸腔积液,2例合并包裹性液气胸.外周血白细胞(11.48~41.42)×109/L,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1例在正常范围,5例220~4355 IU/L.其中3例行胸腔穿刺,胸腔积液检查提示:白细胞3930×106/L至满视野,多核细胞0.85 ~ 0.92,糖0.10~ 0.19 mmol/L,蛋白42~ 55 g/L,乳酸脱氢酶1313 ~ 5272 IU/L;胸腔积液培养1例为化脓性链球菌,其余2例为无细菌生长.合并呼吸衰竭1例,感染性休克1例.均予抗炎治疗,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6例均于临床症状控制、影像学表现好转后出院.结论 GAS感染可引起NP,重者合并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但经及时治疗后病情控制,预后良好.

  • 儿童坏死性肺炎9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月钮;张明军;陈菲;朱晓东

    为提高对坏死性肺炎临床表现的认识和诊治成功率,收集2007年8月~2012年7月入住本院经肺组织病理确诊为坏死性肺炎的9例患儿资料,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治疗经过和转归,讨论儿童坏死性肺炎的诱因、早期诊断与相关治疗手段.9例患儿(男6例、女3例)年龄1~7岁(平均3.5岁),持续发热11~43 d(平均22 d).4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5例病原学检查为阳性,8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肺内出现多发小空洞.9例患儿均存在肺实变伴胸腔积液,病理学诊断为大片肺坏死伴炎性浸润,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并存活,术后10个月CT提示肺结构恢复正常.结果表明,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胸部CT扫描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坏死性肺炎患儿经积极抗感染及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儿童坏死性肺炎诊治进展

    作者:费文祎;罗健

    坏死性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一种罕见却严重的并发症,是病原微生物与机体免疫紊乱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坏死性肺炎以肺实质结构破坏、液化坏死形成空洞为特征,各种病原体感染均可导致儿童坏死性肺炎.国外报道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我国则可能以肺炎支原体为主.儿童坏死性肺炎较普通肺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病程长且并发症多,其诊断有赖于胸部CT.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等,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 新生儿坏死性肺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可;周建国;胡兰;邓英平;陈超

    目的 分析新生儿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2例新生儿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文献报道.结果 2例新生儿均确诊为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坏死性肺炎,以发热起病,胸片示渗出性改变伴囊性影,CT示为多发空洞改变,痰/血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万古霉素治疗有效,影像学检查随访示好转.通过数据库检索,共有4篇病例报道,加上本组2例共7例新生儿坏死性肺炎病例.致病菌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例合并有铜绿假单胞菌,6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均发生于无免疫缺陷新生儿,6例为原发性坏死性肺炎,6例为单侧肺受累;5例有发热表现,5例合并败血症,分别有3例、2例、1例并发胸腔积液、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2例有肺外感染;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3例需要机械通气,6例预后良好.结论 新生儿坏死性肺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诊断主要依靠典型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治疗主要选择针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

  • 儿童坏死性肺炎8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吴爱民;陈强;李岚;张帆

    目的:探讨儿童坏死性肺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坏死性肺炎的8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男6例、女2例)年龄9个月-11岁(平均4岁),持续发热10-33d(平均17d)。6例病原学检查为阳性,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军团菌,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37.5%),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25%),混合感染为3例(37.5%);8例胸部CT均提示肺内出现多发空洞,4例患儿有胸腔积液。2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例单用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例胸腔穿刺;2例综合治疗。随访2-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例高;早期诊断及给予内科综合措施治疗,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

  • PVL基因阳性与阴性MRSA对坏死性肺炎的致病性比较及机制

    作者:吕小艳;马筱玲;戴媛媛;张义永;荚恒敏;高玉录;付广林

    目的 研究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坏死性肺炎中致病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18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及对照组各6只,分别通过气管灌注MRSA标准菌株ATCC43300、铜-23菌悬液及生理盐水,实验后24 h及48 h分别检测三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实验后48 h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脱落细胞以电镜观察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后24 h和48 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模型2组下降、模型1组升高;模型2组肺组织炎细胞浸润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破坏情况重于模型1组、BALF中脱落细胞坏死率高于模型1组.结论 PVL基因阳性CA-MRSA对坏死性肺炎的致病性强于PVL基因阴性MRSA,可能机制为前者能够分泌PVL基因并可编码PVL毒素.

