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合用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卢翔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足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改善尤为明显,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用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血阻络型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中药足浴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的研究

    作者:李玉英;罗宇迪;肖霞;王兴红;蒙运英;宁坚娟

    目的 探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的方法.方法 将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在术后10 h给实验组患者中药液足浴加穴位按压一次,对照组患者术后让其自行排气,记录各组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19.61±0.15)h,早于对照组的(23.58±0.2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15,P<0.01).结论 中药液足浴加穴位按压能有效地缩短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 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发热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张琼;杨巧菊;张蕾;胡旭红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在小儿外感发热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外感发热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腋温大于37.5℃观察组予中药足浴,对照组予以冰力降温贴治疗.结果 治疗后1 h观察组体温略高于对照组(P>0.05);2、4h后观察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恶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体征的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观察组治疗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足浴佐治小儿外感发热降温效果持续平稳,对部分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有明显优势.

  •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小潘;农小珍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取支配疼痛区的神经节段相对应夹脊穴行穴位按摩加自拟中药组方煎液泡足.两组均10 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频率、疼痛程度、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症状,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患者乐于接受,对疾病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 中药足浴配合呼吸功能锻炼操在COPD缓解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程怡;范良;黄琼莲;陈荣;郑肇良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配合呼吸功能锻炼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足浴配合呼吸功能锻炼操”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治疗组半年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步行距离分别为(360.65±53.24)m、(323.36±48.12)m,分别长于治疗前的(310.71±52.20)m、(308.69±53.20)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半年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配合呼吸功能锻炼操对COPD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中医药特色疗法促进产妇产褥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大纯;罗梅;何倩倩;王晓霜

    目的:运用多途径中医药特色疗法促进产后康复治疗,客观评价中医药特色疗法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同期单胎顺产初产妇60例,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后给予中药口服,观察组产后给予中药口服+穴位按摩+中药足浴,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后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3d平均出血量为(29.2±5.8)mL,泌乳量为(81.6±9.5)mL ;产后7d平均出血量为(10.6±3.5)mL,泌乳量为(144.3±15.6) 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15.3±2.6)h,血性恶露持续时间(6.3±1.7)d,产后尿潴留发生例数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产后积极推广中药口服+穴位按摩+中药足浴措施,可明显促进产妇产后恢复。

  •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腹胀探讨

    作者:李立凤;马晓芳;赵平;曹红艳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将行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后患者各60例,按手术的先后时间顺序,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每天1次,连续3~5 d;对照组给予腹部手术常规护理.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3种手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3种手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地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 益肺强心湯及中药足浴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研究

    作者:金立娟

    目的:探究益肺强心汤及中药足浴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74例)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患者(74例)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益肺强心汤及中药足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临床治疗有效率(98.65%)高于对照组(90.54%),P<0.05;观察组(1.3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9.46%),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均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为(92.35±3.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63±3.42)分,且观察组满意率高达97.30%,高于对照组87.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肺强心汤及中药足浴可促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及心功能,降低并发症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满意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足部反射区按摩与中药浴足防治糖尿病足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芳;吕成琼;皮红霞;张留巧;徐静静

    目的:探讨足部反射区按摩与中药浴足对糖尿病中、高危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9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患者纳入后,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如降压、调糖、调脂等)基础上,A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B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浴足.三组患者护理干预2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三组间的症候积分在护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2个月后三组间的症候积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部反射区按摩配合中药浴足可减轻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缺血情况,从而改善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效果明显.

  • 中医药特色疗法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应用于产褥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丽娟;冯锦屏;于丹丹;杨洁;叶少欣

    目的:观察中医药特色疗法对产褥期女性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 2017年8月产科收治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强化专科护理(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特色疗法(中药穴位敷贴+中药足浴)治疗,比较两组产后1d、2d、3d、7d出血量及泌乳量、治疗前后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天、3天、7天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宫缩痛持续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Ⅰ类及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女性产后应用中药穴位敷+中药足浴中医药特色疗法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对产妇术后康复及盆底肌力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疗效,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作者:凌忞;何学华;王俊明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足浴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健琼;蔡蓉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及中药足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沟通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予手术后常规处理,嘱及时下地活动直到肛门排气;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耳穴贴压及中药足浴.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程度.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短,腹胀发生例数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足浴能预防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胀的发生,缩小肛门排气的时间,利于患者术后进食及伤口恢复,其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足浴与药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俊峰;郭静;敖素华;彭素岚

    目的:浅论中药足浴与药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体会.方法:采用传统的中药浴足法(我院制剂室生产的金水浴足散)联合相关穴位药炙(肺俞、肾俞、神阙、足三里).结果:中西医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9,P<0.01);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结果统计显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改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呼气流量(PEF)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改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联合疗法可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作者:陶宝英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知情同意且平等自愿选择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在中药足浴治疗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中药足浴治疗后常规换药的基础上使用湿润烧伤膏足部伤口外敷,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面积、换药次数以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创面愈合面积观察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15.3±0.2)次,少于对照组(21.4±0.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38.6±0.4)d,明显短于对照组(48.7±0.3)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可有效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面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作者:武义华;章合生;张星辰;杨文霞;张琴;方秀萍;方朝晖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有早期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相同治疗条件下观察组35例糖尿病人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中药浸泡足部联合足底反射区穴位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糖尿病足部护理并予以温水泡足,两组均在28 d(两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及足底穴位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是安全、有效的.

  • 妇科术后中药足疗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治;白种兰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由于受用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常在术日当晚出现腹胀现象,进而伤口张力增加,引起腹痛,若靠肛门自行排气,常在术后72 h左右.患者表现为腹胀、疼痛,给患者身心都造成很大伤害.为此,我们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并按摩,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介绍如下.

  • 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产褥期妇女康复的影响

    作者:彭桂芝;廖滔;蒙丽芳;王远流;韦继红;仇雪嫦;韦何丹;周莹

    目的 探讨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产妇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0例,共观察240例,在产后6 h分别给A组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B组中药足浴,C组温水足浴加按摩,D组在术后36 h内不施加任何因素.结果 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组在食欲、泌乳量、恶露量、宫底高度、排气时间、干预焦虑、抑郁评分几方面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产褥期妇女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足浴桶小推车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余喜红;高永军

    中药足浴法是指在适当温度的热水中,放入适量的中药药液进行足部熏洗从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1].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中药足浴时,需要将药液倒人足浴桶内,为了保持药液的温度,足浴桶的材质多为木质,桶壁非常坚厚,足浴桶的重量加上药液的重量大概在25 kg左右.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这款足浴桶小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作者:魏琴;周贵香;范萍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营养神经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以14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14 d后总有效性为90%,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足浴联合开天门疗法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宋瑞;杨巧菊

    目的 研究中药足浴联合开天门疗法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入院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心电监护、吸氧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联合开天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及生活质量(SF-36)情况、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及冠心病再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2个月内患者再发心绞痛的例数及冠心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天门配合中药足浴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可有效降低心绞痛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504 条记录 20/26 页 « 12...17181920212223...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