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儿童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及ST段振幅变化

    作者:王玉汶;许毅;李芳;林萍;邹润梅;谢振武;王成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及ST段振幅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因不明原因头晕、头痛、晕厥等症状在本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为POTS的儿童青少年74例(POTS组);按年龄和性别匹配同期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检查的儿童青少年64例为对照(对照组).描记卧位与立位12导联体表心电图,程序自动分析结合人工干预测量卧位与立位心电图的心率及12导联心电图T波和ST段振幅.结果 (1)立位与卧位比较:POTS组心率增加[(105.2±16.3)次/min比(83.8±18.0)次/min,t=-7.598,P<0.01)],Ⅰ[(0.28±0.14)mV比(0.33±0.11)mV,t=2.598,P<0.05)]、Ⅱ[(0.28±0.12)mV比(0.39±0.13)mV,t=5.340,P<0.01)]、Ⅲ[(0.00±0.19)mV比(0.07±0.11)mV,t=3.041,P<0.01)]、aVF[(0.14±0.13)mV比(0.23±0.11)mV,t=4.505,P<0.01)]、V 4[(0.33±0.21)mV比(0.51±0.23)mV,t=4.938,P<0.01)]、V5[(0.37±0.10)mV比(0.50±0.15)mV,t=7.764,P<0.01)]、V6[(0.25±0.10)mV比(0.37±0.10)mV,t=7.538,P<0.01)]导联T波振幅降低,aVR导联T波振幅增高[(-0.27±0.11)mV比(-0.36±0.10)mV,t=-5.023,P<0.01)],V5导联ST段振幅增高[(0.07±0.04)mV比(0.06±0.04)mV,t=-2.309,P<0.05)].(2)与对照组比较:POTS组心率差增加[(-21.4±14.0)次/min比(-10.7±11.4)次/min,t=4.875,P<0.01)],Ⅰ[(0.05±0.10)mV比(-0.01±0.15)mV,t=-3.161,P<0.01)]、Ⅱ[(0.11±0.12)mV比(0.07±0.12)mV,t=-2.243,P<0.05)]、V4[(0.18±0.18)mV比(0.07±0.20)mV,t=-3.282,P<0.01)]、V5[(0.18±0.11)mV比(0.14±0.13)mV,t=-2.013,P<0.05)]、V6[(0.13±0.08)mV比(0.08±0.10)mV,t=-3.364,P<0.01)]导联T波振幅差增大,aVR导联T波振幅差负值增大[(-0.09±0.08)mV比(-0.03±0.08)mV,t=4.109,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心电图卧位、立位心率差及V5、V6导联T波振幅差对POTS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诊断性试验评价:当同时出现心电图卧位、立位心率差≥15次/min,T波振幅差在V5导联及V6导联分别≥0.10 mV时,诊断POTS的敏感度37.8%,特异度为81.3%.(5)POTS儿童青少年随访:无论HUTT反应类型保持不变或转为阴性,较初诊断时立位与卧位心电图T波及ST段振幅差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 卧位与立位心电图心率差及V 5、V6导联T波振幅差对儿童青少年POTS具有诊断价值.

  • 儿童一过性意识丧失的基础疾病分析

    作者:金红芳;张凤文;王成;杜忠东;田宏;胡秀芬;陈丽;杜军保

    目的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分析儿童一过性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的基础疾病谱.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年8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937例TLOC患儿,对其进行病因学分析.结果 937例TLOC患儿中,903例(96.4%)为晕厥患儿,34例(3.6%)为非晕厥患儿.903例晕厥患儿中,213例(23.6%)为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46例(5.1%)为心脏抑制型VVS,112例(12.4%)为混合型VVS,268例(29.7%)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22例(2.4%)为直立性低血压,19例(2.1%)为境遇性晕厥,21例(2.3%)为心源性晕厥,202例(22.4%)患儿为不明原因晕厥.结论 晕厥是儿童TLOC常见的原因.在晕厥患儿中,VVS常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在VVS的3种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中,常见的类型为血管抑制型VVS.