  • 肺炎支原体相关肺脓肿4例

    作者:韩青;史彧;梁慧;唐文伟;赵德育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相关肺脓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MP相关肺脓肿4例患儿的病史、临床特点、病原学、肺CT及相关辅助检查等结果.结果 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3~6岁,均急性起病,剧烈咳嗽,痰少.3例入院时弛张高热,3例肺部有固定中小水泡音.4例血清MP-IgM均≥1∶160、痰荧光半定量(FQ)-MP DNA均阳性;3例血WBC、多形核白细胞(PMN)、CRP、ESR增高,3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FQ-MP DNA阳性、血及胸水FQ-MPDNA阳性各1例,1例痰培养见卡他布兰汉菌;4例入院时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肺间实质病变,病程5~20 d出现多个大小不等囊状影、液平囊状影、厚壁空洞等组织坏死影像.3例纤维支气管镜下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散在小结节,病变部位支气管黏痰堵塞.4例均在入院3~5d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肺部体征逐渐好转.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4周后复查胸片示肺炎大部分吸收.随访6~18个月均吸收良好,1例留有左上肺局限肺不张.结论 MP相关肺脓肿临床较少见,该症持续高热,血WBC、PMN、CRP及ESR明显增高,影像学示大片高密度影,一般剂量红霉素等疗效欠佳.及时予足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必要时联用GC、丙种球蛋白,可改善病情,预后较好.

  • 儿童坏死性肺炎4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男;陈宁;尚云晓

    目的 探讨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学特征、炎性指标的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内科住院确诊为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化验检查结果、肺内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等.结果 49例儿童坏死性肺炎患儿,男31例,女18例;中位年龄2.5岁(4个月~13岁).所有患儿住院时间为(21.19±10.83)d,发热持续时间为(15.08±5.92)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峰值中位数为17.7×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峰值为(67.62±18.52)%,C反应蛋白峰值中位数为97.9 mg/L,降钙素原峰值中位数为0.54 μg/L.其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19例,肺炎衣原体感染16例,9例MP感染同时合并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8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出现肺内并发症,经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等综合治疗,47例患儿预后良好.结论 对于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实变的患儿,当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炎性指标明显升高,同时合并胸腔积液时,应警惕坏死性肺炎的发生.尽管坏死性肺炎病情迁延,但通常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 28例坏死性肺炎患儿的护理

    作者:李晓庆;李德丽;殷欣;李虹彦

    总结28例儿童坏死性肺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高热的护理,抗生素应用的护理,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护理,肺栓塞、气胸等并发症的预防,呼吸康复训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出院随访指导.出院后随访半年,患儿均预后较好.

  • 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胸部HRCT特征

    作者:曾洪武;黄文献;陈杰华;曾伟彬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1例诊断符合坏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男19例,女12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2.8±1.3)岁,28例既往体健.结果:31例均有咳嗽、咳痰、发热,热峰(39.1±0.4)℃,热程(24.6±10.2)天.血常规:白细胞(2.1~58.7)×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8±0.13),C反应蛋白(127±80.4)mg/L.初次胸片于病程4~12天,其特点为肺内大片致密影,病程第11~25天全部行胸部CT检查,在原大片实变区有大小不一的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右肺受累多见,即坏死性空洞形成,含气/含液空洞,26例伴不等量胸腔积液.随访预后良好,肺内炎性病灶大部分吸收或完全吸收;空洞消失,少数仅有纤维条索影.结论:儿童坏死性肺炎病程和热程长,胸部CT特点为大片实变内多发大小不一空洞、伴胸腔积液.虽然此病预后大多良好,但当患儿出现长程高热、炎性指标明显升高,胸部影像学大片实变影,警惕发展为坏死性肺炎可能.

  • 儿童坏死性肺炎的早期预测指标研究

    作者:刘帅帅;宋丽君;孟繁峥;彭丽;刘玉环

    目的 研究儿童坏死性肺炎的早期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儿童坏死性肺炎与83例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热天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支气管镜表现,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坏死性肺炎的早期预测指标.结果 坏死性肺炎组女性患儿所占比例高于大叶性肺炎组(P<0.05).坏死性肺炎组发热天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大叶性肺炎组(P<0.05).坏死性肺炎组支气管镜下见大量痰栓堵塞需要活检钳才能清除的患儿比例及肺泡灌洗液呈浑浊的米汤样的患儿比例均高于大叶性肺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支气管镜下出现痰栓堵塞需要活检钳才能清除及发热天数、WBC、hs-CRP、LDH是坏死性肺炎的独立预测指标,后4项ROC曲线临界值分别为18.5d、15.1×109/L、121.5 mg/L、353.5U/L.结论 WBC升高(≥15.1×109/L)、hs-CRP升高(≥121.5 mg/L)、血清LDH升高(≥353.5U/L)、支气管镜下出现痰栓堵塞需要活检钳才能清除以及肺泡灌洗液呈浑浊的米汤样,可作为儿童坏死性肺炎的早期预测指标.

  • 肺炎链球菌对小鼠及儿童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舒林华;尚云晓;张福会;张晗;马晓雪;杨男;黄万杰

    目的 研究肺炎链球菌(S.p)对昆明幼鼠和肺炎患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究肺组织坏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从1例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PNP)患儿血中培养的S.p混悬液(CFU:1×10(8)/L)0.3 mL注入昆明幼鼠的主支气管中(肺炎组),将等量生理盐水注入对照组鼠的主支气管内.92 h后处死,取鼠右肺下叶肺组织(1 mm3)于2.5%的戊二醛中固定.该患儿行左下肺叶肺空洞切除时,将坏死和正常的肺组织标本((1 mm3)置于2.5%的戊二醛中固定.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鼠与患儿AEC-Ⅱ超微结构.结果 在S.p作用下幼鼠与患儿AEC-Ⅱ的微绒毛减少,脱落.板层小体体积增大,排空加强,密度减低.线粒体数量减少.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分布不均.结论 S.p作用下幼鼠与患儿AEC-Ⅱ损伤变化相一致.AEC-Ⅱ超微结构的损伤可能是S.p导致肺组织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两种不同厂家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松林;靳秀红

    目的:比较两种阿奇霉素注射液(商品名分别为希舒美和其仙)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的疗效,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的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患儿36例,根据治疗药物生产厂家的不同分为希舒美组和其仙组各18例.希舒美组应用进口阿奇霉素注射液(希舒美)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其仙组应用国产阿奇霉素注射液(其仙)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两组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和疗程相同,比较分析两组患几的总有效率、需外科手术干预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影像学好转时间等指标.结果:希舒美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其仙组的61.11%;希舒美组需外科手术干预率为5.56%,低于其仙组的22.22%;希舒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其仙组的27.78%(P均<0.05).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影像学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希舒美组的发热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其仙组(P<0.05).结论:选用希舒美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坏死性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手术干预可能及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儿童坏死性肺炎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分析

    作者:林元涛;杨光;王红宇;龚峰;巫恒平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儿科临床对NP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7例N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儿童N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原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47例患儿均表现出持续发热、咳嗽,部分伴有肺部湿哆音.痛原学检查结果显示,11例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肺炎链球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其中7例合并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35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其中14例单纯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9例单纯肺炎衣原体IgM阳性,6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合并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6例病原学检查结果均阴性),1例白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均可见多发性小空洞,16例合并胸腔积液.所有患儿均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并酌情给予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阿奇霉素和(或)红霉素治疗,胸腔穿刺治疗16例,随访3~6个月,所有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NP可能与肺炎支原体(MP)或衣原体(CP)感染有关,但不能除外细菌感染,该病热程及病程较长,影像学表现明显,积极采取抗生素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坏死性肺炎临床特点12例分析

    作者:刘京涛;张君平

    目的 分析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导致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例MRSA感染致坏死性性肺炎患儿的病史资料.结果 12例患儿中,男5例、女7例,年龄9月~3岁,中位年龄23月,均为急性起病,既往体健,热程12~36 d,住院天数28~70 d.均表现为高热、咳嗽及感染中毒症状.5例发病时即为脓毒血症,7例以发热、咳嗽入院,8例有呼吸困难,6例伴有皮疹.10例可闻及细湿啰音,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2例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2例在病程中合并深部软组织脓肿,无合并急性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病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4.8×109/L~42.36×109/L)、中性粒细胞(78.8%~91.9%).C反应蛋白(68~140 mg/L),血沉(52~114mm/h)及降钙素原(0.8~3.7 ng/ml).胸腔积液检查外观均为粘稠黄色,细胞数明显升高(5 800~12 560)×106/L,蛋白35~60 g/L药敏试验显示所有病例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病初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或肺大片状高密度灶,迅速进展成为多发囊泡影或空腔.所有病例应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胸腔积液多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清脓术.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于6个月左右复查肺部CT基本完全恢复,无进行肺叶切除病例,预后较好.结论 MRSA感染致坏死性肺炎多见3岁以内儿童,发病急、进展迅速,临床上以高热、咳嗽、肺组织坏死为特点,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