  • 改良直立试验对儿童及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扬;蒋次波;李芳;林萍;邹润梅;王成

    目的 探讨改良直立试验(MST)对儿童及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以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为主诉、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确诊为POTS的儿童及青少年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2.03±1.87)岁.分别比较直立试验3 min(MST)与HUTT 3 min时的心率诊断符合率.结果 按经典HUTT方法10 min内心率达诊断标准的儿童及青少年POTS 31例;在倾斜体位3 min内血压未见明显变化,心率变化达诊断POTS标准者74.19%(23/31);相同受试者用MST方法达诊断POTS标准者32.26%(10/31).结论 约1/3的儿童及青少年POTS可通过MST得到诊断.MST可作为基层医院的一种POTS初筛方法.

  • 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作者:陈丽;杜军保;金红芳;张清友;李万镇;汪立;王瑜丽

    目的 探讨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55例,为2000年5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或住院的POTS患儿,其中男23例,女32例;年龄5~19岁,平均(12.3±3.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应用盐酸米多君及口服补液盐治疗)22例和对照组(应用口服补液盐治疗)33例,对两组儿童进行临床研究及直立试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或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SNHUT)研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好转率、HUT转阴率以及随访终点时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3周和6周后治疗组的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 vs 42.4%,P<0.001;100.0% vs 42.4%,X2=19.352,P<0.001),随访终点时治疗组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3% vs 27.3%,X2=13.239,P<0.001),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 vs 36.4%,X2=22.647,P<0.001).治疗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UT转阴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 vs 12.1%,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HUT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0% vs 48.5%,P<0.05).结论 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对POTS患儿的治疗有效.

  • 直立后血压变化对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红霞;邓文军;张春雨;金红芳;杜军保

    目的 探讨直立后血压变化对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于2005至201 1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并确诊为POTS的患儿90例,男41例,女49例,平均年龄为(11.8±2.7)岁.所有患儿均应用盐酸米多君治疗.依据初诊时患儿直立后血压变化值分为两组,即有效组(55例)和无效组(35例).随访时间53~ 130个月,研究不同随访时间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对两组患儿长期无症状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收缩压变化值及舒张压变化值具有统计学差异,有效组明显低于无效组[0(-6,0)mmHg(1 mmHg =0.133 kPa)比9(6,11) mmHg,Z=-8.303,P<0.01;0(0,5)mmHg比11(10,16) mmHg,Z=-7.058,P<0.01];治疗前两组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9)分比(5.0±0.8)分,t=-0.53,P=0.595];治疗后有效组的症状评分低于无效组[(1.3±0.9)分比(4.7±0.9)分,t=-15.60,P<0.01].随访终点时两组患儿无症状百分比的比较:有效组的无症状百分比明显高于无效组[48/55 (87.3%)比23/35 (65.7%),x2=5.969,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组患儿的无症状百分比高于无效组(x2=15.30,P<0.01).结论 直立后血压变化对于预测盐酸米多君治疗POTS患儿的长期疗效具有良好的价值.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24h尿钠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佳蔚;张清友;廖莹;张春雨;杜军保

    目的 探讨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儿24 h尿钠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58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10名无头晕、胸闷、心悸等直立不耐受症状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对比POTS组和对照组24 h尿钠、血钠水平,并且将POTS患儿的24 h尿钠与其症状评分作相关分析.POTS患儿均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以尿钠< 124 mmoL/24 h作为界值将POTS患儿分为低尿钠组和高尿钠组,以治疗无效为终点事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24h尿钠水平的患儿接受口服补液盐治疗的效果.结果 POTS患儿的基础24 h尿钠(110.0±45.8) mmol/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221.3±103.6) mmol/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9,P=0.008),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7±2.1)比(139.7 ±2.3) mmol/L,t=0.082,P=0.93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患儿的24 h尿钠与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成负相关(r=-0.654,P<0.001).以尿钠<124 mmol/24 h作为界值将POTS分为低尿钠组43例,高尿钠组15例,除低尿钠组患儿症状评分明显高于高钠组外[(10.2±3.7)比(5.0±1.8)分,P <0.001],两组患儿的其他基本资料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钠<124 mmol/24 h与补液盐治疗POTS有效相关(OR=0.043,95%CI:0.004~0.499,P=0.012).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尿钠组的累计有效率(86.0%)明显高于高尿钠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71,P=0.004).结论 24 h尿钠可作为指导POTS患儿补充盐水治疗的良好指标.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直立倾斜试验中血浆中介素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红霞;廖莹;憨贞慧;王瑜丽;刘平;张清友;蔺婧;唐朝枢;金红芳

    目的 探讨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儿在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血浆中介素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9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12.4±3.1)岁;经体格检查和HUTT筛查的健康儿童32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11.6±2.2)岁.采用无创连续血压监测仪连续实时监测心率及血压,并进行心电图检测,分析比较POTS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平卧位收缩压、平卧位舒张压、平卧位平均动脉压(MAP)、△MAP(直立位与平卧位MAP差)、平卧位心率及△HR(直立位与平卧位心率差).采用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中介素含量,分别比较POTS组与对照组平卧位血浆中介素的含量及POTS组患儿平卧状态下与HUTT阳性反应时血浆中介素的含量.结果 POTS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相比,年龄、身高、体重、平卧位收缩压、平卧位舒张压、平卧位MAP、△MAP、平卧位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OTS组△H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0)比(22±7)次/min,t=9.797,P<0.05].平卧状态下,POTS组患儿血浆中介素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497±61) ×10-6比(529±58) ×10-6 mg/L,t =2.117,P<0.05].HUTT阳性反应时,血浆中介素含量明显高于平卧位[(537±57)×10-6比(497±61)× 10-6mg/L,t=-2.464,P<0.05].POTS组患儿HUTT阳性反应时与平卧状态下血浆中介素含量的差值与△HR成正相关(r=0.435,P<0.05).结论 POTS患儿直立倾斜体位时心率增加值与其血浆中介素含量升高幅度有关,中介素可能参与POTS的发病过程.

  • 直立试验心率变化预测口服补液盐治疗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效果

    作者:蔺婧;刘平;王瑜丽;李红霞;李雪迎;赵娟;唐朝枢;杜军保;金红芳

    目的 通过直立试验心率的变化预测口服补液盐(ORS)治疗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5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54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2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POTS患儿治疗前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直立试验,给予ORS治疗3个月后再次进行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直立试验,根据症状评分减少程度是否大于50%将患儿分为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卧立位心率差值及直立后10 min内大心率对ORS治疗POTS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POTS组患儿54例,年龄6~ 17(11.3±3.0)岁.对照组儿童20名,年龄10 ~ 12(11.0±0.8)岁.POTS组患儿卧立位心率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10)比(20-±7)次/min,t=-10.441,P=0.000].POTS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3.2±1.8)比(5.7±2.0)分,t=10.958,P<0.001],其中有30例POTS患儿复查直立试验,治疗后卧立位心率差值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33±11)比(41±ll)次/min,t=2.956,P=0.006].54例POTS患儿治疗有效26例,治疗无效28例.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卧立位心率差值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46±10)比(37±9)次/min,t=-3.582,P=0.001],治疗前直立后10 min内大心率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122±12)比(113±10)次/min,t=-2.693,P=0.010].当卧立位心率差值为41次/min时,预测应用ORS治疗POTS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和70%;当直立后10 min内大心率达到123次/min时,预测应用口服补液盐治疗POTS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和78%;卧立位心率差值联合直立后10 min内大心率预测ORS治疗POTS有效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56%.结论 采用POTS患儿直立试验中心率变化预测口服补液盐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儿童和青少年直立性高血压伴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反应的临床特征

    作者:邹润梅;王成;吴礼嘉;罗雪梅;林萍;李芳;谢振武

    目的 分析儿童和青少年直立性高血压(OHT)伴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血流动力学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08年7月至2015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就诊的儿童和青少年病例,根据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分为3组:OHT组(单纯OHT)、OHT+ VVS组(OHT伴VVS血流动力学反应)、OHT+POTS组(OHT伴POTS血流动力学反应),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纳入629例经HUTT诊断为OHT的病例,OHT组300例,OHT+ VVS组264例,OHT+ POTS组65例.三组患儿以晕厥、头晕为主要症状,且OHT+ VVS组以晕厥为主要症状的患儿比例明显多于OHT组(49.6%比35.7%,x2=11.211,P<0.05)和OHT+POTS组(49.6%比27.7%,x2=10.123,P<0.05).OHT+ VVS组基线心率(HR)[(78±14)次/min比(77±12)次/min,t=2.570,P<0.05]、HUTT 3 min时HR[(100±14)次/min比(94±13)次/min,t=17.464,P<0.05]、HUTT 3 min时HR与基线HR差值(△HR) [(22±12)次/min比(17±9)次/min,t=19.303,P<0.05]明显高于OHT组.OHT+ POTS组基线收缩压(SBP) [(105±10)mmHg比(103±10)mmHg(1 mmHg=0.133 kPa),t=4.918,P<0.05]、HUTT3 min时SBP[(114±10) mmHg比(113±11) mmHg,t=4.046,P<0.05]、基线舒张压(DBP)[(64±6) mmHg比(63±7) mmHg,t=2.618,P<0.05]、HUTT 3 min时DBP[(78±8)mmHg比(77±8) mmHg,t=3.302,P<0.05]、HUTT 3 min时HR[(107±14)次/min比(94±13)次/min,t=24.229,P<0.05]及△HR[(32±11)次/min比(17±9)次/min,t=39.146,P<0.05]明显高于OHT组,而基线HR [(75 ±14)次/min比(77±12)次/min,t=-4.221,P<0.05]明显低于OHT组.结论 卧位、立位HR较快,HR改变较大的OHT更易合并VVS;卧位及立位SBP和DBP均较高,而卧位HR较低的OHT患者更易合并POTS.

  •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廖莹;张清友;李红霞;王瑜丽;刘平;杜军保

    目的: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患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VVS及POTS儿童的临床资料,比较共患过敏性疾病与非共患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一般情况、症状评估、过敏指标以及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与症状评分/晕厥发生频率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7例患儿中(VVS43例,POTS 24例)共有21例(31%)共患过敏性疾病,伴随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皮炎及食物过敏,其中以过敏性鼻炎为常见.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就诊年龄、性别比例、基础血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过敏组相比,过敏组的起病年龄(月)较大[11 ±2 vs..9±3],病程(月)偏短[8.0(0.1,24.0)vs.12.0(0.1,144.0)].在VVS患儿中过敏组晕厥发生频率(次/月)较非过敏组高[2.50(0.08,30.00)vs.0.25(0.03,5.00)].过敏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50(0.70,5.90)vs.1.65 (0.30,6.20)]及计数(×109) [0.18(0.05,0.71)vs.0.10(0.02,0.38)]较非过敏组更高,P均<0.05.VV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相比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OTS患儿中,过敏组与非过敏组患儿在直立不耐受症状评分及直立试验中心率增加大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性疾病是VVS及POTS儿童常见的共患病,其中过敏性鼻炎为常见;具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出现直立不耐受表现的起病年龄较大,更可能因短期内发作较为频繁而就诊;VVS合并过敏性疾病时晕厥发生频率更高.

  • 血清铁在鉴别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中的意义

    作者:李佳蔚;张清友;高洁;金红芳;杜军保

    目的:分析血清铁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晕厥专业门诊或住院的年龄4 ~ 17岁的患儿共57例,其中确诊为POTS的患儿40例,VVS患儿17例.采用血清铁及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血清铁值对鉴别儿童VVS和POTS的预测价值.结果:POT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17.4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13.5~21.8 μmol/L),VVS患儿血清铁值中位数为8.9 μmol/L(四分位数间距7.5 ~ 17.6 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铁11.8 μmol/L作为界值对VVS和POTS患儿进行鉴别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7%.结论:血清铁可能作为临床上鉴别VVS和POTS的初步方法.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血浆尾加压素Ⅱ和儿茶酚胺抑素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廖莹;杜军保;唐朝枢;金红芳

    目的:通过检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患儿心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POTS组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POTS儿童46例(平均12.1±2.8岁),对照组为健康儿童20例(平均11.5±3.6岁),采用酶免疫法测定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II)及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Cs)浓度,分析POTS组患儿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及与直立后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0.41(0.27,0.85)μg/L vs.0.46(0.35,1.41)μg/L,P<0.05],血浆UII水平与直立10 min后心率的变化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63,P<0.05),血浆Cs浓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0.20,1.91)μg/L vs.0.52(0.18,1.60)μg/L,P>0.05].结论:POTS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提示血管张力调节异常可能是POTS的发病机制之一.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24小时尿钠变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的关系

    作者:李佳蔚;廖莹;杜军保;张清友

    目的 分析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儿24 h尿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之间的关系,探讨POTS与血容量降低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POTS的39例患儿(POTS组)和21名健康体检的对照组儿童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浆RAAS、血钠水平及24 h尿钠水平.比较POTS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24h尿钠水平组POTS患儿的基本资料、RAAS水平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血浆肾素水平、醛固酮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TS组患儿血管紧张素Ⅱ显著高于对照组[(105 ±50)比(84±28) ng/L,P=0.04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OTS患儿的24h尿钠与血管紧张素Ⅱ呈负相关(r=-0.536,P<0.001).以尿钠124 mmoL/24 h作为界值,血管紧张素Ⅱ、症状评分、直立后心率及心率变化在尿钠< 124 mmol/24 h组显著高于尿钠≥124 mmol/24 h组(均P<0.05).结论 POTS患儿存在RAAS调节紊乱,后者可能是导致POTS患儿持续低血容量状态的重要因素.

  • 《自主神经系统相关心律失常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作者:符苗苗;黄春恺;洪江

    目前我们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也缺乏基于循证医学的诊疗建议.这也提示了未来这三类特殊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方向.基于此,对这三类心律失常的管理共识进行解读十分必要.

  •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治疗随访研究

    作者:杨锦艳;廖莹;张凤文;陈丽;杜军保;金红芳

    目的 比较口服补液盐、美托洛尔及盐酸米多君3种治疗方法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13年1月确诊的POTS患儿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共244例,分为口服补液盐组(75例)、美托洛尔组(66例)和盐酸米多君组(103例),随访时间3 ~100个月.结果 各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症状评分较基础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盐酸米多君的疗效明显优于美托洛尔和口服补液盐(x2=8.750,P=0.013).244例患儿中,共有142例在3个月内进行门诊随诊并复查直立试验.各治疗组卧立位心率差值较治疗前均减小(P<0.05).各组患儿随访结束时的症状评分较基础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Kaplan-Meier曲线比较各组患儿在随访期间的治疗效果表明,盐酸米多君的累计有效率明显高于美托洛尔和口服补液盐(89.3%vs 78.8%,P=0.033;89.3%vs 76.0%,P=0.002).结论 与口服补液和美托洛尔比较,盐酸米多君治疗POTS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更好.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109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廖莹;张凤文;陈丽;金红芳;杜军保

    目的 探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经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确诊POTS的患儿109例(POTS组),平均年龄(11.79±2.55)岁;2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1.55±3.65)岁.对每例POTS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在生活习惯、家族史及体质特征方面特点,总结POTS组患儿发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儿在性别比例、年龄、身高、体重、平卧心率、平均动脉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TS患儿主要症状以晕厥多见(52.3%),42.2%症状发作频繁(就诊时>10次),主要症状发生季节以夏秋季多见(42.1%),发作持续时间多在1 min以内(29%).83.5%患儿发作前有诱因,发作诱因以持久站立为多见(50.5%),发作前多伴有先兆症状(78.0%),其中以头晕、黑矇、大汗、面色苍白为常见.18例(16.5%)患儿有伴随症状,32例(29.4%)发作后仍有不适,以乏力常见(24例).90例(82.6%)患儿无既往疾病史,30例(27.6%)有直立不耐受家族史,46例(42.2%)有晕车经历.POTS组清淡饮食者居多(41.3%),水撮入较少(63.3%).结论 儿童POTS多发生于学龄期及青春期,晕厥发生率较高,发作季节以夏秋季多见,持久站立、体位改变、精神紧张以及感染为常见诱因.部分患儿有直立不耐受家族史,且易伴有晕车经历.

  • 红细胞硫化氢产率对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孙楚凡;李红霞;杨锦艳;李雪迎;王瑜丽;刘平;冯雪丽;陈永红;金红芳

    目的 研究红细胞硫化氢(H2S)产率对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9-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POTS患儿28例,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11.5±2.5)岁,均采用口服盐酸米多君治疗.以初诊时基线红细胞硫化氢产率将患儿分为两组:组1患儿(10例)基线红细胞硫化氢产率≤27.1 nmol/(min·108个红细胞),组2患者(18例)基线红细胞硫化氢产率> 27.1 nmol/(min·108个红细胞),对上述患儿随访(5.3±1.8)年,研究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患儿的无症状存活率.结果 随访5.5年时,组1患儿症状积分高于组2症状积分且有统计学差异(x2=3.458,P< 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表明,组2患儿无症状存活率明显高于组1(x2=10.848,P<0.05).结论 基线红细胞硫化氢产率对于预测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 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时间-疗效分析

    作者:邓文军;杨锦艳;刘严玲;杜军保;金红芳

    目的 分析盐酸米多君治疗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儿的时间-疗效关系,以探讨盐酸米多君治疗POTS小儿的佳用药周期.方法 随访2005-2011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4例接受盐酸米多君治疗6个月的POTS患儿,依据治疗效果与用药时间的关系进行卡方检验并绘制时间-疗效曲线.结果 依据盐酸米多君治疗时间,其累计有效率分别为1个月19.23%,2个月48.08%,3个月69.23%,4个月73.08%,5个月74.04%,6个月75.96%.卡方检验统计显示盐酸米多君治疗疗程为1个月及2个月时,其累计有效率与治疗疗程为3个月时的累计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疗程为4、5和6个月时其累计有效率与治疗疗程为3个月时的累计有效率相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多君治疗POTS小儿满3个月才能达到其佳疗效,延长治疗疗程至6个月并不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24h动态血压变化研究

    作者:冉静;王成;林萍;邹润梅;吴礼嘉;李芳

    目的 总结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POTS) 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因不明原因晕厥先兆、晕厥症状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明确并同时行ABPM的70例POTS患儿,年龄4~14岁.对照组为同期来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年龄4~14岁.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将两组再分成“勺型”血压和“非勺型”血压两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1) POTS组昼夜平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昼夜差值亦低于对照组(P<0.05),而舒张压昼夜差值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压昼夜节律:“非勺型”血压在POTS组高于对照组(72.9% vs.45.0%,P<0.01).POTS组日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昼夜差值、舒张压昼夜差值在“勺型”血压亚组高于“非勺型”血压亚组(P<0.05),而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在“勺型”血压亚组低于“非勺型”血压亚组(P<0.05).结论 POTS儿童平均血压与健康儿童无明显差异,但POTS儿童血压昼夜节律以“非勺型”血压多见.

  • 基于生物标记分子的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与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田宏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与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儿童及青少年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中为常见的两种类型,临床有时难以区分.明确诊断需进行直立倾斜试验,随着转化医学的开展,硫化氢(H2S)及血清铁等内源性生物标记物在VVS及POTS的诊断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临床价值.

4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